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2年5月本实验室对北京16家实验动物单位的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PAS染色等方法对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啮齿类实验动物为健康状态,部分非健康动物主要有肝脏脂肪变性、轻度肺脏病变、心脏颗粒变性和肾脏蛋白管型。这可能与饲养环境、饲料状况以及采样运输的应激有关,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可以使这种情况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2014年5月本实验室对北京市14家单位的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病理学调查。方法采集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后经10%福尔马林固定,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PAS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绝大多数实验用鼠为健康状态,仅部分非健康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肿胀(32.6%)、轻度肺脏病变(24%)、肾脏蛋白样渗出物和管型(13.2%)。本次抽检结果与前两年抽检结果相比较,肝脏脂肪染色阳性率(6.2%)低于2013年春秋季的17.1%和6.25%,以及2012年春秋季的26.7%和14.8%,有降低的趋势。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肾脏病变从2010年春季在小鼠(2%)和2011年春季在大鼠(20%)中偶发,发展至今,已经在小鼠(6%)、大鼠(12%)和豚鼠(20%)中普遍存在,从偶发病变发展成为常发病变,应加强防范。结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啮齿类实验动物基本为健康状态,少数动物出现组织病理学变化可能与饲养环境、饲料营养成分以及运输、处死时的应激有关,宜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避免应激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2018年5月本实验室对北京地区22家实验动物机构送检的400只啮齿类实验动物进行病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采取心脏、肝脏、肾脏、肺脏、脾脏、大肠、小肠,制成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经H.E.染色、PAS染色或油红O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观察,采集数码图像,记录结果。结果大鼠、小鼠、豚鼠有少数病例表现为肝细胞肿胀,肺脏、心脏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大肠出现疑似球虫感染的病变;地鼠组织脏器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本次病理学抽检中的实验动物基本为健康状态,但需要加强和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2013年5月本实验室对北京市14家单位的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病理学调查。方法采集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后经10%福尔马林固定,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0染色、PAS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部分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肿胀、轻度肺脏病变、肾脏蛋白样渗出物和管型。结论本次抽检说明绝大多数啮齿类实验动物为健康状态,上述病变可能与饲养环境、饲料营养成分以及运输、处死时的应激有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可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动物在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10月,本实验室参与了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北京市啮齿类实验动物健康状况调查。采集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PAS染色等方法对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部分动物肝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肿胀、轻度肺脏病变,少数表现出肾脏管型、肾小囊腔蛋白样物质渗出和大肠寄生虫感染,但是啮齿类实验动物总体水平属健康状况。以上病变的出现可能与动物的生存环境、饲料营养成分和运输处死过程中的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6.
2011年秋季实验用鼠健康状况的病理学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0月本实验室对14家实验动物单位的实验用鼠进行了病理学抽检。主要内容是对实验动物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进行取材,通过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PAS染色等方法对实验用鼠的健康状况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实验用鼠为健康状态,而非健康动物主要以肝脏脂肪变性和轻度肺脏病变为主。这可能与饲养环境和饲料有关,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检测北京市啮齿类实验动物的病理变化,为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监控及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对送检的400只啮齿类实验动物,其中包括180只小鼠、80只大鼠、120只豚鼠及20只金黄地鼠,采集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制成石蜡切片后进行HE染色,对镜检肝细胞肿胀的样品又分别进行了PAS染色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并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此次进行实验动物质量的抽检,检出病变主要为小鼠、大鼠、豚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脏细胞肿胀,并均有糖原沉积病变检出,脂肪变性在豚鼠检出;此外小鼠及金黄地鼠,尤其是部分金黄地鼠出现明显肝脏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小鼠和豚鼠的心脏发生增生性炎;小鼠肾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本次抽检的啮齿类实验动物基本健康,部分啮齿类动物的饲养管理仍需加强,本监测结果可为科研实验的准确性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评价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健康情况,为实验动物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不同等级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大肠和小肠,经10%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通过石蜡切片、HE 染色、PAS 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 染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虽然被检测动物的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遗传学等指标都能达到或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但是病理学监测中都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学损伤,主要出现在肝脏、肺脏和肾脏,有时也发生在心脏、消化道和淋巴器官等。结论该结果说明,虽然啮齿类实验动物符合国家微生物学等标准,但仍有部分实验动物处于亚健康状态。病理学监测在实验动物质量评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制定实验动物病理学诊断的国家及地方标准,完善实验动物质量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9.
