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3.0T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参数对外周带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超声引导穿刺病理证实的51例外周带前列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27例为前列腺癌患者(恶性组)、36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或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良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前列腺常规MRI扫描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IVIM-DW)扫描,IVIM-DWI采用14个b值(b=0、25、50、75、100、150、200、400、600、800、1 000、1 200、1 500、2 000 s/mm~2).GE ADW4.6 Functool后处理软件计算病变组织内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纯水分子扩散系数(D值)、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值)及灌注分数(f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Ca组和BPH组各参数值的差异,对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值,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参数值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PCa组的ADC值、D值及f值均明显低于BPH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D~*值无统计学差异(P=0.581).结论:IVIM的定量参数ADC值、D值对外周带前列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及鉴别价值均较高,以ADC值的诊断效能最优.  相似文献   

2.
针对基于EPI扫描序列的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中存在的涡流失真现象,给出一种基于图像配准的系统性失真矫正方法.矫正过程以非弥散加权图像为参考图像,利用二值蒙版分割图像消除高b值图像脑脊液区域对比度差异影响,在迭代互相关ICC算法基础上结合相邻层的变形参数进行平滑得到系统性配准参数.比较实验表明,结合相邻层信息能减少两两配准带来的矫正误差,得到更好的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判别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可行性.方法:青年志愿者40例(均无腰痛和腰椎部畸形、外伤、手术病史),行腰1(L1)~骶1(S1)椎间盘DWI和DTI扫描,生成表观弥散系数( ADC)和部分各项异性(FA)伪彩图.在腰1/2(L1/2)~腰5/骶1(L5/S1)的各个椎间盘髓核内放置5点感兴趣区( ROI),测量ADC值和FA值.分析并比较腰椎间盘髓核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项异性(FA)值差异.结果:ADC值和FA值在同一椎间盘内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椎间盘平面内的对应区域存在差异(P<0.05);椎间盘平均ADC值与解剖部位相关,腰4/5(L4/5)和L5/S1椎间盘ADC值明显增高(P<0.05);FA值在不同椎间盘平面内的对应区域,随解剖部位位置的降低有升高的趋势,L5/S1椎间盘FA值升高最明显(P<0.05).结论:ADC值和FA值能体现椎间盘水分子弥散能力的变化,量化反映椎间盘退变早期髓核的生化状态.DWI和DTI技术可以对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并有助于理解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检测99 例(男性38 例, 女性61 例)无血缘关系的维吾尔族健康人群的内皮型-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基因第4 内含子数目可变性串联重复序列(4a/b VNTR)多态性, 探讨eNOS 基因4a/b VNTR 多态性在中国维吾尔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 99 例健康维吾尔族人群中, aa 基因型频率为2.02%(4 例), ab 基因型频率为22.22%(22 例), bb 基因型频率为75.76%(75 例)。男女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194, P=0.382, P>0.05)。aa、ab、bb、ab+bb 基因型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不同基因型的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eNOS 基因4a/b VNTR 多态性与国内外各民族群体进行比较, 维吾尔族人群eNOS 基因aa+ab 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河南汉族、中国台湾汉族、北方汉族和巴西黑人(P<0.05, P< 0.01), 明显高于广东汉族(P=0.050)。a、b、c 3 种等位基因进行比较, 维吾尔族与河南汉族、中国台湾汉族、广东汉族、法国人和巴西黑人有显著性差异(P<0.05, P< 0.01)。结果显示, eNOS 基因4a/b VNTR 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y 遗传平衡规律(χ2=0.017, P=0.991, P>0.05), 群体具有代表性。由此得出, 维吾尔族eNOS 基因4a/b VNTR 多态性与国内外的一些民族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探讨乳腺癌DCE-MRI定量参数及IVIM参数在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并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或穿刺活检证实淋巴结是否转移的乳腺癌灶的DCE-MRI及IVIM资料,并将其分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及无转移组,比较分析2组乳腺癌的DCE-MRI定量参数及IVIM参数,以评价其对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K~(trans)值在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转移组的K~(trans)值低于无转移组(P=0.042),K_(ep)及V_e值在2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参数IAUGC、Maxslope值、CE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M值与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DCE-MRI参数及IVIM参数、ADC值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扩散张量成像图像采集技术,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上,使用3种具有不同扩散编码梯度方向数目(NDGD)的序列成像,采用基于感兴趣区和体素的2种方法,在6个部位比较3个序列的扩散系数(〈D〉)、各向异性分数(FA)和扩散张量的本征值.