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哲学思想常常通过作家艺术视野化用于文学作品之中,《白鹿原》塑造的文学形象反映了关中地域传统文化及融入其中的中国哲学理性精神,小说人物以对理性精神的坚守与背离来演绎人生的悲喜剧,折射出中国革命的必然性。白家几经波折而复兴象征着以白嘉轩为代表的理性精神的胜利,鹿家走向衰落象征着以鹿子霖为代表的非理性价值观的失败。文章基于哲学的视角看文学,从四个方面分析《白鹿原》人物性格中蕴含的中国哲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BCI-代数X的p-半单部分SP(X)作成理想的几个充要条件.即SP(X)是X的理想当且仅当如下条件之一成立:a∈SP(X),右乘映射ar是单射;a∈SP(X),ar在P(X)上的限制是单射;X是P(X)与SP(X)的直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诗词创作的具体分析与归纳,以形象对立、语言特征、情感色彩三个方面概括了《红楼梦》诗词创作性格化的基本特征.指出《红楼梦》中的诗词区别于《红》以前任何一部小说中的诗词,它是构成《红楼梦》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作者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传统诗词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林庆彰是台湾著名的经学史家,他的《诗经》研究在海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从(一)对《诗经》文献学的贡献;(二)《诗经》研究的拓展;(三)主要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评述,着重揭示其研究特色(一)文献整理与学科拓展相结合,从而使其研究建筑在坚固的基础之上;(二)《诗经》学史上“大家”的研究与“小家”的研究相结合,从而理清《诗经》学史上的发展脉胳;(三)传统的学科研究方法与当代学科研究新方法的结合,从而使其研究具有当代性与前沿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于黄土坡塬上的精神哲学─—“白鹿精魂”──及其理想人格范型的解读,从一个侧面论述了回归传统是《白鹿原》的文化本性。文章指出,《白鹿原》并没有提供富有现代人文价值的文化观念,并没有最大可能地开掘人物灵魂的深度,它的成功在于以貌似丰厚沉静的鲁钝品性回应了90年代文化民族主义的主潮。回归传统既成就了它,也埋葬了它。从这一角度而言,《白鹿原》无疑是一部资质平庸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李艳婷 《创新科技》2014,(12):121-122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从清末到解放初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变迁。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福祸相依”的人物因果命运,生命玄学神秘不可解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普希金的长诗《茨冈》与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歌萨克》均塑造了阿乐哥,奥列宁这样的上流社会叛逆者形象,两个都具有追求,反叛而最终失落的同质基因,但阿乐哥的亢奋性与奥列宁的内省性又使他们大异其趣。《茨冈》与《歌萨克》均是普希金、托尔斯泰的早期代表作,也是他们早期思想探索的结晶,两部作品均体现了上大师思想探索中的清醒与迷惘。  相似文献   

8.
《白鹿原》,一部深沉、虔诚的民族心灵的密史,曾轰动文坛内外。作者陈忠实对性问题大胆的艺术处理,无疑是促成轰动效应的一大因素。对此,读者见解仁智不一。《白鹿原》被大量读者解读成了“黄色小说”,一度成为地摊书中的“禁书”抢手货。报载,《白鹿原》被宣传主管部门列为电视剧禁拍作品。若此,田小娥当为“罪魁祸首”。田小娥,一个穷秀才的姣好女子,只因家穷被迫嫁给一个七十多岁的武举人(满可以做她爷爷),成为性虐待的工具。对这种强加于她的性剥夺,她理所当然地进行反剥夺,她对黑娃挑逗与真心相爱,完全是苦难人生中的生…  相似文献   

9.
关于《玄怪录》的成书年代,由于涉及到唐代小说与进全行卷的关系等而成为研究者注目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成书于元和以前(即牛僧儒应举做官以前),另一种意见认为成书于牛比晚年(大和以后).两种意见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依据:一是作品本身所提供的证据;二是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晃公武《郡斋读书志》的有关记载;三是托名唐人韦;李德裕所撰的《周秦行纪》、《周秦行记论》所提供的一些线索。本文试就以上三个方面对两种意见的得失略作剖析,并补充一些自己的看法.汪辟疆《唐人小说》关于《…  相似文献   

