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研究表明,非洲大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但语言多样性同样为世界最高是否与遗传多样性相关,目前尚不明确。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但这片大陆上拥有的语言却占了世界所有语言的三分之一,总共约有2 000多种语言。相比之下占世界人口  相似文献   

2.
卢宝荣 《科学通报》2014,59(6):479-492
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是栽培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生境遭到严重破坏,野生近缘种的生存状况受到严峻挑战,许多野生近缘种群体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已经濒危甚至灭绝.然而,最容易被忽略的影响是栽培作物与野生近缘种的天然杂交和基因渐渗及其所带来的遗传和进化效应.作物的杂交-渐渗可以改变野生近缘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完整性,导致已保护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丧失.杂交-渐渗对野生近缘种遗传多样性保护能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仍知之甚少.如何制定合理的策略来降低栽培作物基因渐渗对野生近缘种保护带所来的负面影响非常重要,而且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其近50年变化趋势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利用36个微卫星标记和42个表型性状对453份选育品种进行分析, 研究中国水稻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地理分布及其近50年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微卫星标记和表型性状分析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大于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选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一直下降, 80年代降低到最低水平, 90年代又有显著提高; 在地理上华中稻区的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大, 东北稻区和西北稻区遗传多样性最小. 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和西南地区的四川等地是中国水稻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最大的地区. 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 遗传基础非常狭窄, 应该发掘新的种质资源拓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物种丧失 数百年来,物种、种群(包括作物、家畜和家禽品种)以及自然生境的丧失过程都在明显加速。 一般认为,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为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包含在物种个体之中,故此处只谈物种和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多样性。 生物物种的灭绝是自然过程,但灭绝的速度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而大大加速。有些科学家估计,自160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众所皆知的渡渡乌、毛象、塔斯马尼亚狼和恐鸟都是由于人类捕猎而灭亡的。有些种因被过度商业利用而处于灭绝的边缘。如在肯尼亚…  相似文献   

5.
论作物育种科学的发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启锋 《大自然探索》1999,18(4):5-9,19
作物育种学是以生命科学,特别是遗传学为理论基础的;作物育种学又是以经济建设,特别是其中的农业生产为研究导向的。可以说,作物育种学是生命科学与经济建设,遗传科学与农业生产的一个结合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领域和前景,成为农业科学的一门骨干学科。作物育种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棉花体细胞胚状体的直接发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传临 《科学通报》1991,36(16):1280-1280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纤维作物,国内外众多科技工作者都试图把组织培养技术用于棉花的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上来。目前,在陆地棉内愈伤组织通过细胞悬浮培养胚胎  相似文献   

7.
动态点击     
我科学家发现生物遗传突变普遍机制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诱人的生命多样性?南京大学教授经多年潜心研究,大胆提出"Indel诱变假说",用新发现的"遗传突变的普遍机制"破解了生物学上的诸多悬念。  相似文献   

8.
作者系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1983年11月去英国作为期7天的考察。归国后,就英国植物生理和遗传育种研究的状况及动向作了介绍。原文较长,本刊作了删节,并征得本人同意,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9.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高明  李勇 《自然杂志》2010,32(5):267-271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多样化程度,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赖以为继的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不恰当地利用物种资源,加剧了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加速了物种的退化。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样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各种措施已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0.
再过十五年,人类将进入21世纪。到那时,美国的农业会是什么样? 在种植的作物方面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但随着电脑应用、遗传改良、生长调节剂和农田灌溉诸方面技术的进展,美国的农业生产力将会有巨大的发展。依阿华州大学最近的研究表明,过去的50年中,通过遗传改良已经使农作物的产量每年每英亩提高了1.4蒲式耳。并且可以相信今后至少仍能保持这样的递增速度,尤其是在遗传工程和作物育种技术的综合影响下,  相似文献   

11.
农业和农业科技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21世纪初,作为尚未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传统农业被取代已成必然。 近代农业经历了19世纪末开始的、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20世纪农业和农业科技的繁荣。20世纪后半叶,又拉开了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序幕。站在新世纪门槛上翘首远望,在未来的10~20年,农业和农业科技的舞台上将会上演哪些精彩剧目。当生物技术出现以后,人们越来越依靠分子育种,在动植物的遗传改良上大做文章,新的品种将层出不穷,品种在农业增产…  相似文献   

12.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生物技术时代.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是国家和民族的战略资源。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无偿采集、研究和商业化开发利用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并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形式排斥资源提供国的持续使用。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等国际法确立了国家有关遗传资源的主权权利,改变了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利益分配的固有格局。  相似文献   

