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终轧及卷取温度对热轧SP325钢板织构与深冲性能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高成形性的热轧SP325深冲钢板,进行了不同终轧,卷取温度下基本成形性能指标塑性应变比R值和凸耳参数│△R│的检测以及深入的织构测算,结果表明终轧温度与卷取温度的不同将引起热板内部织构的变化,从而影响其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2.
热轧工艺对CSP低碳钢冷轧板成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钢厂CSP低碳钢冷轧基板的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化学成分、卷取温度和终轧温度对CSP低碳钢冷轧板深冲性能的影响,观察了不同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下冷轧基板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当增加Al元素含量和减少Mn元素含量以及采用高终轧温度和低卷取温度的热轧工艺有利于成品深冲性能的提高,且冷轧基板组织检验结果证实了该热轧工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终轧温度对ELC—BH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热轧终轧温度(FT)对超低碳高强度烘烤硬化钢板(简称ELC-BH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相区终轧形成的混晶组织是导致退火板r值和塑性减少的根本原因;②奥氏体区终轧时,随终轧温度降低,退火板成形性改善,但强度和烘烤硬化性有所削弱;③综合考虑终轧温度的影响,在略高于Ar3的温度下终轧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热轧终轧温度(FT)对超低碳高强度烘烤硬化钢板(简称ELC─BH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相区终轧形成的混晶组织是导致退火板 值和塑性减少的根本原因;②奥氏体区终轧时,随终轧温度降低,退火板成形性改善,但强度和烘烤硬化性有所削弱;③综合考虑终轧温度的影响,在略高于Ar3的温度下终轧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5.
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试验机模拟热连轧生产,研究终轧温度和轧后冷却工艺对C0.079,Si0.095,Mn0.057,P0.012,S0.020,Ti0.020,Ti0.064,Cu0.06钢屈服强度的影响。发现采用轧后立即水冷工艺方案时,水冷中止温度和卷取温度仅影响钢的沉淀强化组分,而终轧温度变化及轧后延迟水冷时的水冷开始温度对晶界强化组分和沉淀强化组分都有影响。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强化组分定量估计公式。  相似文献   

6.
应用铁素体区热轧工艺开发超低碳热轧深冲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铁素体轧制工艺条件对一种Ti-IF钢的性能,特别是深冲性能的影响.采用铁素体区润滑轧制和高温卷取,r值最高为1.38,延伸率达到50%以上.而奥氏体轧制条件下r值低于1.0.织构分析证实在润滑轧制条件下,强的{111}再结晶织构沿厚度方向较均匀分布,剪切织构较弱,而在无润滑轧制条件下,{111}再结晶织构很弱,并且形成了较强的{110}剪切织构.为获得具有良好深冲性能的热轧板,要求加热温度在1 100-1 150℃之间,终轧温度在750-800℃之间, 卷取温度大于650℃.  相似文献   

7.
精轧温度对含Nb铁素体不锈钢薄板成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技术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两种精轧温度对Nb稳定化的Cr17铁素体不锈钢薄板成形性及表面皱折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精轧温度有利于消弱冷轧退火板的γ纤维再结晶织构的偏转,提高γ纤维再结晶织构在各层的强度,改善沿着板厚的织构均匀性,促使冷轧退火板形成更少的取向晶粒簇.因此,采用较低精轧温度提高了成品板成形性能,减轻了成品板表面皱折.  相似文献   

