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形,应用弹塑性大变形理论与有限差分理论,对哈尔滨地区桩-锚支护形式下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开挖深度、锚杆层数、建筑物距离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量化范围。结果表明,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量与沉降范围随锚杆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建筑物的存在不仅增大了地表的沉降量,而且使基坑周围地表的最大沉降区向基坑方向移动;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小于1.0倍基坑设计开挖深度时,建筑物距离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较明显;基坑开挖对周边地表的影响范围基本在与基坑边缘相距1.5倍基坑设计开挖深度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层移动对于周围的地下管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于这方面的理论或试验研究的内容多以考虑个别因素为主,比如说偏重于损伤规律分析以及试验验证,缺乏多因素下地下管线变形损伤的影响因子综合评判分析研究。该文采用正交试验法科学的综合考虑了基坑开挖对地下管道变形所涉及的管线埋深、管线与基坑的水平距离、地下水深度、管线材质和管线直径,从而可以更加准确有效的评估基坑开挖对管道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南宁某复杂周边建筑物环境的地铁异型深基坑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仿真模拟基坑动态开挖过程,对比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结果,得到异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变形沉降、围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和周边管线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基坑边中部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和地表沉降值都显著大于基坑边角处的,呈现出明显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当基坑开挖第3(粉土)、第4层土(圆砾)时移动大楼和七天酒店的建筑物沉降量分别占总的沉降量的68.8%、82.3%,说明第3、第4层土的开挖对建筑物影响最大;开挖第4层土时,地表沉降典型测点的实测和计算值的沉降量分别占总沉降量的62.9%、58.5%,表明在该基坑开挖中,圆砾层土层相比较于其他土层更为敏感,对基坑周边环境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张久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4):4109-4113
建筑群内深基坑开挖造成的地表沉降问题是当前基坑计算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因子变化法,利用FLAC3D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坑外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参数灵敏度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基坑周围建筑物的布置特征、建筑高度和建筑与基坑的距离对基坑外土体的沉降量影响较大,建筑的不均匀分布将增加基坑及周围沉降值;建筑物高度相同时,距离与沉降量成反比关系;当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缘距离相同,建筑物的高度与基坑周围土体沉降量成正比关系;建筑物的高度比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缘的距离对基坑周围土体沉降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深基坑开挖对邻近不同基础型式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行为的基础上,研究条形基础、箱型基础及桩基础的多层建筑物在与基坑不同距离条件下,其总沉降量、差异沉降量及角变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条形基础建筑物的最大沉降量随着与基坑距离增大而降低,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则随着与基坑的距离增大而增加。当围护墙与建筑物外墙水平距离d=0.8H_e(H_e为基坑开挖深度)时差异沉降和角变量达到峰值;箱型基础建筑物在距离基坑0.3H_e时沉降量最大,差异沉降和角变量随远离基坑而增加并在d=0.8H_e时达到峰值;且比条形基础时的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峰值分别高出17.2%和16.9%;桩基础建筑物最大沉降量随着远离基坑而逐渐减小,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峰值均在d=0.3H_e时出现;对于最大差异沉降,箱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础;对于角变量,则是箱型基础桩基础条形基础。总体来看,相同条件下箱形基础建筑物受基坑开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深基坑开挖对邻近不同基础型式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行为的基础上,研究条形基础、箱型基础及桩基础的多层建筑物在与基坑不同距离条件下,其总沉降量、差异沉降量及角变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条形基础建筑物的最大沉降量随着与基坑距离增大而降低,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则随着与基坑的距离增大而增加,当围护墙与建筑物外墙水平距离d = 0.8He(He:基坑开挖深度))时差异沉降和角变量达到峰值;箱型基础建筑物在距离基坑0.3He时沉降量最大,差异沉降和角变量随远离基坑而增加并在d=0.8He时达到峰值,且比条形基础时的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峰值分别高出17.2%和16.9%;桩基础建筑物最大沉降量随着远离基坑而逐渐减小,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峰值均在d = 0.3He时出现;对于最大差异沉降,箱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础,对于角变量,则是箱型基础>桩基础>条形基础,总体来看,相同条件下箱形基础建筑物受基坑开挖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地铁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造成建筑物产生沉降的不同因素,为类似地铁深基坑工程与对建筑物的保护提供可靠指导.方法以岩土数字软件MIDAS GTS NX为基础,结合沈阳地铁十号线北大营街站深基坑工程,建立土体与基坑围护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整体计算模型,并将数值模拟值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检验模型的适用性;根据模型分析有哪些因素在基坑开挖时对建筑物变形有影响.结果距基坑边缘距离以及围护桩埋深度对建筑物沉降有较大影响,建筑物边缘距基坑边缘的距离为6 m时,基坑较为安全;基坑围护桩埋入土深度为1.5倍的基坑开挖深度时,可以较好地抑制相邻建筑的变形,超过这个临界点时抑制作用明显减小.结论当类似工程如果建筑物距离基坑小于6 m时,可以提前采取一些加固措施,如设置隔断墙,在开挖前采取提高围护桩入土深度来减小基坑支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变形.  相似文献   

8.
基坑开挖引起的近邻建筑物沉降变形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现有的计算理论很难考虑这种多因素的耦合作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大型工程软件FLAC-2D对土钉墙支护形式下基坑开挖引起的近邻建筑物沉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基坑开挖深度较小时,建筑物的绝对沉降量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接近线性增加,并受建筑物层数的影响较大;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量随建筑物距基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建筑物的倾斜方向随建筑物与基坑距离的增加由背离基坑方向转变为朝向基坑方向等。  相似文献   

