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舌慢适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形成突触的类型及突触各组成部分出现频率的差异,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和神经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用猫作为试验动物,采用确定部位和功能的传入纤维进行细胞内注射,电镜连续切片观察技术。结果:1.猫舌慢适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突触以中间型为主;2.猫舌慢适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形成的突触以复杂型为主;3.形成三联体的数目及形成突触的各组成部分出现的频率,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相对较高。结论:三叉神经感觉主核是舌的主要终止核团。  相似文献   

2.
采用HRP顺、逆行束路追踪法,对中华大蟾蜍延髓听觉核团的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将HRP分别注入内耳囊和延髓上橄榄核。在同侧第八脑神经和延髓背侧核获得顺行纤维和终末标记;在双侧髓背侧核(对侧为主)获得逆行标记细胞,顺行终末档坊出现在同侧外侧丘系核及中脑半环隆枕主核和对侧上橄榄核。  相似文献   

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了速激肽1型受体(NK1R)在斑胸草雀脑干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的分布及阳性标记特征.结果显示,NK1R广泛分布于斑胸草雀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1)发声控制相关核团: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有大量的NK1R免疫阳性胞体标记,极少出现纤维;中脑腹侧被盖区(VTA)、黑质致密部(SNc)及周围脑区有大量的NK1R阳性胞体和NK1R免疫阳性纤维分布;2)听觉中枢:中脑背外侧核(MLd)和耳蜗核前庭外侧核(NM)有密集的胞体标记;而耳蜗核层状核(NL)及角核(NA)有少量NK1R阳性胞体分散分布,且角核可见大量密集深染纤维.本实验结果提示NK1R可能在鸣禽的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舌慢适应传入神经终末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的突触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舌感觉慢适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及各类型突触出现的频率,为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细胞内注射,免疫电镜和连续超薄切片技术。结果:舌感觉传入慢适应纤维投射到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分单纯型、中间型和复杂型3种,以中间型突触出现率最高。形成突触的各组成部分以轴-树及轴-轴突形形式为主,并有轴-体突轴。结论:中间型突触和轴-树及轴-轴突触是三叉神经感觉主该处理器觉信息的主 要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黄喉中脑背内侧核的中枢联系。将HRP微电泳入中脑背内侧核,在同侧古纹状体粗核内见到密布的逆行标记细胞,在同侧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出现了密集的标记终未,上述结果表明,中脑背内侧核接受古纹状体粗核的传入投射,由它发出的纤维投射至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因此中脑背内侧核是发声控制通络中的重要中继站。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舌传入神经形成的突触类型及分布规律,探讨舌传人纤维形成的主要类型突触。方法:按传入纤维性质和终止核团,分4个单项组:快适应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组(FA-VS),快适应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组(FA-VP),慢适应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组(SA-VS)。慢适应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组(SA-VP);4个复合组:快适应纤维组(FA),慢适应纤维组(SA),三叉神经脊束核组(VS),三叉神经脑桥核组(VP)组。在确定了脑干内的舌传入纤维后进行细胞内注射,电镜连续切片观察,分析突触类型。结果:突触按组成数目分单纯型、中间型和复杂型3种类型。各组中问型突触出现频率最多,组间数据较接近;单纯型和复杂型突触出现频率相对较少,组问数据较分散;FA-VS组单纯型出现频率最多,SA-VP复杂型出现频率最多;各组单纯型突触增、减时其复杂型突触相应减、增。结论:中间型突触为主要类型突触;单纯型和复杂型突触为辅助型突触;单纯型和复杂型突触有完全相反的势态分布;单纯型和复杂型突触也有相应增、减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前庭系统是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的感觉系统 ,对保持身体的空间位置、姿势平衡 ,调节肌紧张及协调眼球运动、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等起着重要作用 .前庭神经核是前庭传入的初级中枢 ,与中枢的很多核团和区域有传入、传出联系 .简述了近年来大鼠前庭核群在分区及其纤维联系等形态学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前庭系统是脊椎动物中高度保守的感觉系统,对保持身体的空间位置、姿势平衡,调节肌紧张及协调眼球运动、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等起着重要作用。前庭神经核是前庭传入的初级中枢,与中枢的很多核团和区域有传入,传出联系,简述了近年来大鼠前庭核群在分区及其纤维联系等形态学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大鼠前庭脊核经脑桥核接替后向小脑旁绒球投射的间接通路,为揭示眼平稳跟踪运动的调控机制提供形态学基础.应用顺、逆行追踪结合偏离垂直轴旋转刺激激发脑内相关神经元Fos表达的方法,观察前庭脊核向脑桥核投射的顺行标记纤维与脑桥核内向小脑旁绒球投射的神经元是否有重叠.在脑桥外侧核发现前庭脊核投射来的纤维及终末与Fos/荧光金双重标记细胞有重叠.大鼠脑内存在前庭脊核经脑桥外侧核中继后投射至小脑旁绒球的间接通路.该通路有传递直线变速运动信号的作用,可能是眼平稳跟踪运动的调控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复发型三叉神经痛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三叉神经痛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后复发病例三叉神经根部的变化和手术方式.回顾玉泉医院神经外科从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间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和三叉神经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的15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对其中11例曾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过的患者术中观测三叉神经根部的变化,并对其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分析.11例射频复发病例中,5例行盛觉根选择切断术,4例行微血管减压术+感觉根选择切断术,1例行单纯微血管减压术,1例行桥小脑角胆脂瘤全切除+感觉根选择性切断术.镜下解剖观察发现.三叉神经感觉根有周径变细的变化.再次开颅手术的在院有效率为100%.长期随访治愈率为80%.结果显示,射频治疗的无效和复发.与首次治疗时间、毁损的靶点及程度相关.半月节射频毁损术可改变三叉神经根的解剖结构,在选择切断时应予以注意.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对于射频治疗无效复发的病例也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舌快反应传入神经终末与三叉神经主核突触联系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神经系统的各种机能的活动、信息的传送都决定于神经元间的各种不同方式的联系 ,明确人体各不同部位及不同机能信息传送的各种联系方式 ,是深入研究神经生理学及神经性病理学的基础。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 ,三叉神经主感觉核接受面部不同部位直接投射的纤维中 ,由于传入的部位不同 ,机能不同 ,投射到三叉神经主感觉核形成突触的类型及形成突触各种组成部分出现的频率等也不相同[1~ 4 ] 。舌是人体十分重要的器官 ,传送各种不同的感觉 ,各种不同感觉的传送方式的研究将对研究舌的神经生理学及病理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见于目前人…  相似文献   

