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生态包装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保包装是当今包装学科的发展方向,绿色包装与生态包装是我国发展环保包装的两个阶段,其在内涵和措施上相关性强,在重点发展绿色包装阶段也应树立生态包装的理念.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确定的绿色包装的科学定义,阐述分析了生态包装的内涵及特点;从包装产品系统生态辨识、包装清洁生产的实施、生态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标准3个方面,阐明了LCA理论是指导生态包装发展的重要工具;提出了我国发展生态包装的5项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桐城市作为全国闻名的"塑料之乡",绿色包装产业是两大首位产业之一.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绿色包装产业已经成为桐城市就业规模最大、带动群众致富能力最强、财税贡献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2020年,桐城市绿色包装产业产值228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41%.近年来,桐城市委、市政府积极主动谋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引导绿色包装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多措并举促进绿色包装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桐城市先后荣获"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中国包装优秀产业基地"称号.全市拥有绿色包装企业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达147家.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包装设计商业价值的过度关注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严重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循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环保包装设计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绿色环保包装设计不仅能够实现一定的商业价值,而且符合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邓爱华 《科技潮》2011,(8):16-17
北京的绿色印刷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发展绿色印刷包装。是建设“绿色北京”.“科技北京”的现实需求。作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政府在推进绿色印刷产业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北束正全力打造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创新平台,使其成为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政产学研用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魏军雁 《科技信息》2012,(29):429-430
过度包装对环境的危害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除了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外,企业推行绿色包装,倡导绿色消费是杜绝过度包装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星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5):261-262
环境与资源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使绿色包装成为商品包装的主潮流,不断抵制过度包装与消费行为,大力倡导绿色包装消费,节约能源和资源,设计家们要牢固树立绿色设计的思维理念,建立起一整套现代包装设计规范,为我国发展包装循环经济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绿色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绿色技术开发,应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引领绿色技术发展,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技术生态化改造,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发展绿色技术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盘点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指出中国在经济结构、能源利用、生态环保、绿色产业、生活方式、制度体系以及全球贡献等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显著成效,并提出未来中国绿色发展方向应以降碳为重点,统筹好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强化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9.
海洋生态保护作为中国海洋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总结了中国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灾害威胁、渔业资源萎缩、海洋产业绿色发展保障不足等问题,以及海洋开发建设风险高、生态保护与修复资金缺口大的挑战。结合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密切关联,与绿色发展相互支持的特点,提出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基础上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从空间管控、资金保障、体系完善、碳汇市场化等角度提出了海洋生态保护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包装设计产业的繁荣,然而,与之俱来的商品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问题却日益突出和令人头痛。崇尚绿色包装,推广绿色设计,这不仅是许多设计工作者的愿望,更应是未来包装设计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现代产品包装不仅仅是保护和方便商品运输,更重要的是作为商品的脸面来传达产品的信息,以刺激消费者购买。包装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群,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包装开始呈现过度化的趋势,重视奢华的包装而忽略了产品本身,因而发展符合生态化需求的绿色包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人们不断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消费强劲,亦带动了包装设计产业的兴旺。新世纪是人类崇尚绿色消费的时代,也是人们追求绿色食品和绿色包装的时代。这就促使包装设计工作者更多关注到包装的环保设计,亦称绿色包装。  相似文献   

13.
大蒜产业是山东省金乡县农业的支柱性产业凭借多年的发展,金乡大蒜一跃成为行业内的领头羊。以生态文明视角下金乡县大蒜产业绿色发展为研究对象,从金乡县大蒜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优势展开论述,通过阐述金乡大蒜产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大大蒜产品深加工,延长大蒜产业链;搭乘"互联网+"快车,突破传统大蒜营销模式;依托农业科技进步,打造高效大蒜生产模式等措施,以期更好实现金乡大蒜产业的绿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绿色科技创新是推动北京冬奥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以分析北京冬奥会绿色科技创新为切入点,系统研究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概念界定,对遗产的结构体系及价值做出系统阐述,最后提出传承和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的思考。认为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中国方案;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低碳场馆遗产,以绿色科技创新推动生态体育场馆建设;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环境保护遗产,以绿色科技创新推动生态体育运动发展;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以绿色生态理念提升社会大众的生态生活方式;要传承与发展北京冬奥会生态文明遗产,以绿色生态教育弘扬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陆金凤 《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0):128-128
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副教授李春才先生撰写的《科学发展观与绿色产业论》于2005年7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广义绿色产业理论重新审视了传统的产业部门和产业理论,以广义的绿色产业概念,从比较宽广的理论层面探讨了中国为什么能够接受绿色产业的理论;阐释了绿色产业的思想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绿色产业的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论根据;绿色产业论的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广东科技》2010,(1):93-93
<正>连平县隶属广东省河源市,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承接地带。根据本县实际,连平县委县政府以"生态强县、绿色兴县、旅游旺县"为发展思路,以"建设生态工程、兴办生态产业、创立生态品牌、发展生态经  相似文献   

17.
魏云 《广东科技》2014,(10):172+179-172
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并将其作为执政纲领写入党章,还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规划和设想。为此,国家林业局提出,今后要围绕发展生态产业、生态文化,不断完善林业规划体系,优化生态建设空间布局开展工作。生态林业建设与当地生态民族文化建设的有机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依托林业这一规模最大的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体,发展绿色经济,实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同时加快、提升生态、绿色、环保等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马坤 《科技资讯》2007,(14):162
绿色经济是全球化经济大趋势,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物流业是近些年新兴的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绿色经济引导了新一轮的绿色物流,绿色物流维护发展新的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世界各国绿色包装相关技术的发展 ;从绿色包装的定义 ,我国发展绿色包装的主要问题及绿色包装的重点开发项目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发展绿色包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段小芳 《科技信息》2011,(7):379-379
以新邵县生态经济发展道路与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绿色生态经济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研究表明:新邵县凭借资源丰富的绿色生态农业,逐渐发展和壮大其绿色产业,建立起了一套特色的农业生态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