8.
锰含量和工艺参数对低碳钢力学性能影响的正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正交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控轧控冷实验研究了锰含量、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统计技术对测得的力学性能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锰是影响实验钢强度和塑性指标的显著因素,而卷取温度对屈服强度的影响为显著.当锰质量分数为1.22%时,通过调整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可以使普通低碳钢的屈服强度超过400 MPa,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热轧轧机HSMM模型建立了与某钢厂实际热轧生产线相一致的虚拟生产线. 以B510L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加热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下所能获得的铁素体晶粒尺寸及相应的力学性能,并在此基础上为该钢厂提出了生产6.4mm厚B510L带钢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精度,针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非线性、强耦合性等特性,建立了具有非线性结构特征的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的温度数学模型,并对热轧带钢轧后冷却过程卷取温度的设定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系统软件,通过现场实际应用对模型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冷却数学模型的卷取温度设定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张明清 《青海大学学报》2007,25(3):33-35,39
通过对电解温度的分析,指出降低电解质的过热度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使电解槽高效率低能耗地运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宁波、大同、广州三地的路面结构温度测站及江苏镇凓高速公路、山东济莱高速公路的现场温度测站超过1年的路面温度数据,从研究路面结构温度日较差、日平均温度和温度正较差之比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着手总结了它们随路面深度的衰减规律并给出了回归式,通过引入"广义"深度坐标z/槡α(z为距离路表深度,α为材料导温系数)消除了路面材料不同引起的差异,提出了用路表温度特征值估计路面结构层任一深度日温度特征值的方法和公式,并推广至任一深度日温度特征值已知的场合,最后利用LTPP(LongTerm Pavement Performance)项目中01-0101(State code-SHRP ID)试验段的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和公式在估计路面结构不同深度的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时具有良好精度,其偏差的均方值不超过2.0℃,偏差的平均值小于0.6℃,可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给出了实测温度场上的混凝土温度应力二维数值解,分析了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温标在中低温地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具体说明化学温标中的阳离子温标在地热评价中的应用,以锦州市区地下热矿水为例,根据其有关化学组成,在进行了水-岩平衡的判断后,应用Na/K、Na-K-Ca、K/Mg等阳离子温标估算了这些热矿水的温度,并根据这些温标的原理和锦州热矿水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化学温标适用性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推算了锦州市热矿水的热储温度。这将为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吉林西部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岭气象站1953-2001年实测气温资料,分析研究了吉林省西部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地区平均气温以每10年0.4℃的速度升高,并且80年代后期以来增温速度最快,达每10年0.6℃.不同季节平均气温以冬季增温最大,为每10年0.6℃;其次是春季,每10年0.4℃;而夏秋两季为每10年0.2℃,并且不存在夏季降温.极端最低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而极端最高气温略有升高.本世纪的头两年冬季气温明显回落,其极端最低气温甚至达到了近50年来的最低值.  相似文献   

16.
研制成功的微机程序温度控制仪,能按照微机存贮器中所给定的温度模式自动地控制炉温。这个温度模式可以模拟任何曲线或函数,可调出执行,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改写。仪器上装有16位数码显示管,能够实时地显示编程过程和运行过程。此外,采用了非线性校正和PID调节规律。本仪器在炉温控制方面,为科研和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秦皇岛2008年地面层不同高度的温度数据分析,发现阴晴天气是各个层面温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夏季地面层不同高度的温度特征,探讨了百叶箱温度和同高度的外环境温度的平均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具体说明化学温标中的阳离子温标在地热评价中的应用,以锦州市区地下热矿水为例,根据其有关化学组成,在进行了水-岩平衡的判断后,应用Na/K、Na-K-Ca、K/Mg等阳离子温标估算了这些热矿水的温度,并根据这些温标的原理和锦州热矿水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化学温标适用性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推算了锦州市热矿水的热储温度.这将为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近期研制成功并获国家专利的便携式大气采样电子恒温箱的原理及其特点。应用集成精密温度传感器技术和异形片状加热器结构,使该装置的恒温范围较好地满足了大气监测方法规定的采集各种污染物样品的温度要求,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营口市气温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气温与大气低层温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本文利用NCEP/NCAR 850 hPa和925 hPa的温度资料与营口市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季建立预报回归方程,并分析了风向、风速、低云量和降水对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建立预报指标,对预报回归方程进行订正。本文对预报方程结果进行了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预报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春季为57.6%,夏季为82.2%,秋季为83.3%,冬季为78.3%;日最低气温预报误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春季为64.1%,夏季为82.6%,秋季为70%,冬季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