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病毒,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名词,总是与疾病和死亡紧密联系在一起。几千年来,人类一直面临着各种病毒的侵袭。狂犬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新冠肺炎病毒……这些常常在新闻中出现的名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想象一下,没有病毒的地球会是什么样?结果没有你想象中那样一目了然。其实我们生活在病毒的世界里,病毒种类繁多,数不胜数。除了数量庞大,病毒还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
3.
病毒侵害植物、动物和人。病毒之一——核糖核酸病毒能引起人从头到脚的疾病,如病毒性脑膜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脊髓灰质炎和普通感冒。现在,感冒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三维原子结构已能确定,这两种动物病毒最近已搞清。《自然》、《科学》都在十天内宣布了这一发现,叙述了这一重要进展,即已具有预防这些和另一些能引起感染的病毒的认识,以及免疫系统怎样工作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4.
龚祖埙 《科学通报》1982,27(22):1393-1393
双联病毒是一种由两个小球状病毒质粒以成对形式存在,从而与已知的其他病毒的形态有异。它的基因不是一般的植物病毒的单链或双链RNA,也不是某些植物病毒的双链DNA,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携带单链DNA基因的植物病毒组。从最初报道甜菜卷顶病毒及玉米条斑病毒至今不到十年时间,在南美、非洲、地中海地区,北欧和日本陆续发现十余种双联病毒,1978年病毒分类学国际委员会列为一个独立的病毒组。我国还没有发现过双联病毒。  相似文献   

5.
感冒主要是由感冒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据研究,90%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已发现可引起感冒的病毒有12种200余型,常见的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相似文献   

6.
SARS,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让国人初次相识了冠状病毒,也对病毒倍加关注起来。说起病毒,其实每个人都不陌生,除了在人类流行的病毒引发的疾病外,小麦的丛矮病和黄矮病、烟草花叶病、猪瘟、鸡瘟等等也都是病毒在造孽。事实上,人类的传染病有75%是由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正自人类诞生在这个星球上,我们和病毒起码已经打了25万年的交道。天花、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病毒不断变异,而每一场与病毒的战役,都促使人类不断更新手中的"武器"。对于病毒,应该斩尽杀绝,还是与之共存?欲战胜病毒,必了解病毒。它们很古老——出现于生命起源早期,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土著"。它们很微小——  相似文献   

8.
丁明孝 《科学通报》1986,31(5):382-382
痘病毒与大多数有囊膜的动物病毒不同,其囊膜不是从宿主细胞膜系统上(如核膜、细胞膜、内质网膜等)直接获得的,而是在病毒毒浆(Viroplast)周围形成的。当病毒DNA合成被抑制后,仍有病毒囊膜生成。特别是病毒囊膜结构较为简单,因此,痘病毒可以作为研  相似文献   

9.
认识感冒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通常所说的感冒主要指普通感冒。普通感冒是医生用来描述急性上呼吸道症候群的传统术语,主要由5组病毒引起。上呼吸道主要指鼻腔、咽、喉、鼻窦、会厌和中耳等部位。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合胞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肠道病毒等诸多病毒可引起普通感冒。另外,流感病毒感染、链球菌咽炎的临床表现有时也会与普通感冒相似。  相似文献   

10.
柯志梅 《科学之友》2010,(3):122-123
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因为它们没有一般的细胞结构,在病毒中没有合成蛋白质外壳所必需的核糖体,所以病毒只能寄生在动物、植物和细菌的细胞内繁殖,它能使宿主细胞的结构转而合成它自身新的病毒物质。在宿主细胞中病毒以复制进行繁殖,对病毒的复制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病毒的复制     
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因为它们没有一般的细胞结构,在病毒中没有合成蛋白质外壳所必需的核糖体,所以病毒只能寄生在动物、植物和细菌的细胞内繁殖,它能使宿主细胞的结构转而合成它自身新的病毒物质。在宿主细胞中病毒以复制进行繁殖,对病毒的复制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正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认识新冠病毒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然而西方一些政客热衷散布病毒阴谋论,把病毒标签化、溯源政治化和涉及地域污名化,他们诬蔑说"新冠病毒是武汉病毒所人工合成并泄漏的""中国输出新冠病毒"云云。甚至连比尔·盖茨都成为阴谋论者的攻击对象,不少美国人指责是他在秘密制造病毒,目的是用疫苗操  相似文献   