10.
记M(n)为模。棋盘上互不攻击的皇后的最大个数。在本文中,我们证明了当gcd(n,6)=1时,M(n)=n;当gcd(n,12)=2时,M(n)=n-1;当ged(n,12)=3,4,6,12时,M(n)-n-2。最后,给出了M(n)=n的三个等价命题。  相似文献   

11.
《第四十一》主要反映了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生活,围绕红白两军的交锋,再现了战争中的爱情悲剧。围绕情感与理智冲突的主旋律,通过对作品内容与艺术的分析,从三方面论证:(一)从战争与爱情的冲突来表现“人性”的复苏;(二)色彩冲突的象征意义;(三)伊甸园式环境的营造。三个论点各自所蕴含的冲突是服务于情感与理智冲突这个中心的,它们在相互交织中凸现出独特的人性的魅力以及巨大的情感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2.
日前,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揭晓,共有三部科技史著作获得这一奖项,它们是:席泽宗院士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获得二等奖;周魁一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获三等奖;田淼撰写的《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获得提名奖。此外,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故院士吴汝康任第一主编的古人类研究成果《南京直立人》也获得了三等奖。  相似文献   

13.
用自洽的半经验紧束缚方法、定域电荷中性条件和散射理论方法研究了Si—GaP(110)异质结,得到的主要结果是:GaP和Si表面有相似的电子特性;由此构成的界面只显示了弱的相对于相应体的相互作用的微扰;在Si/GaP(110)界面有不同于其他异质结的、由Si-GaP界面态引起的界面势;两个半无限晶体构成的Si一GaP(110)异质结的能带偏移为0.43eV.  相似文献   

14.
通读《发展伦理初探》,深深地感受到了发展伦理之魅力,特别是其中的四个方面:(一)发展成了“问题”;(二)发展伦理的出场;(三)发展伦理的基本问题;(四)发展为了什么。发展伦理的核心是人,要使“我”成为一个“和谐的人”,现代人格塑造是发展伦理视阈必然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实践本质为主题,深入地论述了九个哲学观点:(1)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2)实践导致异化又克服异化;(3)实践最终促使人趋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自然界既是人生存的基础又是人作用的对象;(5)人在社会性的劳动中创造历史;(6)实践也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的活动;(7)实践的本质力量必然酿成(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相统一的)现实的人道主义;(8)哲学辩证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践辩证法;(9)实践哲学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是一位善于赋予地理位置和特定空间以特别意义的作家。在《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等小说中,她借助想象性的描述,使印度支那的中国都城——堤岸蕴含特定的文化意蕴。在异域地理景观和空间化的情境中,建构出一个体现文化差异性或对立性的“他者化”中国形象。她笔下的中国形象,是想象和现实掺半的虚构物。在中国形象身上,投射了作者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内心深处的情感欲望、复杂隐晦的心理动机以及更深层的焦虑及文化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7.
《白鹿原》书中的人名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文化网络图,随意点击,我们会发现,《白鹿原》里的主要人物命名文化内涵很深,他们不仅仅是人名的代码,更是一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反映。欣赏她,我们可从多层面、多角度体味陈忠实的人文心理、文化观念、生活理想、道德准则以及《白鹿原》的丰厚意蕴。  相似文献   

18.
《九章算术》的校勘工作既非常重要,又相当困难,堪称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郭书春的这部《汇校(九章算术)》(增补版),可以说是继清人戴震和令人钱宝琮之后对《九章算术》进行校勘和整理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成果,是当前阅读和研究《九章算术》所能依据的最好的本子。该书有三个主要特点:(1)版本搜罗之全;(2)考订用力之勤;(3)创见新意之多。但此书也有一些不足和可议之处,如对宋本的文字有过于偏执之嫌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一书中存在存在的三个问题;(1)三个定理证明中的错误,(2)条件分布函数定义中的不定式的概念,(3)最大似然估计的基本思想,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20.
论1926年西安反围城斗争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西安反围城斗争在国民革命时期的重要地位:(一)牵制了10万之众的北洋军阀部队,打破了吴佩孚的战略企图,直接支持与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二)保卫了冯玉祥国民联军的西北根据地,使国民联军得以进军陕西、东出潼关、与北伐军会师中原;(三)促进了北方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推动了陕西地区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文章呼吁史学界重视并加强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