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生物多糖的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陈靠山 《科技信息》2013,(16):131-132
多糖具有多方面的活性功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大型真菌和微生物中。而微生物多糖有着其他多糖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成本低,所受限制少,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因而具有开发成为药物或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本文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微生物多糖的研究,对微生物多糖的特点,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功能,以及基于功能方面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水溶性植物多糖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价值。研究表明,葡萄多糖(VLP)对常见有害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根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曲霉菌有抑制作用。本实验研究了槐豆多糖的提取、配位及对部分食品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为固体废弃物槐树种子的利用作了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
简介内容: 微生物多糖可作为免疫功能增强剂和抗肿瘤药物用于医疗保健,也可作为增稠剂和稳定剂等用于食品加工、环境保护及其他科技领域。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已经对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功能多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开发出了不少功能多糖产品。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微生物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簇结构与功能和代谢工程的研究进展。真菌多糖的合成途径主要包括:前体核苷酸糖(单糖的活化形式)的合成、合成的起始反应、重复单元的延伸、翻转和聚合、多糖的输出。多糖合成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基因,大多数基因存在多糖合成基因簇中,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多糖合成基因簇被发现和研究。研究表明:通过调控涉及糖核苷酸合成途径的酶水平可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而增加多糖合成基因簇基因在微生物中的表达,可产生更高的多糖合成代谢流。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胞外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微生物胞外多糖主要是指微生物产生的一些水溶性胶,近20年来其研究和开发迅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主要从生产,应用等方面对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多糖功效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经确定2 000多种食用和/或药用食用菌,其中许多已经商品化生产,并已有大量关于食用菌多糖保健功效的研究报道,这些保健功效与食用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其中包括多糖.活性多糖表现出了潜在的对抗肥胖、抗糖尿病、抗癌、抗微生物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学作用,人们在脂肪细胞水平、啮齿动物水平和人类水平探讨了其相关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多糖作用机制还包括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其可以作为消化系统中的益生元.文中叙述了多糖在营养、功能性食品,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旨在评估多糖保健功能活性,例如一种多糖和多种混合多糖对肥胖、糖尿病、癌症和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主要常见的食用菌为研究对象,了解食用菌多糖的保健功效特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人类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多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藻类等不同来源的多糖加以概述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目前中草药多糖的研究现状 ,强调中草药多糖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展望中草药多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多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自然界中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藻类等不同来源的多糖加以概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中草药多糖的研究现状,强调中草药多糖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展望中草药多糖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多糖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印染和石油开采等工业上有广泛用途[1,2]。为了开发利用酵母菌胞外多糖,我们筛选了一株多糖产量较高的斯达油脂酵母菌 2.1390。该菌株能合成由半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的胞外多糖。多糖无色素、易吸水膨胀、粘度高,具有潜在应用前景。下文报告该菌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微生物法提取的发酵黄精多糖(FPSP)对高脂膳食小鼠血脂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胆固醇和胆酸盐吸附实验初步评价热水浸提和微生物法提取的黄精多糖的体外降脂能力,选择具有更好体外降脂效果的微生物法提取的FPSP进行动物实验.体内研究结果显示,FPSP可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脂肪指数、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的TC、TG、L...  相似文献   

11.
藿香正气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藿香正气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方法,采用多种阳性菌作为对照菌,采用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抑菌成分对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影响.根据回收率试验结果,藿香正气胶囊抑菌成分对微生物限度检查影响较大,通过系统性设置试验,表明薄膜过滤法、离心沉淀薄膜过滤法能消除其影响,但薄膜过滤法中枯草芽孢杆菌回收率相对较低,抑菌成分消除不彻底,而离心沉淀集菌薄膜过滤法能完全、彻底消除其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PCR-DGGE研究厌氧复合床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DGGE技术对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厌氧复合床中的微生物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厌氧复合床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丰富,距底部3m以下种群最多且相似性较高,3m以上的填料层部位微生物种群明显减少,除产甲烷菌为主外,污泥床层与填料层中分别有不同的优势菌种与产甲烷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者在天麻中发现了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酚类、有机酸类、多糖类及甾体类等。目前,在已分离的近百种化合物中,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酚类和多糖类,而对其他微量有效成分的研究较为薄弱。深入研究天麻活性成分含量与其共生菌群的相关性,对确保天麻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从天麻中分离的化学成分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为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天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大港油田含油土样中,分离驯化出一组可在兼性厌氧条件下,产水不溶性聚合物的混合菌群Y4,它们分别是Y4-1(Paenibacillus sp.),Y4-2(Actinomadura sp.),Y4-3(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和Y4-4(Brevibacillus sp.).菌群Y4的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46℃,pH7.0,盐度20.0g/L.通过菌群和单菌的作用效果对比实验发现,菌群产聚合物产率比单菌株要高.应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对聚合物进行了观察,发现生物聚合物是一种水不溶性的相互缠绕的网状结构;利用纸层析分析其酸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推断生物聚合物为纤维素类物质.一系列室内填砂模拟实验表明:菌群通过自身的生长和产生聚合物,能够降低高渗油藏的渗透率,提高水驱效率.提高采收率可以达到3.5%.  相似文献   