另外,采用具有不同扩散敏感因子b值的序列成像,测量并探讨b值与图像信噪比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感兴趣区水平,所有序列的〈D〉和FA及其标准差没有统计学区别,但张量本征值却有差异.在体素水平,在多数部位21-NDGD和31-NDGD序列的相关系数较高.随着b值增高,信噪比降低.当b值在一定范围内时,表观扩散系数及其标准差有不同的变化.实际中应根据不同的应用(感兴趣区或体素分析以及扩散张量成像测量参数的不同)来选择NDGD,选用b值介于400~1 300 s/mm2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用PC机处理磁共振弥散张量数据示踪三维脑白质纤维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示踪技术进行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方法:对8名健康自愿者进行头部磁共振弥散张量检查,使用弥散加权-回波平面成像序列(重复时间8 000 m s,回波时间80 m s),b值为1 000 s/mm2,25个弥散方向,扫描层厚4 mm,无间隔,矩阵120×120,扫描野24 cm.使用PC机软件分析弥散张量数据并示踪三维脑白质纤维束成像.结果:每例实验对象的三维示踪结果显示连合系、联络系和投射系各种脑白质纤维束的结构和其在三维空间的走行,与解剖学所描述相对比基本一致.结论:使用磁共振弥散张量三维脑白质纤维束示踪可以立体直观地显示各种脑白质纤维束.不仅可以用于解剖学教学,还可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对部分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发展的影响.方法:儿童系统管理中38例接受早期干预的早产儿为干预组(Ⅰ组);43例未接受早期干预的早产儿为对照组(Ⅱ组).结果:Ⅰ、Ⅱ组体重、身高SDS值比较,出生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6、12、24个月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月时MDI、PDI值Ⅰ、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12、24月个各年龄段,Ⅰ组MDI、PDI值明显优于Ⅱ组,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有利于早产儿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 MR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所致肝脏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肝脏穿刺活检确诊的CHB肝纤维化患者47例(其中S1期10例,S2期10例,S3期14例,S4期13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肝硬化患者(S5)14例及健康正常人(S0)10例,进行3.0T 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测量肝脏ADC值并计算其平均值.分析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及其与LF程度、炎症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DC值评估LF程度的能力.结果:LF程度与ADC值呈负性相关(R~2=0.859,P=0.000),组间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F=40.868,P0.001),组内相互比较:S0与S2、S3、S4、S5之间,S1与S2、S3、S4、S5之间,S2与S0、S1、S3、S4、S5之间,S3与S0、S1、S2、S5之间,S4与S0、S1、S2之间,S5与S0、S1、S2、S3之间,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0、S1+S2(轻度LF)、S3+S4(重度LF)、S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15,P0.001),组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ROC曲线显示ADC值预测LF(S≥1,S≥3,S=5)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ADC≤1.229诊断S≥1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8.5%,以ADC≤1.109诊断S≥3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0.2%,以ADC≤1.034诊断S=5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5.7%.结论:无创、简便的DWI检查测量肝脏ADC值,可为临床评估CHB肝纤维化的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 HEPO)对大鼠急性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时效性.方法选取4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治疗1、2、3组,其中正常对照组8只,其余各组均为10只,应用手术显微镜(光照强度为(22 000±1 000)lux)对模型各组造模.模型治疗1、2、3组:分别在光照前4 h、光照后立即、光照后3 d按照5 000 IU/kg腹腔注射r HEPO 1次.模型对照组:光照前后均未给予药物干预.7 d后处死所有大鼠,摘取眼球,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 1)HE染色:正常对照组中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排列整齐,细胞核形态规整,染色均匀.模型对照组中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排列紊乱,有空泡形成,部分断裂;外核层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变薄(P0.05),核间隙加大,部分有碎核现象.