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生物学通报”1955年4月号刊登了一篇西安第三中学李玉芙同志写的“谈谈李森科营造防护林带的方法”,作者用了很大篇幅,把李森科院士营造防护林带的方法及其理论根据,当作一点问题也没有那样地去理解,而编者竟把它当作“教学参考资料”予以发表,我们认为这样做,对中学生物学的教学会有不良影响的。李玉芙同志写道:“高中‘达尔文主义基础’第四章第三节中,讲到米丘林生物学论物种形成的过程,阐述了李森科院士所指出的同一物种中个体的相互关系和同属不同物种中个体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2.
人类细胞遗传学——密切联系医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有很大的进展。它同生化相结合,开辟了预防和治疗的途径;同细胞学相结合,提供了简易的诊断方法。它的研究成果,不论在遗传学理论上,还是在临床医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1956年齐亚(J.H.Tjio)和列文(A.Levan)发表了“人的染色体数目”的论文,确定了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是48条,而是2n=46条,这篇论文标志着现代人类细胞遗传学的开始并间接影响着生物学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1959年波普尔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英文版著作,题目为:《科学发现的逻辑》,但书的内容却完全否认科学发现有什么逻辑可言,尤其反对所谓归纳逻辑。如此一来,科学发现似乎被逐出了理性的殿堂,而成为非理性的产物。当然,这种看法并非是全新的观点,有些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早已注意过这个问题。例如乔治·萨顿曾指出:关于科学史“至少还有三种观点:逻辑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值得更为详细地研究”,他这里也包含着对  相似文献   

4.
一、细胞生物学的发展趋向和前沿领域细胞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从施旺和施莱登(1838—1839)提出细胞学说以来,细胞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基础,尤其在遗传和发育的研究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广泛地渗入到生物学的各部门。从历史上看,细胞学经历了以细胞核和染色体研究为主流的古典细胞学时期,进入到以活细胞的实验研究为标帜的实验细胞学时期。50年代以来,对细胞的实验研究和生物化学的结合,以及电子显  相似文献   

5.
谷明光 《科学通报》1981,26(15):944-944
近年来,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开展Giemsa显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尽管玉米在细胞学和遗传学方面曾进行过大量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应用Giemsa显带的报道还少。Ward和等人通过Giemsa显带证明,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显现的深色带区是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体上的染色结相一致。因为染色节就是异染色区。关于玉米染色体上异染色结首先被Mcclintock所描述。可以利用异染色质结的特征作为识别  相似文献   

6.
水在生命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体中水约占60.8%.天然水中含有0.015%的氘水.虽然量少,但在人体中长年累月进行代谢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似不容忽视.有关氘水的生物学效应,国外曾做过一些动植物方面的实验,本文采用人体染色体核型分析来观察氘水对人类的细胞遗传学效应.迄今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孙毓麟 《科学通报》1974,19(8):352-352
染色体的研究是细胞学的重要内容之一。DNA、组蛋白、酸性蛋白以及RNA共同构成了真核细胞染色体的复杂结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的工作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四种成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染色体的结构模型。这里仅对某些方面的进展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席澤宗 《科学通报》1959,4(14):465-465
早在24年以前,一位英国学者在訪問了苏联科学界以后,得到这样一种印象:“苏联的一般学者对于科学史都感到极大的兴趣而攻之弥勤。按照馬克思主义的哲学言之,任何时代的文明皆建筑于当代的生产制度之上。这一原理以一种特殊的意义賦与科学史的探討,而使之具有独特的重要性;是以苏联的科学史研究最为活跃,苏联科学院为科学史的研究設有专门机构”。(見克罗守著“苏联科学”,包玉珂譯,1937年,商务印书館出版,第503頁)。这位学者看到的是1934—1935年的情形,那时苏联科学院在列宁格勒設有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所內分数学物理学史組、生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30年代,特罗菲姆·李森科的虚假研究致使当时的饥荒持续时间进一步延长——这场饥荒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俄罗斯会出现一场边缘运动赞扬他呢?尽管无法十分肯定,但特罗菲姆·李森科(Trofim Lysenko)可能比历史上任何一位科学家都杀了更多的人。也有一些可疑的科学成就使成千上万的人生命缩短:炸药、毒气、原子弹,但李森科这位苏联生物学家毫不犹豫地通过虚假的农业研究导致数百万人饿死。几个世纪以来,只有枪炮  相似文献   

10.
王德旭 《科学通报》1980,25(13):624-624
1929—1934年,中瑞科学考察团成员柏克塞尔(Bexell G.),曾于甘肃酒泉洪水坝上河即所谓的“南山剖面”,发现了相当苏联安加拉植物区系的含Callipteris的晚二迭世植物群(即奈伊伯划分的  相似文献   