13.
邱并生 《科学通报》1992,37(21):1997-1997
虎尾草条纹花叶病毒(CSMV)属于双生病毒,其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但在被侵染的植物中可形成复制型的病毒双链DNA。寄主植物为单子叶植物的双生病毒有CSMV、玉米线条病毒(MSV)、玉米矮缩病毒(MDV)和马唐线条病毒(DSV)等。本研究的目的是企图用这类病毒对单子叶植物的侵染性构建禾谷类植物的基因转移载体。  相似文献   

14.
封二、三、底向我们展示了爱滋病病毒的剖析图。科学家对病毒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了解了它对人体细胞的破坏机理。封二图1上是从细胞上开始发育的病毒,图1下是侵入细胞的病毒;图2是两组(上、下)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球形病毒,表面具有自我保护的锥形蛋白体。这种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导致了近1200万人的死亡,超过3000万人受到感染埃博拉病毒:是一种丝状病毒,常常呈现树枝状。该病毒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致死率高达90%,目前尚未培育出对付这种病毒的有效疫苗  相似文献   

16.
作为自然界丰度最高的生命体,病毒活跃于海洋、土壤、冰川等各类生态系统.通过侵染细菌、古菌及真核微生物,病毒在调控微生物群落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自然环境中,病毒与无机或有机颗粒存在广泛的相互作用.黏土矿物是广泛分布于陆地和海洋环境的无机颗粒,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黏土矿物可在大气、河流和冰川的作用下搬运至海洋,并在水体中沉降形成深海沉积物.黏土矿物对病毒具有高度亲和力,影响着环境中病毒的丰度、活性和感染能力.因此,黏土矿物对病毒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各类生境中病毒的生态功能、病毒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模型和黏土矿物对病毒的吸附作用3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讨论了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黏土矿物的吸附作用对病毒功能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潜在影响,提出黏土矿物是影响病毒驱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可忽视的因素,未来应将黏土矿物作为评估病毒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7.
病毒微小RNA的发现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万忠  李志  伦照荣 《科学通报》2007,52(23):2705-2714
病毒微小RNA (microRNA, miRNA)是新发现的一类miRNA. 它通过诱导mRNA切割降解、翻译抑制或其他机制调节宿主细胞和/或病毒自身靶基因的表达, 改变宿主细胞的生命活动或病毒自身复制, 从而对抗和逃避宿主免疫监视, 达到保护病毒自身的目的. 寻找病毒miRNA分子、作用靶标基因, 以及鉴定其生物学功能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本文回顾了病毒miRNA的研究历史, 分析了它在基因组中分布特点、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以及病毒miRNA与其他生物miRNA的异同点, 最后展望了病毒miRNA的研究方向和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病毒miRNA的鉴定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尤其为病毒病的控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纽约锡拉丘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极地冰帽之下可能冰冻着致命的史前病毒,如果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病毒被释放到大气中,就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的流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这种史前病毒。他们在格陵兰的浮块中发现了一种被称作"西红柿花叶病"病毒。这是一种普通的植物病毒。这一发现使他们相信那些被冰雪覆盖的"坟墓"中可能埋藏着其他的病毒,比如像古代的流感、脊髓灰质炎和天花病毒,这些病毒也许已经被埋葬,也许有可能复原。  相似文献   

19.
沈汉镛 《科学通报》1959,4(7):244-244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于3月6日到8日在北京召开了病毒研究工作座谈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农業科学院、北京大学和南京农学院等單位的代表也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議。会议首先就国际上病毒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国內病毒研究工作情况交换了意见,一致認为病毒研究  相似文献   

20.
病毒的复制     
病毒既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因为它们没有一般的细胞结构,在病毒中没有合成蛋白质外壳所必需的核糖体,所以病毒只能寄生在动物、植物和细菌的细胞内繁殖,它能使宿主细胞的结构转而合成它自身新的病毒物质.在宿主细胞中病毒以复制进行繁殖,对病毒的复制过程的几个阶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