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克菊 《科学观察》2009,4(3):31-36
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介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是中生代最后一个纪。白垩纪得名于这一时期欧洲海底沉积物中有大量的白垩层。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发生了众多重大地质事件:如地球上海陆分布和生物界急剧变化,冈瓦纳大陆裂解,欧亚大陆增生,新特提斯洋盆关闭,大西洋和印度洋形成,火山活动频繁,许多无脊椎动物和恐龙等脊椎动物灭绝。其中,全球性海平面变化、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的全球性分布、全球性碳酸盐台地的沉没以及全球性火山作用和与之相关的极端温室气候、碳旋回等地学现象一直是近几十年来地学界关注的热点。因此,白垩纪被认为是地史时期地球系统研究的典型范例时期。  相似文献   

2.
冰川/冰盖分布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0%,占全球淡水资源的75%。冰川/冰盖是最敏感、最直接、最易于辩识、长纪录、高分辨的气候变化信息指示器和储存体,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冰芯可以揭示以往地球的气温、降水量的变化、温室气体含量、火山喷发、沙漠演化、大气环流状况、太阳活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过程和事件信息。冰雪现代过程信息是冰川资源变化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和认识过去气候环境变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近100年来,全球变暖趋势明显,冰川融化相应加快,对全球海平面变化造成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气候模式指依据已知的气候资料,如大气运动、表面洋流、温盐环流、大气化学、植被及土壤的变化、以及大气-陆地-海洋交互作用等设计出来的数理模式。气候模式可用于气候的模拟、预测或预报,是研究气候变化最有效的工具之一。目前所用的气候模式,尽管已经非常复杂,但仍无法包含所有可能影响气候的机制。一般而言,空间尺度越大,气候模式模拟气候现象的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4.
马建华 《科学观察》2009,4(5):20-25
海平面的升降变动是海水量、水圈运动、地壳运动和地球形态变化的综合反映,是地球演化的一个重要方面。1906年,奥地利地质学家E.修斯提出了全球性海面变动的概念。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把地壳和水体当作统一的平衡体系,用地球流变观点研究地球各区域之间海平面升降的关系。长期海平面变动引起的最直接后果是海侵或海退。因此,研究海平面变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研究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探索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对于人类生活和生产都极为重要。目前,海平面变动研究,一方面从测年技术上提高精度,另一方面加强全球性对比研究。其中,研究重点是关于世界海面变化的起因与未来发展的趋势问题。  相似文献   

5.
1997—2006年,从细胞因子领域论文的年代分布来看,10年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见图1)。2006年论文是1997年论文的1.55倍,显示出热点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张克菊 《科学观察》2009,4(5):14-19
地震有多种不同的类型,通常是指发生在地壳中的构造地震。地壳中的岩石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积累了巨大的能量,一旦断裂,能量便急剧释放,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形成地震。强度较大的地震被公认是自然界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敌人。因此,对地震的研究是人类防御地震灾害的社会需求,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地震预报方面,包括地震预测理论及方法、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等。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地震预测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过,随着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地震成因的研究有望取得重大进展,从而使前兆监测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和实验探测基础之上,最终实现对地震的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7.
1997—2006年,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领域的SCI论文共计67566篇。在过去的10年间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领域的论文数量从1997年的6542篇增加到2006年的6824篇,期间略有起伏,增长平缓(见图1)。在全部10年的论文中,共有12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综观论文数量的TOP20国,比较不同国家在前后两个5年期论文数量的差异,绝大多数国家的变化微乎其微(中国和韩国除外)(见表7),反映出在这一免疫学基础领域的研究中,传统优势国家依旧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8.
孙涛涛 《科学观察》2009,4(5):26-31
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风向对流现象。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夏季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对减少病虫害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季风气候条件下,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造成衣业减产,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为不利。据统计,占世界总人1:760%的人类活动受季风影响,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因此,提高对季风的认识及预测水平,减少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俊婉 《科学观察》2010,5(1):45-50
碳循环是自然界生态系统重要的物质循环过程,指碳元素在地球生物圈、地圈、水圈和大气中交换,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重新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的过程。由于碳是构成生物有机体最重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10.
韩毅 《科学观察》2009,(6):32-37
海洋沉积物是各种海洋沉积作用所形成海底沉积物的总称,其中包括海洋生物源和自生沉积物,如碳酸盐软泥、硅质软泥、铁锰结核等;陆地河流和大气输入海洋的物质以及人类活动中落入海底的东西,如软泥沙、灰尘、动植物的遗骸、宇宙尘埃等。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的考察揭开了海洋沉积物研究的序幕。作为地球演化历史的良好记录,海洋沉积物是认识海洋形成和演变的主要依据,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Volcano gets choke chains to slow mu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yranoski D 《Nature》2007,445(7127):470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我国最具灾害性喷发危险的活动火山,火山泥石流是最致命的火山灾害之一,根据距离火山口远近不同堆积物所展现的不同特征,将长白山天池火山泥石流分为;碎屑流相、过渡相和超富集流相.基于野外剖面对长白山天池火山1 000年大喷发形成的泥石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探讨了火山泥石流的成因和灾害.  相似文献   

