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蒋翊武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9个年头,但他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蒋翊武出生在一个城市平民家庭,20世纪初投入到革命潮流之中,先后加入了华兴会和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前,他加入湖北新军,组织革命团体,策划武装起义,被革命党人推举为起义总指挥。“二次革命”失败后,蒋翊武遭到袁世凯的通缉,最后被广西都督陆荣廷的部属枪杀于桂林。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斗争中,蒋翊武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被孙中山誉为“开国元勋”。  相似文献   

2.
蒋翊武,湖北新军中革命团体"文学社"的社长,因筹划和领导武昌首义而彪炳千秋、名垂青史。作为一个民主革命家,他在利用报刊媒体开展革命宣传、进行舆论监督、组织革命活动等方面,具有同期革命党人无法比拟的建树,他利用报刊媒体为民主革命服务的努力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3.
(1)广西新军的创办;(2)广西新军成立伊始,同盟会革命党人就在新军中发展组织,开展革命工作。辛亥革命时期广西的独立,实由广西新军促进;(2)广西新军不能通过武装起义夺取广西政权的原因:新军中同盟会领导人对夺取政权、掌握政权缺乏认识;革命党人政治上的短视,没有明确革命目标;领导新军的同盟会广西支部没有建立一个全省性的统一领导机构;广西革命党人缺乏对会党的正确认识,加上广西旧官僚、旧军阀势力的强大,广西独立后的政权终于落于桂系军阀陆荣廷手中。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辛亥革命以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为标志,开国元勋蒋翊武在武昌首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蒋翊武为推动长江流域革命,长期经营两湖地区,在确定首义地点、运动新军、组织建设,以及促进文学社与共进会的联合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黄金生 《世界知识》2013,(15):20-21
百余年前的辛亥革命埋葬了清王朝,殊不知这场革命的主力恰是清廷为挽救其统治寿命而苦心编练的新军。之后,这支新军的主力又演变为北洋军阀,割据中国十余年,直至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这支新军才退出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按西方国家军队编制的新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调集当时全国"精锐"前往应战,结  相似文献   

6.
在武昌起义中,新军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写下了辛亥革命史上最闪烁的一页。而广西的新军在南疆边陲,与革命党人密切联系,也曾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推动了革命的发展。因此,对于广西新军与辛亥革命的的关系,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一下。 (一) 新军是清廷在光绪、宣统年间搞兵制改革时产生的。清朝前期的兵制是八旗兵和绿营  相似文献   

7.
新军的最终背离与新军知识化程度的加深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大量知识分子的加入,新军官兵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便利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宣传鼓动;随着新军官兵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社会状况和清政府的统治会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怀疑,从而加速了与清政府离心离德的进程,而转向反清的革命阵营,成为清王朝统治的对立方。  相似文献   

8.
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是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关键所在。当时湖北新军中的文学社和共进会是这次伟大起义的重要力量。作为文学社的社长、湖北革命军的总指挥蒋翊武,在创建革命组织、壮大革命队伍、联合共进会、谋划武装起义,以及探求文学社的归宿等方面,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蒋翊武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位杰出的革命活动家,他以短暂的一生,矢志于反清革命大业,奔走呼号,始终如一。他是辛亥革命兴起时期的中坚与骨干,是湖北革命和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是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的英雄。  相似文献   

10.
作为湖北新军中秘密组织“文学社”的社长,武昌首义中革命党人的起义总指挥,蒋翊武不仅在武昌首义的筹划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革命的宣传和舆论的监督等方面,有着与他同期革命党人不可比拟的建树。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报刊传媒活动,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最高浪潮,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标志。以蒋翊武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艰苦努力,使武昌起义的成功具有了客观必然性。蒋翊武在武昌首义中起到了领袖的作用。回顾辛亥革命,不能忘记重笔渲染武昌起义,在突出宣传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领袖的同时应当充分肯定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蒋翊武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2.
蒋翊武与谭人凤都是辛亥革命时期的著名革命家、活动家,两人均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在促进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合作中,两人都起了关键作用.武昌首义后两人为保护革命胜利果实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携手发动了湖南的“二次革命”.两人在个性、事功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也都存在着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勾画着革命军人与党、与老百姓、与军队集体及官兵相互之间关系等方面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蕴含着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最崇高的核心价值追求。弘扬井冈山精神对当代革命军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央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呼唤军队要制定新的干部制度政策。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武装集团,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注重发扬军事、政治、经济民主,但在新形势下,军队必须以强军目标为指引,正视坚持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存在的问题,从两者关系、完善制度、文化熏陶、实践检验等方面来加强和推进军队党管干部与发扬民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需要军民坚定的理想信念。邓小平等百色起义的领导者不仅对理想信念有诸多阐述,而且还身体力行,成为追求革命理想信念的典范。右江党组织、红七军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军民理想信念的培育。右江革命根据地广为流传的红色歌谣,成为培育军民理想信念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理论宝库,科学地回答和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它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人民军队建设、国防建设的指南,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对于新形势下我军的全面建设和未来高技术战争仍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和党的思想路线的摇篮.江西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江西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利用江西红色文化为高校党建工作服务,对弘扬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为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曾山是江西苏维埃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中央苏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苏区斗争时期,他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正确的土地政策和军事路线,并为中央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军主力长征后,他为掩护主力红军长征,保卫中央苏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八一南昌起义不仅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而且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合作、共同对敌的统一战线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八一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有84年了,但八一南昌起义的精神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