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生认定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先导。要解决贫困生认定问题,必须优化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构建标准化、现代化的认定体系,从而促进贫困生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高校贫困生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影响高校贫困生问题解决的因素分析,进一步从国家政策、高校资助、社会责任、家庭保障和贫困生自身等方面探讨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周永昌 《科技资讯》2008,(1):143-143
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为解决贫困生问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一问题依然存在。文章分别从高校贫困生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此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总结出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地方高校不仅贫困生所占比例较大,且贫困生教育援助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更突出。要切实解决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问题,就需要对西部地方高校贫困生教育援助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不断加强贫困生教育援助工作的针对性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是由于高校和贫困生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使得贫困生的认定工作难度增大,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要运用信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构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信息甄别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将国家资助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付爱敏 《科技信息》2010,(28):60-6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以来,国家、社会、高校对贫困生给与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是受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在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切实解决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勇于改革现行政策存在的一些弊端,真正把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贫困生的双贫困生存状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信培  张文光 《科技资讯》2009,(30):171-172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比例越来越大,贫困生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已经引起当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的贫困中不仅表现在他们经济上的贫困,于心理状态上也表现为一种贫困状态,本文旨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高校贫困生的双贫困的生活现状、成因以及贫困生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分析,就如何更好解决贫困生双贫困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齐怡 《科技咨询导报》2012,(23):247-247
随着高校贫困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解决贫困生资助问题,构建完善健全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现状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措施,对贫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岳 《科技信息》2009,(32):I0010-I00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因高等学校贫困生增加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西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加严峻。要切实解决西部高校贫困生问题,需要我们对现有资助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结合西部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其形成原因,通过对当前西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改进西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对策,力求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热点社会问题。解决贫困生问题,我们既要寻求对他们的物质帮助,又要注意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贫困的思想现状,阐述了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段艳艳 《科技信息》2011,(15):177-177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基本形成了多元化资助体系,使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了资助。但这种资助大多数是无偿资助,使得部分受资助的贫困生回报社会的意识淡漠了。本文对新形势下如何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提高"造血"功能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学分制条件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学分制是高校教育体制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必然使高校的各项工作呈现新情况和新特点,给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学分制条件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学生发生了新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载体——班级发生了新变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难度增大.此外,学分制的实施,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机制存在诸多不适应,重视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校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积极性,使师生文明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及时总结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情况,有利于推动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充分发挥高师院校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影响和辐射作用,使高师院校成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践阵地。  相似文献   

14.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分析了中华民族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讨论了中华武术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的塑造作用问题。认为可以用中华武术文化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吃苦精神和仁信友爱精神,使全社会逐渐形成明礼诚信、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良好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宗教对高校的渗透和影响正在加大。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培养、树立和巩固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是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社会问题,探讨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精神追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大学历史教学中贯穿真善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需要重建道德价值和精神价值。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真善美的知识教育十分必要,而进行真善美综合知识教育,历史学是最适合的。在历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真""善""美"的知识教育,第一是利用历史学的科学功能对学生进行求真的教育,然后要利用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和艺术功能对学生进行"为善"的教育和审美的教育,告诉他们以历史上的道德楷模和英雄人物为榜样,树立起美好的人生理想,培养好的道德操守,从而改变社会风气,重建民族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的一些问题,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以高校的根本任务“育人”为中心,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以及环境育人等各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出发,围绕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高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红色资源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引起诸多高校的重视,但如何具体有效地运用这一资源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以及两个层面的结合中都存在着一些具体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形成教育机制,使学生的爱国激情升华为理性认识、转化为立国之志和报国之行,成为实现利用红色资源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91年前,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它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孕育了民主、科学、爱国、战斗的伟大精神。本文拟就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体现出的精神内涵、及大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的使命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经典名著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涵养道德品质,开拓视野,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重新审视阅读的必要性,分析学生阅读现状,探索有效阅读的途径,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