11.
“卡尔·马克思未曾预见的一个幽灵正在俄罗斯游荡,它就是神秘主义。”《科学美国人》杂志1991年6月号以这句话开始报道90年代俄罗斯的“病状”:素来严肃的苏联官方通讯社塔斯社播发消息:一些身着银色服装、长有三只眼的外星人于一年半前到过俄罗斯南方;一位通过电视旅行信仰疗法的人声称不光能治好观众的病,而且能使喝过放在电视机前的水或涂过放在电视机前的润肤骨的人病体转念。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苏联科学史家LorenGraham对此忧心件件:“对自由社会来说,科学威信扫地和神秘主义之风抬头不是好兆头。”他于5月间组织美苏科…  相似文献   

12.
医学的起源,是个既古老却又诱人的课题。史料缺乏或无史可考是共同的感受。有人提到历史研究要把社会心理确认为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考察人们在日常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普遍意识,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历史的真面貌。我以为这在科学史研究中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特别是在解决人类早期行为的问题上。关于医学起源的研究,我国医史界自批判了“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巫”、“医源于圣人”三个观点后,基本统一于“劳动创造了医学”,但这种统一仅限于文字与形式上的一致化,由于其自身的空洞性,决定它永远不可能成为思想与认识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黄谷 《科学通报》1956,1(10):68-68
1956年8月10—25日,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邀请了各方面有关专家,在青岛开了一个遗传学座谈会。生物的遗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命现象,遗传学是生物科学中牵连很广的一门学科,因此应邀参加座谈会的除遗传学家以外,还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昆虫学、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各方面的专家。他们有的来自科学研究机构,有的来自高等学校。正式出席的有科学院、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农业部、林业部等各个系统的科学工作者43人,列席和旁听的先后有73人。遗传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是很复杂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中,甚至于是科学中,争论最多的一门科学.近年来对遗传学中的摩尔根学派的学说有过不少的批判,曾经错误地将摩尔根学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史编纂理论(编史学)涉及诸多基础理论;本文讨论的是科学史对象和科学史结构的有关概念与问题。在第一部分中,作者讨论了几个概念的涵义,认为科学史中难以应用科学哲学的“划界”准则;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讨论了“分期”问题,认为年代学方式仍是目前一种较好的构架(对以“科学革命”为纲深表怀疑);科学史一些内容比重问题也在这一部分中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关于物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骧 《科学通报》1957,2(2):33-33
物种是生物科学的基本問題之一。近年來,自从李森科院士發表了“科学中关于生物种的新見解”的論文以后,苏联学術界針对这个問題展开了廣泛热烈的时論。到目前为止,發表的論文已不下一、二百篇,对于問題的研讨提出了許多可貴的材料和創见。由于李森枓的学說在我國已經传播很廣,所以苏联的讨論引起了國內学術界的极大兴趣和密切注意,我國出版界正在把有关文献陸續地翻譯出版,我國学者並已  相似文献   

16.
1.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反驳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以来,有关生物进化的争论一直是持续不断。生物遵循自然法规进化这一观点,曾直接影响了人类的价值观,乃至宗教观,因而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人们在感情上当然无法接受,但也不能把和达尔文进化论相悖的理论完全看成是反科学的而予以摒弃。在20世纪30年代,群体遗传学建立之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一直被认为处于劣势。特别是主张“获得性遗传”和“依靠生物内在创造力量进化”的拉马克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史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红专 《科学》2006,58(4):37-40
罗马作家西塞罗(M.T.Cicero)说过:“一个人不/了解他出生之前的事情,那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哲学家培根(F.Bacon)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已认识到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力提倡把科学史纳入到科学课程中。中国科学教育界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把科学史纳入内容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史教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18.
一些研究人员曾预言: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正呈现萎缩之势,上面的许多基因因为突变正在逐渐失去功能,Y染色体早晚可能消失,而男性也会随之灭绝。美国怀特海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上述观点实在是"危言耸听",并于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驳文。女性的性染色体为两条X,男性则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由于只有Y染色体是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因此它异常“脆弱”。  相似文献   

19.
嚴敦傑 《科学通报》1954,(10):96-96
中国科学院访苏代表团在访问莫斯科大学时,莫斯科大学数学科学史的负责人曾提出需要中国数学史材料,彼得罗夫斯基校长也屡次要求推荐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科学通报,1953年8月号)。最近苏联数学史专家尤西恺维奇教授在苏联科学院物理数学史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作了关于古代中国数学的报告。科学通报本年4月号登载了关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消息。这些都对中国数学史研究工作者起了莫大的鼓舞作用。正当目前准备大量展开各项科学研究工作之际,特提出关于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意见,以供大家讨论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叙述当代生物学中“分子革命”的历史,并着重说明其对细菌遗传学的出现、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的结合、以及研究大分子技术的巨大进步这三者的依存关系。这方面的中心问题包括:由核酸和变构蛋白携带的分子信息的传输;一维信息结构到三维信息结构的自动转换;以及生物学多样性表现在分子机制上的惊人的统一性。本文还将简述分子水平与形态学水平研究的结合,这种结合为细胞生物学开辟了广阔的领域。此外也约略涉及当前在另一些水平上对生物学提出了挑战的某些尖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