13.
徐建欣  王云月  姚春  刘云霞  汤淼 《科学通报》2012,(Z2):2705-2714,2781,2783
利用34个籼粳特异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分子标记和24个SSR分子标记对云南113个陆稻品种的籼粳分化与遗传变异进行分析.InDel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云南陆稻以粳稻(粳型、偏粳型)品种为主,占总品种的83.2%.聚类结果显示,云南陆稻品种明显聚为4大类群(籼型、偏籼型、粳型、偏粳型),支持InDel分子标记鉴定结果.重新将云南陆稻品种的种植区域划分为2个:(1)海拔1250m以下为籼粳稻混合种植区;(2)海拔1250m以上为粳稻种植区.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陆稻籼粳亚种间遗传多样性均很丰富,籼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粳稻品种且差异显著.分子方差分析显示,云南陆稻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亚种内(占总变异81%),亚种间遗传变异占19%.不同地区间陆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表明,滇西南与滇南地区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是云南陆稻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分布中心.半山云雾多湿区作为云南陆稻品种的传统种植区域,保留大量的遗传变异与稻种资源,是开展陆稻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核心区域.  相似文献   

14.
运用重组DNA技术遗传设计禾谷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及其他禾本科作物的一个问题是不能用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作为这类作物的基因载体,尽管在双子叶植物中已获得成功。但是,现已证明,通过培养具有遗传变异的愈伤组织,运用直接基因转移技术可以转化禾本科作物的原生质体,而不需要土壤杆菌载体(早期用烟草原生质体所作的成功实验即是以土壤杆菌作为基因载体)。业已证明,通过再生植株的杂交,基因即按孟德尔遗传方式导入烟草中。该项  相似文献   

15.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崭露头角,近乎以星火燎原之势得以广泛应用与推广.截至2004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创纪录的8 100万hm2,遍布世界五大洲.  相似文献   

16.
1983年,世界上第1种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在美国问世。从此,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得以迅速推广,200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8100万hm2。转基因食品近年来也陆续摆到了超市的货架上,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它们没有像期待的那样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归  相似文献   

17.
中心区和边缘区大仓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汪永庆  张知彬  徐来祥 《科学通报》2001,46(19):1644-1650
生态环境破碎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是当前异质种群理论与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以1999年华北平原及周边5个地区的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种群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中心区、边缘区和半岛区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差异,发现:(1)位于分布中心区的饶阳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位于次中心的固安、太康种群遗传多样性次之,位于边缘区和半岛区的顺义和门头沟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2)种群遗传多样性与该种群离边缘区的距离呈显示正相关;(3)许多RAPD位点表型频率在5个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边缘区种群RAPD位点缺失明显多于中心区种群,有个RAPD位点表型频率与纬度呈显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造成不同地区种群遗传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边缘和片段效应,遗传漂变和近亲交配的效应是导致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支持边缘效应,隔离小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水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浩  林拥军  张启发 《科学通报》2009,54(18):2699-2717
水稻作为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 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 水稻育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水稻的单位产量实现了翻番, 部分地方甚至提高至3倍, 这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近十几年来水稻的产量停滞不前, 这一方面是由于在育种技术上没有新的突破以及遗传多样性在栽培品种中的逐步变窄,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频繁发生的病虫害以及旱灾等自然灾害使得水稻生产损失惨重. 然而, 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 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学者提出了培育绿色超级稻的设想, 围绕水稻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等五大重要性状, 对水稻品种进行全面改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育种手段, 在实现绿色超级稻目标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水稻的转基因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 迄今已有大量的转基因水稻研究被报道, 其中大部分的研究内容与绿色超级稻所要实现的目标一致. 本文首先回顾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的发展, 再以抗病虫、抗旱、营养高效利用、优质、高产、外加抗除草剂等几大主要性状为主线对转基因水稻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逐一阐述, 最后对转基因水稻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免疫学中长期存在着一个悬而未决的中心课题:抗体多样性的遗传起源。种系说认为,遗传学上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发育说则认为多样性是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利根川进试验证实了个体发育说。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分子标记的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估算与取样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茹  程舟  陆伟峰  卢宝荣 《科学通报》2006,51(9):1042-1048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最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评价物种及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是有效保护和利用生物种质资源的必要条件. 以一个野生大豆自然居群(面积约为10000 m2)为研究材料, 从中随机选取了100棵植株, 分别用3种分子标记AFLP, ISSR和SSR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并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 从这100棵植株中随机抽取不同大小(5~90个个体)的样本(抽样群体)各50次, 对其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了计算, 旨在探讨利用不同分子标记检测该野生大豆居群的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 即位点的预期杂合度(He)、Shannon多样性指数(I)和多态位点百分率(P)的差异和变化趋势以及随抽样群体样本量的不断增加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分子标记检测到同一野生大豆居群的各种遗传多样性参数值不同; 同一居群中的不同样本量对遗传多样性参数的估算值有较大影响; 用不同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的估算时, 多态位点百分率相对具有可比性; 选用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参数来反映居群90%以上的总体遗传变异时需要不同的样本量, 当选用多态位点百分率(P)时, 30~45个植株才能代表总体90%以上的遗传变异. 本研究为评价植物居群遗传多样性和采用合理的保护取样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