12.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微电泳入黄雀的两对耳蜗核——巨细胞核和角状核,观察其逆行标记细胞的分布;将HRP 微电泳入上橄榄核和注入耳蜗,观察顺行标记纤维或终支在耳蜗核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巨细胞核和角状核主要接受耳蜗纤维和丘脑螺旋状内侧核等的传入,此外,巨细胞核还接受其上位核团上橄榄核的传入,后者可能是低位脑干中的听觉反馈回路。巨细胞核和角状核接受不同的传入投射,说明这两对耳蜗核可能司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用CTB—HRP顺行示踪法,对鸽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的传出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顺行终末标记出现在下列脑干部位:脑桥臂旁核腹外侧(PBvl)、延髓喙端腹外侧(RVL)、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亚核(nⅫts)疑核(nAm)、后疑核(nRAm).这些标记以同侧为主.对侧DM亦发现顺行终末标记.这些结果提示,DM兼有发声控制与呼吸调节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舌快适应传入纤维终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核形成的突触类型及与突触后膜—树突的关系,为神经生理学研究和神经解剖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细胞内注射,电镜连续切片技术。结果:猫舌快适应传入纤维投射到三叉神经脊束核形成的突触以中间型为主。与单纯型终扣形成突触的树突较大。与中间型终扣形成突触的树突较小。结论:各种突触类型形成的复杂联系,可能是不同感觉信息传递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核科学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典型应用之一.它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对生物体内相应的生理或生化过程进行示踪,通过断层成像的方式显示示踪剂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而反映生物体在某些方面的功能状态.脑成像是PET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本文系统介绍了PET成像的原理及其在脑成像方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应用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逆行追踪技术,研究鸣禽类黄喉(巫鸟)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nXIIts)的中枢联系。向该核内微电泳入HRP后,发现在中脑背内侧核(DM)及端脑古纹状体粗核(RA)等处有密布的逆行标记细胞;在舌下神经气管鸣管支有标记纤维。结果表明,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接受中脑背内侧核和端脑古纹状体粗核的传入投射;由它发出的轴突组成舌下神经气管鸣管支。因此,黄喉(巫鸟)的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是延髓内发声控制的基本运动神经核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黄喉鵐、黄雀延髓巨细胞核(NM)及层状核(NL)的听觉传入联系。将HRP微电泳入NM,在同侧听神经、上橄榄核和双侧丘脑内侧螺旋核等处见到逆行标记细胞及纤维。将HRP微电泳入NL,密集的标记细胞分布于双侧NM等处。结果表明,听神经传入巨细胞核,经换元后投射至双侧层状核,巨细胞核还接受上橄榄核和丘脑内侧螺旋核的传入投射。因此,在低位脑干内形成巨细胞核→层状核→上橄榄核→巨细胞核的听觉反馈环路。  相似文献   

18.
麻雀端脑听区的纤维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麻雀上,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端脑听区(L)的纤维联系,结果发现:端脑听区(L)的纤维投射到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并且接受丘脑卵园核(OV)的纤维投射,这就提示:端脑听区(L)除接受听觉的传导路中第四级中继站——丘脑卵园核(OV)的纤维投射外,还发现纤维投射到发声控制的高位中枢——端脑上纹状体腹侧尾核(HVC).也就是说端脑听区(L)既是听觉的高位中枢,也与发声学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聚酯复丝内各根纤维和一根纤维的线密度、强度以及断裂伸长 ,并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分析了复丝内各根纤维和一根纤维的强度分布 .得出 :复丝内各根纤维间和一根纤维的断裂强度不匀基本相同 ,都小于断裂伸长不匀 .聚酯复丝中单纤维的强度较好地符合Weibull分布 ,同时存在斜率变化现象 .  相似文献   

20.
通过aQura棉纤维长度检测仪测得的纤维质量及根数加权长度分布直方图,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方法,分别拟合出长度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并由两者的差异,推算了纤维各长度下的线密度分布情况.结合已知的陆地棉沿纤维长度方向线密度变化规律,从而较为全面地给出由棉纤维长度分布计算纤维线密度不匀及直径不匀的方法.通过两棉条纤维直径不匀的实例计算,表明本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