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体的脆性——一把深入了解玻璃态物质的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丽娜  边秀房 《科学通报》2003,48(23):2393-2401
“液体的脆性”概念的提出不到20年的时间, 已成为玻璃态物质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它利用玻璃转变温度约化温度轴的办法, 使具有不同动力学性质的玻璃形成体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比较. 为阐明液体的脆性在研究玻璃转变过程、结构弛豫现象及过冷态结构中的重要意义, 综合评述了液体的脆性在凝聚态物质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相关性、势能图谱、非指数弛豫过程、微观理论模型以及中程有序等研究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过冷液体在转变为玻璃的过程中, 有多种弛豫行为发生, 诸如α弛豫、慢β弛豫和快β弛豫等. 传统的玻璃转变理论以α弛豫作为研究玻璃本质的基础. 然而, 近年来有关慢β弛豫的研究表明, 慢β弛豫行为与α弛豫的性质密切相关, 其性质决定了α弛豫的特点, 是玻璃转变行为更微观层次的诱导和基础. 为阐明慢β弛豫在研究玻璃转变过程以及过冷态结构的重要意义, 综合评述了慢β弛豫在与α弛豫的相关性、慢β弛豫和α弛豫的接合方式、势能图景、过剩翅以及热力学唯象模型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并指出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贺贤土 《科学通报》1984,29(3):141-141
一、前言在高温完全电离非平衡动力学系统的弛豫过程中,光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电子相互作用几乎支配着整个系统的发展过程,因此,仔细地研究弛豫过程中光子的行为及其在趋向平衡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但是,要精确研究这种过程,需要求解相对论多群非线性积分-微分方程,工作量较大。为了简化问题,Cooper曾于1971年展开散射积分为Fokker-Planck(以下简称为F-P)形式,进行了数值研究。可是,精确计算光子康普顿散射能量变化的相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距离变换方法在三维数字岩心中应用时,搜索方向多、计算数据量大、耗费时间多、占用内存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拓扑学理论中空间邻居关系的新的距离化搜索算法.根据岩石内部孔隙结构与二维平面欧式距离求解方法,引入一个三维空间距离游标进行辅助计算.相比现有方法,新的算法简化了邻居域欧式距离值的比较规则,避免了复杂的欧式距离结构体带来的大量运算,且算法复杂度低,可以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文详细叙述了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并将该方法推广到具有缝洞特征碳酸盐岩数字岩心的孔隙空间分割工作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高效,对于油气藏孔隙级微观描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曾锡之 《科学通报》1986,31(6):419-419
在惰性气体中自旋极化的碱金属原子的自旋弛豫过程由下列三种机理所支配:两体碰撞、向样品泡壁的扩散和三体碰撞的范德瓦尔斯分子的形成。1972年,Bouchiat和她的同事们指出在重惰性气体中的碱原子的自旋弛豫主要地由范德瓦尔斯分子中的自旋相互作用所决定。还确定了范德瓦尔斯分子RbAr、RbRr和RbXe的一些参数。碱原子的电子自旋极化  相似文献   

6.
皮飞鹏 《科学通报》1995,40(1):30-30
飞秒泵浦探测技术通过研究超导体中光激发的非平衡载流子的瞬态弛豫过程,可以直接测量BCS理论中的电声耦合常数λ.人们已经用这种技术对常规的金属超导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获得了常规超导体中非平衡载流子的弛豫动力学和电声相互作用的信息.高温氧化物超导体问世以来,其超导电性的微观机制仍不甚清楚.最近,对高T_c氧化物超导体的飞秒瞬态谱的研究已经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但是,这些结果并未揭示高T_c超导体中电  相似文献   

7.
姜立红  王黎明  岳勇  杜有如 《科学通报》1997,42(19):2060-2062
目前在强化采油工艺中使用复合驱替液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因为它能改变多孔岩石中地下水、油和岩石中微细孔道表面间的界面性质,从而达到最大的驱替效果.这种复合驱替液包含着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的高聚物.表面活性物在水溶液中有自发聚集的性质,在驱油过程中可产生油-水间的超低界面张力(IFT),从而提高驱替效果.核磁共振(NMR)技术可以同时测量多组分体系中的不同种类的分子在溶液中的Brown运动的信息(即自扩散系数),从而得到聚集体的大小和聚集过程的信息,这对研究超低IFT的产生过程,从而有目的的改进工艺、提高驱油效率、降低成本有很大意义.传统的用NMR测量自扩散系数的方法是用梯度场-自旋回波(PGSE)的方法,由于自旋回波存在以下几个缺点:(ⅰ)由于脉冲期间磁化强度矢量在横向演化,所以自旋弛豫是依赖T_2弛豫过程.(ⅱ)当自旋耦合存在时,回波将受到J-耦合的调制,使谱图发生畸变.(ⅲ)引进第一个梯度脉冲之时会产生涡流,从而使  相似文献   

8.
张延忠 《科学通报》1984,29(14):890-890
非晶软磁合金的应用前景与其热稳定性有密切关系。热稳定性与结构弛豫及晶化行为有直接联系,这些过程的激活能大,就表明热稳定性好,因此,给出一些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非晶软磁合金的晶化过程的激活能数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Davidson和Herrero的一个算子分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怀杰 《科学通报》1987,32(21):1676-1676
算子理论中,对一般巴拿赫空间上的黎斯算子是否可以West分解、即分解为一个紧算子和一个拟幂零算子的和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最近,Davidson和Herrero在  相似文献   

