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一、地质概况及生产技术条件 1111(3)综放工作面为东一C组采区东翼一阶段,该面走向长1712 m,倾斜长180 m,工作面标高-500~-432 m.煤层稳定,平均厚4.79 m,含l~3层夹矸,上部两层夹矸为炭质泥岩,不稳定,且局部发育;下层夹矸为泥岩及炭质泥岩,普遍发育.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及泥岩,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及泥岩.  相似文献   

2.
极软特厚煤岩层大断面综放开采工作面切眼支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北矿8101工作面主采煤层8煤,煤层平均倾角13°,82煤平均厚2.8m,f=0.2~0.4;81煤厚3.90m,f=0.1~0.3,煤层极其松软:两层煤之间夹矸平均厚1.43m,岩性为泥岩:直接顶平均厚度1.86m,灰~深灰色砂岩;  相似文献   

3.
张勇 《安徽科技》2012,(8):41-42
一、引言涡北煤矿8104工作面为近距离煤层合并开采,双倾斜大倾角。煤层平均倾角30°,平均仰采角度30°;“三软”特厚,82煤平均厚2.92m,f=0.2;81煤平均厚3.98m,f=0.3,煤层松软;两层煤之间夹矸平均厚1.4m,岩性为泥岩;直接顶平均厚度1.89m,泥质页岩;工作面老顶平均厚度31.18m.岩性为硅、铁质胶结砂岩。  相似文献   

4.
东庞矿2612工作面煤层厚度由于夹矸达6.3m,且工作面面临大倾角俯、仰采。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进行6.5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研究,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套国产6.5m大采高综采设备;通过设备改进,实现了6.5m大采高综采设备在大倾角俯、仰采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安全高效开采,为东庞矿三水平区域夹矸煤层的开采乃至国内外相近条件的矿井提供了成熟的配套设备。  相似文献   

5.
一、地质概况 1.煤层赋存条件 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煤矿66213工作面位于矿区六水平六采区,风巷工程标高-662m,顺槽工程标高-730m.其中,C13煤层为结构简单的厚煤层,平均煤厚为6.5m,顶区回采后,底区剩余煤厚4.5m,煤层局部靠底部含一层厚0.1~0.6m的夹矸,局部块段有夹矸插入体及底鼓变薄带,煤层倾角平均25°,煤种为1/3JM,密度为1.37t/m3.  相似文献   

6.
程峰 《安徽科技》2004,(10):43-44
5611B11b工作面位于新庄孜矿五六采区Ⅲ线和李Ⅷ线之间,工作面上限标高为-495 m,下限标高为-592m,工作面走向长990 m,倾斜长160~180 m.煤层平均厚度3.5 m,总厚度2.5~4.8 m,局部有夹矸插入体,造成煤层变薄,煤厚不稳定;煤层倾角28°~32°.该煤层直接顶为灰色泥岩,厚2.0~4.0 m,易冒落;局部含伪顶,为碳质泥岩,厚0.3 m;老顶为细砂岩,厚2.0~4.0 m.直接底为灰色泥岩,厚0.8~2.0 m.煤层硬度f≤1.5,煤层结构较简单.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9.0 m3/min,煤的自燃发火期为3~6个月,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桃园矿三采区1036工作面位于南三采区北翼,上为1034工作面采空区,工作面(巷道)标高为-405~475m。煤层厚度较稳定.平均煤厚3.3m,煤层倾角变化不大,平均220。煤层直接顶为泥岩,厚度约为6.56m。老顶为细砂岩,厚度约为8.5m。煤层直接底为泥岩,厚度约为5.27m。  相似文献   

8.
正青东煤矿814工作面为该矿81采区首采面,该面位于采区中部,东、西均为81采区边界,下部为采区大巷与工广煤柱相邻。工作面标高-484~-569m,走向长平均218m,倾斜长平均89m;煤层均厚2.7m,赋存不稳定,局部煤岩层起伏变化较大;煤层倾角平均18°,局部高达27°,煤岩层倾向为30°~40°;工作面揭露Ⅰ、Ⅱ两处不可采区,煤厚为0.2~0.7m。814综采工作面伪顶为均厚0.3m的炭质泥岩,直接顶为均厚1.0m的泥岩,老顶为均厚15m的细砂岩;直接底为均厚  相似文献   

9.
根据鹤岗富力矿含中位厚夹矸煤层地质条件及煤的赋存状况,应用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450南18-2工作面含0.5、1.0、1.5 m厚夹矸开采煤体的运移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动过程中,上部顶煤垂直方向的位移量均大于下部,而下部顶煤始动点距工作面的距离均大于上部。夹矸层强度与煤层强度既定情况下,工作面顶煤的运移规律及破碎程度均与含夹矸层的厚度相关。含1.0 m厚夹矸顶煤总位移量大于含0.5、1.5 m厚夹矸顶煤总位移量;含1.0 m厚夹矸顶煤比含0.5、1.5 m厚夹矸顶煤破碎充分。该研究为含夹矸条件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冒放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仰斜开采工艺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原东山煤矿51523综放工作面平均煤层厚度为7.45m,平均仰采角度为36°,最大仰采角度达45°。如何进行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仰斜开采对东山煤矿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从太原东山煤矿51523工作面概况、工作面及巷道布置、综采设备防滑措施和支护等关键技术着手,阐述了大倾角综放工作面仰斜开采工艺实践。  相似文献   

