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王健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4):17-19
建筑物的改造与加固是一项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设计方案制定前要重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主要的加固措施是用高强度的材料与被加固的物体紧密连接以提高被加固体的强度,常见的方法有加大截面法、植筋法或碳纤维布粘贴加固法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学校住宅搂接建加固改造过程的介绍,提出接建纠偏和抗震加固设计思想及施工时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已经成为了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汽车数量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承载的运输量不断增加,公路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高强度的符合之下,要想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就需要对其施工进行加固和改造。同时,路桥作为整个公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路桥施工经验,对公路路桥中施工中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公路路桥的加固和改造的技术要点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轻钢结构在住宅居室扩大改造加固中的应用,简要介绍轻钢结构的构成及特点,对它在住宅居室扩大改造加固中的优势及应用进行阐述,并探讨轻钢结构改造加固设计施工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常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4,(17)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既有建筑的改造已经成了工程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项目,它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解决了人们对既有建筑性能提升的需要,但加固改造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上均有诸多问题存在,无论是加固改造设计和施工都没有形成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制度。本文中笔者对加固改造设计和施工的主要工序及方法进行了研究,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怎样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加固改造设计和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陈会强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1,(16):62-62
旧建筑加固改造的技术相比新建项目在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上海申都大厦结构加固应用实例,对已建建筑进行结构加固,实现了改造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通过公路养护实践经验,以赵家窑桥为例介绍了双曲拱桥加固改造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粘贴钢板补强拱肋、增设拱肋间横系梁以增加桥梁整体刚度,对双曲拱桥既有拱波、腹拱及拱脚等应力集中、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进行覆盖,此方案施工简便、工艺成熟,不破坏原有结构物,加固工期较短,经济合理,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通过对赵家窑桥的成功提载,为同类桥梁加固改造的设计与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对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抗震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得出一种在进行抗震计算时同时考虑构造要求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抗震要求的承载力条件和不考虑抗震要求的承载力条件以及最小配筋率、纵筋的最小直径和根数、梁端部上下纵筋面积之比等,得出的计算结果满足构造要求,又避免了在采用常用计算方法时存在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不完全一致,计算过程粗糙,配筋结果偏大或者需反复计算的缺点,使梁的配筋设计步骤简化,配筋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建筑材料、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可能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事故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预防该类工程事故、保证工程质量等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底层大空间高位转换高层建筑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座底层大空间、采用高位厚板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高层建筑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分析研究了该结构的抗震性能.按1:30 缩比设计制作了底层大空间高层建筑模型,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在1个场地波和2个天然波激励下的地震反应特征.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的抗震性能基本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结构的转换层、剪力墙厚度发生变化及钢管混凝土柱转变为混凝土柱的36层附近是抗震薄弱部位,在抗震设计中应该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4.
徐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2(3):283-287
以10号线隧道工程端头井盾构进出洞口土体加固为背景,通过对不同加固方案:深层水泥土搅拌法(二轴搅拌桩机、三轴搅拌桩机)、高压旋喷桩(两重管、三重管)、SMW工法、冷冻法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各个加固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从中选择最适合该项目的加固方案.在分析对比的过程中,着重说明在追求加固效果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对于不同工程情况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数值方法,可以模拟旧实用堰拆除时的应力释放和内力重分布,对旧闸改造加固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仿真计算,求出各施工阶段的地基反力以及结构的位移、应力和内力。 相似文献
16.
某厂房内部新增设备的基础与原有基础部分重叠.为了实施对原有基础局部切除,分析比较了多种可行方案,最终采用基底板桩卸荷和外包基础加强处理的方法.设计计算时,对传统的朗金土压力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进行了合理的简化.施工过程中,严格监控沉降和位移,确保了施工安全,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大纵向钢筋间距时,提高横向钢筋配筋率对短肢剪力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纵向钢筋的间距过大时,裂缝在暗柱区域和中间区域交接处会出现转折;当横向钢筋配筋率增加时,腹部裂缝分布趋向合理,但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不多,试件水平位移和位移延性有少量增加;试验的滞回曲线有明显的"捏缩"现象,说明此配筋形式的短肢剪力墙耗能性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19.
分别采用等面积法和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设计方法对内径1 000mm的圆筒开100~500mm圆孔在1~6MPa的情况下进行了分析。应力分析设计中,分别采用了传统的Path1和标准推荐的Path2进行了应力评定。分析结果表明,Path1的分析结果较Path2偏于保守。根据Path2的分析结果,补强圈补强适用于6MPa以下的压力,且在内压较小时,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横肋间距增大对630 MPa级高强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锚固性能的影响,文中采用梁式粘结试验方法,对42根标准外形钢筋和横肋间距增大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锚固长度等因素对两类钢筋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横肋间距增大的630 MPa级高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不低于标准外形高强钢筋,两类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随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锚固长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横肋间距增大对630 MPa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