9.
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现有的计算理论很难对此作出全面、正确的解释.采用工程软件FLAC-2D对北京地区桩-锚支护形式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建筑物沉降问题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锚杆层数、开挖深度等因素对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影响的一些规律: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小于1.5H时,建筑物的沉降量受锚杆层数的影响较大,并随锚杆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大于1.5H时,建筑物的沉降量受锚杆层数的影响不大.建筑物的沉降量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临界开挖深度时,建筑物沉降位移的变化率比较小,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临界开挖深度时,建筑物沉降位移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南京河西地区复杂环境中软土深基坑开挖与施工过程,基坑变形和地面沉降等规律,以南京河西南部地区某基坑工程为实例,在整个基坑施工过程进行了现场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管线沉降、周边道路沉降、支撑立柱沉降、支撑轴力变化各测点进行筛选,最后对所选监测数据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深基坑开挖对近邻既有独立基础变形的影响问题,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包括基坑、土体、独立基础在内的整体模型,分析基坑开挖深度、建筑物与基坑间距、连续墙厚度及嵌固深度等因素对基坑近邻独立基础沉降量与水平位移的影响。分析表明:开挖深度对基础沉降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其对基础水平位移的影响程度。建筑物与基坑间距对基础沉降的影响远大于对水平位移的影响,当间距大于1.0H时,对基础沉降基本没有影响。连续墙厚度对独立基础水平位移的影响较大,对沉降的影响较小。增加连续墙的嵌固深度对临近独立基础沉降与水平位移的影响程度较接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地铁换乘站基坑开挖顺序对基坑阳角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基于昆明地铁文化宫站基坑实测数据,进行了FLAC3D数值仿真。对比深浅区域不同开挖顺序下建筑物沉降及围护墙体变形情况,发现靠近先开挖区域的建筑物沉降测点和墙体变形比后开挖区域的对应变形要大;与先后开挖区域距离相近的建筑物测点,其沉降受开挖顺序影响较小;位于基坑阳角的建筑物的沉降基本上都发生在最初的两个开挖步骤,且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主要与浅层土体的开挖时间有关。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基坑附件建筑物的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典型"土岩二元结构地层"深基坑的特点,选取青岛地铁李村站的吊脚桩深基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计算,并结合大量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吊脚桩深基坑围护结构及土体的变形规律展开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土岩二元结构"地层深基坑具有和土质基坑或岩质基坑显著不同的特点;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结构的侧移逐渐增大,最终的侧移形态为上部小、中下部大的"花瓶形";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开挖深度小于2 m时,地表沉降表现为"三角形"模式;随着开挖深度增加至6 m,沉降模式由"三角形"转变为"凹槽型",此后沉降形态保持为"凹槽型"不变。基坑深层土体沉降曲线性状与地面沉降相似,但沉降的影响范围随着深度的增大有所减小,土岩界面以下地层受上覆土层开挖卸荷而产生的回弹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土岩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的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以南京地铁一号线北延工程二桥公园站车站基坑为工程依托,基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管线沉降变形分析,并使用PLAXIS 3D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管线与基坑间距、管线埋深等因素对管线变形的影响规律,并定...  相似文献   

15.
深基坑回弹的空间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深基坑回弹空间效应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该模型模拟了深基坑分步开挖过程和支撑方式的变化,土体采用修正剑桥模型.同时定量地分析了基坑形状、基坑开挖面积以及开挖深度等因素对基坑开挖回弹量的影响.所提出的回弹计算方法可以为工程师有效地预估深基坑工程中不同基坑形状、不同开挖面积和深度的回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科学》2016,(8):1257-1264
基坑开挖对邻近已有建筑或建筑基础存在较大的影响和潜在的威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应用大型三维Midas/GTS有限元计算程序对西安某基坑开挖工程进行数值模拟,从基坑开挖深度、开挖距离和开挖坡度对临近建筑桩基影响的力学效应和变形特征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基础沉降量不断增加.随着基坑与基础间距的增加,基础沉降量远大于水平位移的变形量.随着基坑开挖坡度的变化,群桩位移,变形并未出现陡增或骤降.  相似文献   

17.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苏州某大型基坑工程的监测资料及相关施工资料,研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建(构)筑、地下管线的沉降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周边环境的沉降变化与基坑开挖深度的变化呈一致变化关系;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漏水漏砂现场极有可能导致周边管线的变形,增大管线的变形曲率,威胁基坑周边管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辽宁省阜新市鑫亚国际酒店基坑开挖难度大,基坑周边沉降量较难控制的问题,对其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四周地表进行沉降监测,并利用数值分析软件ADINA模拟四种不同开挖方式,把两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结果与软件模拟结果相差不大,4种开挖方式中,先中间后四周的开挖方法,沉降量较小,说明该工程采用的开挖方法,较为合理.比较不同开挖顺序对基坑沉降的影响,可以为今后深基坑工程选取合理的开挖顺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时空效应的深基坑工程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基坑开挖的"时空效应"为根据,对上海市陶家宅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监测项目在不同施工阶段、不同空间位置的变形规律进行讨论,重点分析了基坑自身变形及周边环境的变形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与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各监测项目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阶段,底板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变形;基坑的空间效应影响程度沿远离坑角方向衰减,且基坑长深比越大,空间效应表现得越明显;围护结构最大侧移及最大侧移出现的深度均随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沿远离坑壁方向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三角形变化趋势;基坑周边地表沉降与管线沉降规律大体相同,但在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20.
结合常州地铁1号线某地铁站监测数据,分析该地铁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总体呈凹槽形,可近似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地表沉降最大值距离地下连续墙约0.5 H(H为基坑开挖深度);地面隆起出现在距离基坑断面较远处;基坑变形具有明显的时空效应;基坑最大沉降监测点历程曲线可以用函数进行拟合.研究成果可用于常州地区地铁站深基坑稳定性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