11.
李伟  郭建军 《科技信息》2009,(22):I0289-I0290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安装拆除工作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矿井生产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目前我矿矿井的生产能力为295万吨/年,运输方式为轨道运输,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井下顶板压力大,顶板岩层较为完整,不适合放顶煤开采。集团公司引进了了ZY10000/27/56型大采高液压支架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安装地点为我矿的南一901工作面。该面位于南一采区的南侧。东以8层煤与9层煤的煤层分叉线为界,西侧以大巷保护煤柱为界,南侧以井田边界为界,北侧为南一902设计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965m,倾向宽178m,面积180803平方米,可采储量110万吨。煤层厚度最大3.5m,最小1.6m,平均厚度3.1m,回顺断面宽5.2米,中高3.5米,运顺断面宽5.2米,中高3.5米,切眼宽8.4米,中高3.5米。目前我矿以至于集团公司还没有使用过该架型的经验,现就该液压支架的安装拆除工艺做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工作面的地质条件 8102工作面是涡北矿首采工作面。81、82煤采用联合综放开采,跟82底板回采,工作面平均割煤高度为2.7m,平均放煤高度为6.11m,工作面采放比为1:2.26。煤层赋存较稳定.为黑色粉末状、碎块状,黑色条痕,玻璃光泽,半亮、光亮型,局部含少量黄铁矿颗粒。81、82煤之间有一层厚0.8~2.0米的夹矸,平均厚1.54米,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  相似文献   

13.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葛泉矿1427工作面是回采2#主焦煤,煤层厚度3.2~4m,应用一次采全高综采机械化装备,工作面总体上贯穿下解向斜轴,由于工作面在初采时呈仰采、且煤层厚度在4米以上,煤壁极易片帮,造成支架与煤壁间端面距较大,直接顶较破碎,一度给生产带来困难。本文分析了影响煤壁片帮的5个主要因素:采高、支架工作阻力、煤体的破裂角及节理面倾角、老顶回转角、停采时间等。并通过研究得出防治1427工作面煤壁片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澄合二矿5号煤层松软、顶板稳定性差、煤层厚度较大,开采条件复杂,24504工作面为澄合二矿第1个采用1次全厚综采开采的工作面。采用现场观测方法,研究了24504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31 m,平均来压步距9.4 m.工作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周期来压来压现象,但来压强度变化相对较小;工作面平均支架工作阻力为2 500 kN/架,周期来压期间平均支架载荷3 713 kN/架,周期来压时平均最大支架载荷达到4 052 kN/架;工作面支架适应性比较好,主要设备选型配套合理。  相似文献   

15.
界沟煤矿东翼采区72煤为三软煤层,72煤层平均厚度为4.2m,采用ZY10000/26/55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架高度为2600~5500mm。7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较发育。受顶板淋水浸泡底煤,导致支架不同程度的歪架倒架。采取注马丽散加固破碎顶板,工作面卧底、连支架十字头;漏顶段向老塘方向铺设菱形网进行加固;方木打"井"字形木垛接顶;自上而下逐步调、靠支架。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巷道工程概况 34下采区下部车场位于祁南煤矿井田中部,位于32煤层顶底板上下3m范围,标高一675.0m。该巷道布置区段,地层整体为单一斜构造,倾角4~12°,平均9°,所穿岩性以泥岩、砂泥岩互层、中细粒砂岩为主。其中中粒砂岩为硅质胶结,坚硬,致密;粉细砂岩为薄-中厚层状,裂隙较为发育,胶结中等。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淮南矿业集团谢一矿4271B10工作面南起IV线以南133 m,北至Ⅲ-Ⅳ线以南10 m,上限标高-601 m,下限标高-654 m.该工作面走向长330 m,倾斜长110~200m,平均长150 m;煤厚0.7~1.8 m,平均厚1.3 m;煤层倾角7°~28°,平均21°.该工作面上段B10煤层为薄煤区未回采,其上覆B11b煤层Ⅲ-Ⅳ线以北已回采,Ⅲ-Ⅳ线以南未回采.  相似文献   

18.
FLAC在放顶煤开采顶煤变形与移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着重研究了顶煤的变形特征、顶煤变形与支承压力和支架工作阻力的关系;分析了采高和支架对顶煤应力和位移分布的影响,为顶煤破碎机理的分析和顶煤移动和运动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支承压力有一形成过程,它对顶煤及夹矸的移动、破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支架仅对下位2~3m的顶煤有影响;夹矸层的厚度及物理力学性质对顶煤的应力分布和移动有重要影响;采高的变化对顶煤的应力分布基本无影响,但会引起中下位顶煤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增加,对上位顶煤影响不明显。图5,表1,参8。  相似文献   

19.
张学伟 《科技信息》2010,(27):99-99,102
前言平煤天安十三矿由于煤层厚度较大,根据矿领导研究决定,在我矿己15-17—13061采面首次安装使用ZY6400—23.5/45型液压支架。ZY6400—23.5/45型液压支架吨位重,支架最低高度2.4m。目前我矿井下的巷道高度一般在2.5m左右。ZY6400—23.5/45型液压支架加平板车的最低高度达到2.75m,巷道运输困难是最根本的问题,因此需对支架进行解体后运抵风巷组装间进行组装,待组装好后运到采面进行安装。  相似文献   

20.
一、工作面概况 Ⅱ1023综采工作面位于矿井西部Ⅱ102采区东冀二阶段,工作面标高为-630—668m,走向长约410m,倾斜宽约150m,煤层厚度0.4—3.4m,平均为2.86m,局部有伪顶,煤层倾角4°~17°,平均9°。回采方向上机巷整体为上坡,坡度4.9°,起伏变化小;风巷整体为上坡,坡度3.6°,起伏变化较机巷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