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出一种球盘传动与差动轮系组合应用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对其组合原理,组合方案的典型传动方案的传动比等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讨论,并结合计算实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直接从传动的角度出发,用圆弧齿廓传动近似代替渐开线齿廓传动的新思想,并把圆弧齿廓实现近似定传动比传动的优化问题化为四杆连杆机构实现近似定传动比的优化问题,采用交换算法计算出传动比误差的极小极大优化参数,最后综合评价了圆弧齿廓传动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活齿谐波减速器是一种既有变速功能又有支撑作用的新型机械装置。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类装置的传动原理、并从机构学角度出发寻找该类传动形式的共同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最后阐述了影响该传动装置疲劳寿命的因素。研究表明,该类传动具有若干优点,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端盘截齿的受力状态,提高滚筒和截齿的使用寿命,根据端盘截齿的排列形式及其切屑图,分析了截齿对煤岩块度和工作面粉尘的影响,讨论了截齿安装角度对滚筒受力状态、截割比能耗以及端盘、截齿使用寿命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角度范围.该研究可作为完善端盘截齿设计、提高滚筒工作效率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寻一种结构紧凑、变速方便、速比分布合理、可靠的同轴增速变速装置.从以下三个方面:(1)同轴增速变速装置的速比分布;(2)变速机构的速比计算;(3)机构设计.说明这种同轴增速变速装置具备上述特点.由于这种同轴增速变速装置具备这些特点,使之可以运用到许多需要多级增速的机构中,特别适合传递中小功率的多级增速装置.  相似文献   

6.
基于Pro/Mechanic的鼓形齿端齿盘齿廓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廓弹性变形是影响鼓形齿端齿盘精度和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利用Pro/Mechanic对鼓形齿端齿盘齿廓的弹性变形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齿廓弹性变形与压力角和齿面直径的关系.分析结果对鼓形齿端齿盘优化设计和工艺参数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与一般齿轮传动不同,在渐开线少齿差传动中存在多齿同时接触现象,因而其载荷分配系数要小得多.本文在对几何关系、轮齿变形和制造误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多齿啮合状态的数学模型.计算表明,同时啮合齿对的数目一般不大于5对,载荷分配系数随齿数和载荷集度的增加而减少.本文给出了不同载荷集度、不同传动参数下载荷分配系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可用以确定轮齿载荷的分布特征.本文的结论得到光弹性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圆齿行星传动的运动学模型,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及瞬心推导出圆齿行星传动啮合的瞬时传动比计算公式,为精确分析研究圆齿的齿形替代、真实的运动情况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例得出圆齿行星传动传动比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根据少齿差传动的特点,理论分析了啮合传动时齿侧法向间隙与啮合点位置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寻优求齿侧间隙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一个算例,为进一步对少齿差传动参数的选择和强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少齿差传动的特点,理论分析了啮合传动时齿侧法向间隙与啮合点位置的几何关系,建立了寻优求齿侧间隙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一个算例,为进一步对少齿差传动参数的选择和强度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理统计中的均值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跨栏跑的两种教学模式:单向信息传递与多向信息传递,结果证明:采用多向信息传递优于单向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2.
13.
光纤由于自身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颜色测量系统中,但由于其传输可见光的衰减以及非线性的作用,从而导致传输颜色的畸变。笔者使用单色仪组成一套光电检测系统,将光纤用于可见光传输测量,并对产生颜色畸变的性质进行讨论,提出一种将光纤用于可见光传输产生衰减的校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得到的光纤衰减校正函数,对光纤颜色传输结果进行校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J C McGrath 《Nature》1980,288(5788):301-302
  相似文献   

15.
光纤由于自身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颜色测量系统中,但由于其传输可见光的衰减以及非线性的作用,从而导致传输颜色的畸变.笔者使用单色仪组成一套光电检测系统,将光纤用于可见光传输测量,并对产生颜色畸变的性质进行讨论,提出一种将光纤用于可见光传输产生衰减的校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得到的光纤衰减校正函数,对光纤颜色传输结果进行校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一个车辆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的设计方案,通过换挡机制的研究得到了一个基于油门开度和车速的两参数换挡规律,并将其转换为微控制器软件模块;基于微控制器MC9S12XET256按照自动换挡的性能要求,设计了TCU的硬件电路;重点介绍了采用2种专用芯片的电磁阀驱动电路的设计,并对比例电磁阀驱动电路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介绍了主程序和换挡模块的流程。  相似文献   

17.
Microscopic theory of the extraordinary optical transmis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H  Lalanne P 《Nature》2008,452(7188):728-731
The phenomenon of extraordinary light transmission through metallic films perforated by nanohole arrays at optical frequencies was first observed a decade ago and initiated important further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work. In view of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uch structures--for example, subwavelength optics, optoelectronics devices, and chemical sensing--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processes in detail. Here we derive a microscopic theory of the transmission through subwavelength hole arrays, by considering the elementary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scattering of surface-plasmon-polariton (SPP) modes by individual one-dimensional chains of subwavelength holes. Using a SPP coupled-mode model that coherently gathers these elementary processes, we deriv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for all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such as the resonance wavelength, the peak transmission and the anti-resonance. Further comparisons of the model predictions with fully vectorial computational results allow us quantitatively to check the model accuracy and to discuss the respective impacts of SPP modes and of othe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producing the extraordinary transmission of light. The model greatly expand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on and may affect further engineering of nanoplasmonic devices.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频谱分析方法,并采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算法对Y38A滚齿机的传动误差进行了频谱分析,得出了传动误差的富里叶频谱,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频谱与各传动环节的运转频率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9.
按照密封机理和密封结构分析,液压系统中的密封有被动密封、主动密封和隔离密封等。文中对这几种密封模式进行分析,对密封件和密封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元关系中传递性的若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关系的传递性有时不好判断,通过对二元关系传递性定义的深入分析,给出了传递性判断的等价定义及定理,利用该等价定义及定理可以较快地实现二元关系传递性的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