14.
胡刚 《科技信息》2012,(13):73-73,63
常规测井资料对火山岩的结构信息反映较弱,而成像测井资料却能准确、直观地反映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鉴于成像测井的这一特点,本文介绍了火山岩的几种常见结构,从成像测井图像中提取反映岩石结构信息的纹理特征,分析了火山岩不同结构的纹理特征响应,利用交会图对火山岩的不同结构进行分析。实验表明,成像测井图像的纹理特征能够较好地分析火山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宽甸火山群是东北东南部3个火山群之一,也是东北地区最南端的火山群,位于辽宁省宽甸县境内。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划定了宽甸火山群的范围与界限。以黄椅山为例分析了其地质环境、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火山地貌以及火山灰土的剖面特征,讨论了考察研究和开发利用宽甸火山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结合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特征, 给出了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架构、 建立流程和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系统采用C/S(Client/Server)和B/S(Brower/Server)混合架构模式, C/S架构采用ArcEngine组件式开发技术, B/S架构采用ArcGIS API for Flex技术。改变了传统静态的信息管理模式, 实现了丰富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功能, 有效地提高了客户端的交互能力, 促进了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的科学性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7.
蓬莱、烟台一带是山东省新生代火山岩集中分布地区之一,迎口山是蓬莱西部近海岸地带的一座古火山.是山东省内一处非常典型的新生代火山地质遗迹.文章对迎口山的形态特征、地层剖面、及形成时代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哈密坳陷因未有钻井揭示,石炭系是否发育,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根据哈密坳陷内新钻探井红1井情况,进行火山岩SHRIMP锆石U-Pb测年,确定红1井3 536~3 549 m安山岩的锆石年龄为(298.2±3.5)Ma,处于晚石炭世格舍尔阶与早二叠世阿瑟尔阶的界限附近。综合岩石岩性组合、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等资料,将红1井段3 497~4 352 m确定为石炭系,对哈密坳陷石炭系的油气勘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大连池新期火山区自然景观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POT4多光谱遥感数据,对五大连池老黑山与火烧山新期火山熔岩区及其周边进行了分类.利用envi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了粗校正、决策树I、SODATA分类,形成研究区的地貌类型分类图.其中对水体和渣状熔岩的区分进行了着重研究,由于所获得的SPOT4数据的4个波段,光谱均方差太大,导致所选的样本数据的光谱范围出现较大重合,论文中采取了样本优化,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SPOT4数据易获得,分辨率较TM数据高,在地貌分类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第三纪火山沉积硼矿与火山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纪火山沉积硼矿的物源与同时代的火山岩有密切联系,火山岩与岩浆活动也有遗传关系。硼富集的两种方式:洋壳经过水下蚀变导致硼富集以及深海沉积物从海水吸附硼,俯冲带内蚀变洋壳和深海沉积物在脱水过程中释放的富硼流体。富硼流体通过岩浆作用融入岩石圈地幔,最后形成富硼火山岩。富硼火山岩通过风化、热液淋滤出硼通过流水、热液(泉)搬入盆地,形成火山沉积硼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