模型治疗各组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内、外节排列紊乱,有小空泡形成;外核层较正常对照组有不同程度变薄(P0.05),模型治疗1、2组好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1组优于2组(P0.05),模型治疗3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aspase-3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各组的Caspase-3表达均有所增强(P0.05);模型治疗1、2、3组表达依次增强,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与模型治疗3组表达最强,二者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 r HEPO对视网膜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早期用药效果好,其中光损伤前4 h预用药优于光损伤后立即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NOS3)的第4内含子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eNOS4a/b)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技术对高血压患者(2179人,包括1061名左心室肥厚和1118名左心室非肥厚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812人)进行基因分型,并经测序验证;用a表示含有4个串联重复序列的基因型,用b表示含有5个串联重复序列的基因型.测量所有病例的超声参数.结果:NOS3的eNOS4a/b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a/a、a/b、b/b基因型频率在高血压肥厚、非肥厚患者及正常人群中分布分别为0.7%、12.5%、86.8%;0.5%、10.9%、88.6%和0.6%、12.8%、86.6%.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9%、6.0%和7.0%,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3.1%、94.0%和93.1%.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携带不同基因型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超声参数均无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认为NOS3的eNOS4a/b并不增加高血压继发左心室肥厚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或丙泊酚诱导后补注对插管期心血管的稳定作用.方法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227例,ASA分级Ⅰ~Ⅱ级,麻醉诱导后SBP下降<30%者187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63例,B,C组各62例.用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注射诱导,2 min后A组直接气管插管,B,C组分别补注瑞芬太尼0.2μg/kg和丙泊酚诱导剂量的1/5,随后行气管插管,观察并测量三组气管插管完成时即刻(T1)、3 min(T2)、5 min(T3)的HR,SBP,DBP,并计算RPP;比较3组插管后4项指标的变化,并与基础值(T0)比较.结果与T0时相比,A组插管后T1,T2时的HR,SBP,RPP均明显增加(P<0.05),而B,C两组插管后T1,T2时HR,SBP,RP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C两组插管后T1时的HR,SBP,RPP均明显下降(P<0.05),而B组T1时的DBP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各时点HR,SBP,R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B,C三组的HR,SBP,DBP,RPP及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后补注适量的瑞芬太尼或丙泊酚均可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对有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丙泊酚较瑞芬太尼更利于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胶质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量化参数相对表观弥漫系数(relativ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rADC),相对各向异性分数(relative fractional anisotropy,rFA)与Ki-67,p53表达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前行常规MR平扫、增强、DTI扫描,术后行Ki-67,p53表达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对高、低级别组肿瘤实质rADC、rFA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胶质瘤rADC,rFA值分别与Ki-67,p53表达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高、低级别组胶质瘤肿瘤实质rADC值分别为1.508±0.348,1.980±0.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级别组胶质瘤肿瘤实质rFA值分别为0.407±0.067,0.315±0.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肿瘤实质rADC值分别与Ki-67,p53表达呈负相关(r_s值分别为-0.686,-0.387,P0.05),胶质瘤肿瘤实质rFA值与分别Ki-67,p53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_s值分别为0.370,0.361,P0.05)。结论 DTI量化参数rADC,rFA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实质Ki-67,p53表达水平,从而间接评估胶质瘤恶性程度及其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是目前研究鱼类分子系统进化的重要分子标记.笔者以日本鳗鲡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为模板设计并合成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纯化后,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成功得到全长为1 140 bp的海南产花鳗鲡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将该基因全长序列递交到Genebank数据库,获得序列登录号为EF690363.