10.
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对连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lata (Lamb) Hook)人工林中采伐剩余树桩的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 根据Olson的分解模型, 计算出连栽杉木纯林中树桩的分解速率为0.02695, 树桩在分解过程中的前2年是一个氮素增加积累过程, 当杉木树桩的C/N在463.2 ± 27.3时开始净氮释放. 树桩磷含量的变化与氮变化模式相类似, 但钾的表现不同, 钾的含量在树桩分解过程中一直是单调降低. 利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结合魔角旋转(MAS)和交叉极化(CP)技术, 研究了杉木树桩的腐殖化过程及碳结构的变化. 树桩中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多糖碳和乙缩醛被首先分解, 而由蜡质和表皮素等化合物组成的烷基碳, 由酚类、木质素、单宁和石蜡等化合物组成的芳香族碳, 及由酯、有机酸、酮和醛等化合物组成的羧基碳的分解速度较多糖碳和乙缩醛慢.  相似文献   

11.
金属表面增强荧光现象,即表面等离激元与荧光分子、原子、量子点等发光体系的相互作用,是许多应用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近年来该领域在实验和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表明,金属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不仅能够增强分子的激发过程,也能强烈地调制分子荧光的发射过程,如影响发光的量子效率、弛豫寿命和发射方向等.通过设计微纳金属结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可以有效地改变分子所处的介电局域电磁场环境,进而影响和调控荧光分子的自发辐射过程.实验研究从初始的集体平均性观测,目前已经发展至单纳米结构和单分子水平,从而克服了传统测量中的平均效应,并做到实验测量和理论模拟的有机结合,对揭示单个纳米颗粒层次上的光物理基本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近期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荧光相关的重要研究进展,具体为表面增强荧光的发光强度、光发射角分布、荧光光谱、荧光弛豫寿命及偏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顺磁溶液中的核磁弛豫研究国内报道甚少,本期刊载《顺磁溶液中的核磁弛豫》一文,以飨读者。凡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高等学校的教师、研究生和大学生谅都能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3.
肖立志 《科学通报》1994,39(17):1630-1630
本文报道利用岩心中饱和流体的核磁共振(NMR)自旋密度(D)、纵向弛豫时间(T_1)加权、以及横向弛豫时间(T_2)加权三种微成像相结合区分储油岩石中的大孔和微孔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实验在Bruker MSL-400超导NMR谱仪微成像附件上完成,样品为用盐水饱和的天然岩心,其外形是直径13mm,长度28mm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亚纯函数F(z)称为复合的,是指它可以分解为其中f为非线性的亚纯函数,g为非线性的整函数(当f为有理函数时,g可以为亚纯函数)。此时(1)称为函数F的一个非平凡分解,f和g分别  相似文献   

15.
胡皆汉 《科学通报》1991,36(10):752-752
研究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与配位体的配位络合是当今生物无机络合研究的一个热点。迄今为止,应用NMR方法研究溶液中金属离子的配位络合只有三种,即测量NMR化学位移变化、测量T_1值与测量顺磁弛豫谱线增宽的方法。在这三种方法中,对研究配位最简单、直观与明显的方法就是顺磁弛豫谱线增宽的方法。但这方法的弱点是适应范围较窄,仅限于一些顺磁金属离子。对非顺磁金属离子的络合研究,这种弛豫增宽法由于这种金属离子缺乏  相似文献   

16.
肖立志 《科学通报》1993,38(16):1535-1535
本文首次报道岩心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特征实验结果。谱线增宽是核磁共振(NMR)岩心分析的障碍之一,它使得相近化学位移的谱峰发生重叠,甚至无法分解,影响了确定岩心中油水饱和度及进行原油组分分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求解天气预报方程组的分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存 《科学通报》1980,25(18):842-842
一、引言将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为两个或多个较简单的过程而逐个计算,然后再叠加或综合,这就是所谓“分解算法”.这种方法可使计算逻辑简化,又可大大节省计算时间.以天气预报中的正压原始方程为例,记x≡(x_1,x_2,……)为空间坐标,t为时间,这时预报问题为求解下列初值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普适弛豫不同于理想的Debye弛豫,但是具有一般介质所具有的弛豫规律、Ngai首先假设并为大量实验结果证实:时域普适弛豫函数φ(t)可用如下的关系来描述 e~-(?) t相似文献   

19.
汤正诠 《科学通报》1991,36(1):38-38
处于玻璃转变范围内的玻璃的某些性质会随保温时间发生变化,并逐渐趋于平衡值。这种弛豫型的变化被认为是玻璃某些原子或分子局部重排的结果,并被称为玻璃的结构弛豫。由于结构弛豫,玻璃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其热历史。 晶格缺陷理论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有可能利用这方面的成就来解释玻璃的结构弛豫。但是至今证明缺陷(空位)存在的实验在本质上差不多都是间接的,甚至如何定义玻璃中的缺  相似文献   

20.
宇宙始末     
《大自然探索》2005,(4):32-33
大爆炸阶段 在大爆炸发生10^-32秒后,宇宙诞生了。可以说,正是这次大爆炸产生了空间和时间,也造就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和能量。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次十分突然的大爆炸,至今是一个谜。天文学家相信,这场大爆炸与一种被称为“膨胀”的过程有关.在此过程中,存在于太空真空中的一种特殊的能量突然间发生了运动。直到这种能量转变成我们更熟悉的物质和能量形式之后.这一膨胀过程才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