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深入学习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学习与贯彻《决议》精神,贵在联系实际,这里,着重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体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所创造的成果。总的来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体上分为两个方面: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体育、卫生、图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最新理论成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整体把握和谐社会,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点,以创新精神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实践检验标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也是吸引亿万人民群众参与改造环境,转变风气和建设文明生活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因此,搞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搞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粗浅的探讨,以期有助于今后更好地抓好这项活动,促进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一、充分认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特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它首先要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原则、方针…  相似文献   

4.
建设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担负起为各种经济、社会环境、各种文化水平、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且与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状况及价值秉赋相一致的现代文化形式,以推动社会主义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不但要实现人民的物质富足,也要实现人民的精神富有。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为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前提条件。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既可能以个体的精神面貌呈现,也可能表现为社会的文明状态,甚至还表现为国家层面的价值体系。如果说中国式现代化在路径上可以有人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现代化,那么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发力,以促进“物”的全面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来源于物质生产生活,生发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原理,升华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定位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于物质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民族文化的力量之源、党的执政之基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新时代推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共识、团结统一,不断推动人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和充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大报告,重申了我们党在大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且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提高到战略的地位,这就必将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奋斗。 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它有着广泛的内容,既包括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两大方面,又包括个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相似文献   

9.
加强道德规范明确行为准则——论图书馆职业道德曾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各行各业特别是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窗口行业,都要根据自身特点,对职工普遍进行职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它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同步发展。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群众观,科学地概括和提出了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问题。对此,本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重要客观基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大多数是我们看问题的基本原则,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等五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首要的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不断提高新闻出版工作者的责任感,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一切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出发,从稳定全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与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两者的关系。一、弘扬主旋律,唱好正气歌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  相似文献   

1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一件大事.从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之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坚定的思想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特别是这些年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我国人民精神面貌的革新,起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但是和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不少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伟大号召。我们的历史使命,是要在本世纪内努力争取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它们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落脚点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是落实社会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师范院校要成为素质教育的楷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人既是精神文明的体现者,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所以,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这里所讲的人,既包括广大工人、农民、劳动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又包括成千上万居于各级领导岗位上引导、带领群众前进的领导者.本文从群众与领导的角度论述群众文明与领导文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应有地位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对于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潮中,有些人对建设两个文明却有不全面的看法:如有人认为,当前全党中心任务是建设物质文明,没有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也白搭,因而精神文明建设根本排不上号。还有人认为,物质文明搞好了,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就会好起来,因而不去搞精神文明建设。更有少数人,分不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本质区别,因而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物质文明发达,而且精神文明也比社会主义高。这实际提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以及怎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无数共产党人为之上下求索的根本目标。作为高校图书馆及图书馆人面对这庄严而紧迫的神圣任务,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重要窗口的作用,现代信息搜集和传递集散地的功能,为社会开展咨询活动的有利环节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服务部门的职责,尽心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饶波 《科技信息》2010,(8):I0388-I0388
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是做基层群众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既要尊重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更要尊重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相互关系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伦理思想上的一大贡献,是我们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进一步成熟的表现。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遵循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社会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