用DNA分析软件MEGA2比较了海南产花鳗鲡与递交到GenBank中的8种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日本海域及南太平洋海域的鳗鲡属(Anguillia)细胞色素b基因的地理差异,并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日本产和夏威夷产花鳗的地理差异小于海南产花鳗与它们之间的地理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前为止,尚不清楚micro-RNA (miR)-let-7b是否通过MAP3K1调节卵泡颗粒细胞(FGCs)凋亡,本研究拟运用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此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应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设计合成miR-let-7b和MAP3K1 mRNA特异性引物,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FGCs中miR-let-7b和MAP3K1 mRNA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miR-let-7b模拟物剂量(40、60、80、100、120μM)的增加,FGC的增殖活性逐渐降低,MIM-4组的增殖活性明显低于CG和MIM-1组(P0.05).miR-let-7b表达水平随着模拟物剂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MIM-3和MIM-4组的miR-let-7b水平低于MIM-1(P0.05或P0.01).MIM-3和MIM-4组MAP3K1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G,而且MIM-4组MAP3K1 mRNA和蛋白水平低于MIM-1组(P0.05).结论:miR-let-7b可明显降低FGC增殖活性.下调FGC中miR-let-7b mRNA表达水平,miR-let-7b处理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MAP3K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mi R-200b是否通过靶向作用GNAQ基因并以此调控发情过程,本研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 R-200b对靶基因GNAQ的真实干扰作用,并在下丘脑神经细胞和卵巢颗粒的细胞中过表达mi R-200b,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GNAQ下游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共转染GNAQ-3'UTR-psi-CHECKTM-2和pri-mi R-200b-pc DNA3.1(+)组的hela细胞荧光素酶值是只转染psi-CHECKTM-2组的77.5%,其余两组与只转染psi CHECKTM-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mi R-200b干扰载体转染下丘脑神经细胞,选择GNAQ下游基因ITPR、PRKCB、GNA1、CREB、MAP3K1、GPR54、KISS1及Gn RH进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发现:mi R-200b干扰组和对照组相比,GNAQ基因显著下调,下游ITPR、PRKCB、GNA1和MAP3K1、发情关键基因GPR54、KISS1和Gn RH显著上调。通过mi R-200b干扰载体转染卵巢颗粒细胞,选择GNAQ下游基因COMT、HSD3B1、CYP1A1和PKA基因进行表达量验证,结果表明:mi R-200b干扰后,GNAQ基因表达量升高,下游基因COMT、HSD3B1、CYP1A1和PKA表达量下降。由此推测,mi R-200b真实靶向调控GNAQ基因,进而调控发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羚牛分子系统进化,解决多年来关于羚牛分类地位及其与麝牛关系的争论。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扩增羚牛、绵羊、山羊细胞色素b基因,并对其全序列(1140bp)进行测定。结合GenBank检索序列,对9种偶蹄类动物(麝牛、绵羊、羚牛等)、1种奇蹄类动物(斑马)的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差异进行分析,并基于序列差异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羚牛与羊亚科的动物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差异分别为9.085%和11.652%),与其他动物亲缘关系较远(序列差异为12.344%~23.333%),与麝牛的差异达到了13.658%。羚牛与绵羊分歧的时间约在360万年前,而与麝牛的分歧时间约在550万年前。结论将羚牛归入羊亚科较为合理,羚牛和麝牛形态和行为上很强的相似性可能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盐酸伐昔洛韦片与单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患者效果。方法将2010-2014年收治的6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治疗过程中副反应、临床疗效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用盐酸伐昔洛韦片,且未增多药物副反应。但对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未发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激光熔蚀40Ar/39Ar等时线法是第四纪年轻火山岩样品精细定年的新方法, 该方法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针对怎样判定获得的年龄结果是否可靠的问题, 通过对数据处理过程中所用参数的分析, 认为样品属性是决定年轻火山岩精细定年结果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与样品测试数n值相关的加权均方差MSWD(mean square weighted deviation)是判断同一样品各测试点的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能否用来客观地评价测试结果, 进而评估样品是否适合进行相关测试, 结果是否可靠的重要指标。其次, 属于同一真实年龄值样品的MSWD在99.7%置信区间的取值范围可通过计算加以确认, 并提出对于表面年龄和等时线年龄数据, 必须定量地考察相应的MSWD值, 判定在具有足够样品测试数(足够大的n值)的情况下, 是否符合概率统计的正态分布, 确定样品是否对应同一年龄真实值。在MSWD值达不到理想值1.0的情况下, 可以利用表面年龄概率密度曲线, 区分测试样品内部包含的非同源或非等时或封闭不好体系的数据, 再结合MSWD与n值关系, 适量地去除部分偏离正态分布的测试数据, 识别出可能归属多个年龄真实值的测试数据组, 并以此计算不同数据组的反等时线年龄, 获得年轻火山岩喷发的准确年龄。  相似文献   

20.
0-1测试法是通过离散数据转化变量的线性增长率K(c)的输出值是否趋近于1或0来判断离散序列是否具有混沌特性的新方法.以经典Verhulst种群模型生成的3组时间序列(弱混沌、完全混沌、3-周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增长因子!和数据长度N进行序列模拟,验证0-1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和抗噪性.结果显示:0-1测试法能有效识别Verhulst序列的混沌特征,其中弱混沌序列K(c)值随数据长度的增加不断增大到0.700 3,完全混沌序列的K(c)值趋于1,3-周期序列K(c)值趋于0;进一步对3种序列添加正态白噪声(噪声比=5%),添加后对应K(c)值的变化不大,说明低强度噪声并不能影响其序列具有的内在非线性特性,即0-1测试法具有一定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