15.
Live vaccines have long been known to trigger far more vigorous immune responses than their killed counterparts. This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e ability of live microorganisms to replicate and express specialized virulence factors that facilitate invasion and infection of their hosts. However, protective immunization can often be achieved with a single injection of live, but not dead, attenuated microorganisms stripped of their virulence factors. 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 which are detected by the immune system, are present in both live and killed vaccines, indicating that certain poorly characterized aspect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not incorporated in dead vaccines, are particularly effective at inducing protective immunity. Here we show that the mammalian innate immune system can directly sense microbial viability through detection of a special class of viability-associated PAMPs (vita-PAMPs). We identify prokaryotic messenger RNA as a vita-PAMP present only in viable bacteria, the recognition of which elicits a unique innate response and a robust adaptive antibody response. Notably, the innate response evoked by viability and prokaryotic mRNA was thus far considered to be reserved for pathogenic bacteria, but we show that even non-pathogenic bacteria in sterile tissues can trigger similar responses, provided that they are alive. Thus, the immune system actively gauges the infectious risk by searching PAMPs for signatures of microbial life and thus infectivity. Detection of vita-PAMPs triggers a state of alert not warranted for dead bacteria. Vaccine formulations that incorporate vita-PAMPs could thus combine the superior protection of live vaccines with the safety of dead vaccines.  相似文献   

16.
皂土对RNA的有效分离和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土-SDS RNA提取方法,是一种能广泛应用的RNA提取方法,能从富含多糖多酚的麻疯树,富含RNase 的动物肝脏,以及霉菌等多种RNA提取困难的动、植物与微生物材料中,成功提取出高质量的RNA,A260/A280在1.8以上.皂土对RNA酶具有高效吸附效应,与RNAsin比较,发现皂土抑制RNA酶强度比进口的同类产品更佳。同时,实验表明此皂土RNA酶抑制剂对RT-PCR等分子生物学后续实验的并无影响。结论:皂土成本低廉,可作为一种有效的RNA抑制剂.  相似文献   

17.
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genome-scale metabolic models,GEMs/GSMM)是基因组规模的细胞生化反应网络,可以定量描述基因与表型的关系,广泛应用于系统生物学、代谢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微生物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是基于微生物基因组构建的生理生化知识库,通过数学模型实现对目标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模拟,已成为研究微生物代谢调控的重要工具。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构建步骤通常包括构建模型草图、人工精炼、模型转换、验证评估4个阶段。在介绍以模式微生物(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为代表的微生物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发展过程基础上,重点聚焦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已构建的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及其应用。对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未来乳酸菌基因组代谢网络模型的研究应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更高质量的代谢与大分子表达模型和泛基因组模型,为乳酸菌的研究提供更高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的激活能有效提高采油效率。其中激活后功能微生物的群落变化分析及相关代谢基因丰度的变化对内源激活剂的筛选及激活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实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准确分析了内源激活剂注入井(WJW199.1)和对照井(WJW202)中内源微生物(包括古菌和细菌)基于门、纲、属水平的种群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采出水中Thaumarchaeota门的古菌占主导,而丰度最高的细菌属于Proteobacteria门和 Firmicutes门。不管对于古菌还是细菌,注入井中的微生物多样性都远高于对照井,说明激活剂的添加有效激活了其中的内源微生物,提高了群落结构多样性。尤其是Pseudomonas,Arcobacter等具有产表活剂能力的功能微生物。同时,硫酸盐还原菌脱硫弧菌属等有害菌被抑制,丰度降低。表明从微生物种群变化的程度来看内源激活剂的注入降低了有害菌的丰度,激活了功能微生物,增强了整体微生物的驱油能力。  相似文献   

19.
应用最大可能数法(MPN)和高通量测序分析新疆油田氯化钙水型油藏产出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应用离子色谱分析了油藏地层水的离子组成,确定了激活内源微生物的基础及目标。确立以原油乳化效果、激活后烃氧化菌浓度为筛选激活剂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内源微生物激活剂的筛选。在单因素实验筛选最佳碳源、氮源和磷源后,采用均匀设计优化了激活剂组分含量,并进行了激活效果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激活剂激活地层水中内源微生物后,原油乳化效果明显,提高功能菌群烃氧化菌等菌浓5~6数量级,而硫酸盐还原菌被明显抑制;同时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菌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实现了对Pseudomonas、Bacillus、Stenotrophomonas、Pusillimonas和Acinetobacter等常见采油功能菌的高效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