2009年实验用鼠健康状况的病理学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取10家单位的实验用鼠170只,均在4-6周龄,断颈处死后,采集心脏、肺脏、肝脏、脾脏和肾脏,10%福尔 马林固定后制成病理切片。运用显微镜观察各脏器的健康状况。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实验用鼠经病理学诊断为健康 动物,而非健康动物以支气管肺炎和脂肪肝为主要病变,这可能与饲养的环境和饲喂的饲料有关,可通过加强饲养 管理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每年两次抽查检验北京市啮齿类实验动物的病理变化,一方面对北京市啮齿类实验动物质量总体水平做出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实验动物质量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实验动物的生产、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强化实验动物质量管理与安全意识,保障和维护实验动物生产稳定。方法 采集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经甲醛钙液固定,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PAS染色等方法对啮齿类实验动物的组织脏器进行病理评估。结果 大鼠、小鼠、豚鼠、地鼠有少数病例表现为肝细胞肿胀;小鼠、大鼠脾脏白髓减少,髓外造血增加;小鼠有极少数表现为心外膜炎、心外膜钙化、大肠寄生虫感染、小肠肠炎、肾脏肾炎;豚鼠表现为肺炎、肝导管上皮增生、小肠陈旧性出血。结论 大多数送检的实验动物基本健康;SPF级小鼠和大鼠需要排查导致脾脏白髓减少的因素,以期完善进而确保动物质量。豚鼠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普通级豚鼠的肺脏,推测普通级豚鼠的饲养环境有待改善。SPF级豚鼠中检出肺炎也需要排查病因。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实验用鼠健康状况的病理学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石蜡切片及H.E染色法,于2010年5月和10月分别对10家和14家实验动物单位的4~6周龄实验用鼠的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实验用鼠为健康动物,而非健康动物以脂肪肝和轻度肺炎为主要病变,且发病率稳定。这可能与饲养的环境和饲料有关,加强饲养管理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对在山西隰县采集的108堆鼬类粪便样本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样本的内容物由鼠类、鸟类、兔类(草兔等小型非啮齿目兽类)、两爬类(两栖动物类和爬行动物类)、昆虫类、植物类等构成。出现鼠类的粪便样本数最多,达到85份,占总样本数的78.70%。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季节鼬类对食物具有选择性,各种鼠类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因季节不同存在差异。按全年总体来说,长尾仓鼠在当地鼬类粪便样本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24.27%,大仓鼠、社鼠在全年粪便中出现频率也较高,均为14.56%,说明这3种鼠类是当地鼬类的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13.
研究传统名贵傣药龙血竭中有效成分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重要组织的分布情况,同时探讨长期模拟失重效应对龙血素B分布的潜在影响.将SD大鼠分为正常重力组和模拟失重效应组,采用21 d大鼠尾悬吊方法模拟长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大鼠25 mg/kg龙血素B,于给药1 h后收集心、肝、脾、肺、肾、胃、肠、脑、睾丸和骨骼肌10种组织,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各组织中龙血素B质量分数.在正常重力组中,龙血素B在肝、胃分布较多,其次是肾、肠、心、脾、骨骼肌和肺,脑中最少.与正常重力组相比,模拟失重效应组大鼠肝中龙血素B的质量分数显著升高47.7%(p<0.05),脑中质量分数上升5.4倍(p<0.05);在肠和肾中质量分数显著下降52.7%和22.0%(p<0.05);在大鼠胃、心、肺、脾、睾丸和骨骼肌中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龙血素B的分布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长期模拟失重效应显著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肝、肠、脑、肾等重要组织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野罂粟对实验动物脏器中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的影响,探讨野罂粟作用的脏器归属.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脏器组织中AC、cAMP、cGM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野罂粟降低大鼠心内AC含量,升高脾、大肠、小肠内AC含量;降低大肠内cAMP含量,升高胃内cAMP含量;降低肺内cGMP含量,升高大肠、脑内cGMP含量;降低大肠内cAMP/cGMP比值.结果发现野罂粟作用后,胃、肺、大肠内环核苷酸浓度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