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5,(5):121-125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是中部经济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全区发展不均衡,城市竞争力是进行城市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参照指标,实现整合性的一体化发展对于中原经济区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实际,总结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二级指标6类,即城市人口与地域指标、城市经济指标、城市生活方式指标、城市发展潜力指标、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三级指标21类.对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Q聚类分析,对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做出对比,将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划分为4类,在此基础上对4类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对“中原经济区”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意义和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为整合本区域内体育休闲资源、优化体育休闲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研究结果认为:发展“中原经济区”体育休闲产业有助于增加本区域内就业机会,发掘和弘扬传统体育休闲文化等.建议对“中原经济区”体育休闲产品和服务进行精品化设计,突出体育休闲资源的本土性和稀缺性,将“中原经济区”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并论述了各阶段的发展重点等.  相似文献   

4.
刘巍 《科技信息》2010,(35):I0209-I0209,I0211
在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不仅能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区域提升旅游品牌,同时也是广大中小旅游企业的要求。文章提出了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环境,培育旅游产业价值链节点,并不断延伸价值链是旅游产业实现集聚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萍 《河南科学》2011,29(9):1125-1129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原经济区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需要中原经济区平台的构筑.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的河南省,深入剖析其对外贸易发展的内在问题,才能构筑起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真正从根本上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变面域和城镇化率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和ESDA-GIS分析方法,从分区、市域、县域三维尺度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研究结果对时序特征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和关联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尺度效应和异质性特征进行细化解释,旨在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内部分异状态,以期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定位推进和稳步前行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河南要克服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不足,抓住历史机遇,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加快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档案信息化建设做了一些阐述,先从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再介绍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阶段,然后从当今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入手,最后有针对性地具体制定了几条措施和要求,从本质上真正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中原经济区档案建设的现代信息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吉永宏 《科技信息》2012,(1):343-343
建设“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确定,恰逢党的十七届六中共全会出台“文化强国”战略之时。这一历史性的巧合,折射出巨大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远见的吸引力、感召力的时代新声!在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中提升发展谋略、构建发展平台、破解发展难题、用足发展机遇、迎接发展挑战,是科学规划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其在高起点、高标准、跨越式战略平台上稳步推进、协调发展,促使“中原经济区”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发挥科学发展功效的要求。为此,必须充分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全面把握文化拓展的效力;趁势借力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0.
生态化发展是邢台对接中原经济区的必然要求,挖掘了绿色崛起的深层内涵,并基于邢台生态建设的现状,对其实现绿色崛起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发展状况,按照聚类分析原理,运用聚类分析法、相关系数法、极大不相关法和征询专家意见法,选取自然生态相与人文生态相中的27个因子,构建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引用熵值理论,采用物元分析法,联系模糊集与欧氏贴近度,建立熵权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整体水平为中等偏好,提升空间很大;群域内各节点城市发展不均衡,生态宜居水平差别较大,其中,郑州最好,济源、新乡、漯河、许昌次之,焦作、洛阳、开封、平顶山较差。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借助DEA模型,系统地分析了2001-2011年中原经济区农业生产效率,并将之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探讨农业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因素.研究发现:(1)综合效率总体上处于中低层次,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2)研究时段总体上下波动明显;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变异系数变化波动性较为显著,且二者变化趋势较为一致.(3)综合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及制约能力略强于规模效率.(4)规模效率整体较高,且分布较为均衡.(5)中原经济区目前大多数县域单元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13.
张广芝 《河南科学》2014,(6):1135-1139
推动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建设与开发是关键.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现状分析,提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我省从人力资源大省不断向人力资源强省迈进献计献策,进而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技术和人才的优势,结合实际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信息服务的途径和方式,并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中求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1990年以来5个时间断面县域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县域粮食生产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化路径,并在定量分析演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框架探讨其演化机制.结果显示:(1)1990年以来中原经济区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局部区域变动较大,但总体格局相对稳定,4种类型区域大致沿东北-西南一线逐级分布;(2)粮食增长空间格局更多的表现为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和结构不稳定性,空间集聚不明显;(3)通过自相关系数得出,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最强,人均GDP与粮食产量呈现负相关.最后,结合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结论得出粮食生产空间格局的变动是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GIS、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城市联系网络,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方法对城市关系的研究,以2007年和2011年的Top1、Top3和Top5网络为例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分为五大片区,即中部核心增长区、北部城镇协调区、西北部城镇协调区、豫皖交界处的东部城镇协调区、南部城镇协调区;从Top3、Top5网络和聚类系数的变化来看,中原经济区是以郑州为核心,但整体集聚力较差,辐射能力较弱,内部各城市发展不均衡,连接不够紧密.据此,提出了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2000年和2009年两个时间截面,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对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测度,根据计算结果将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分为高水平平稳型、较高水平增长型、较高水平缓增型等14种类型.结果显示,2000—2009年,中原经济区城市流强度空间整体格局保持不变,呈现围绕郑州、洛阳的圈层结构;中原经济区北部围绕郑州和洛阳形成城市流强度高梯度区域,而南部由于处于经济区边缘,且处于省际地区,为城市流强度低梯度区域,故在南北方向上北高南低;东西方向上,东部受经济近邻效应影响明显,而西部紧靠西部欠发达地区,故城市流强度东高西低;随着时间的变化,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溢出作用开始凸显.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河南省应深入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创新管理机制,以产业为主导,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