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巴舞作为纳西族一种体育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纳西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与文化标志。笔者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优秀文化的发展是带动文化传承的良好动力,能够改变部分文化向衰退或消亡边缘发展的趋向。同时探析纳西族东巴舞的发展与传承的意义,研究有利于东巴舞发展传承的方式,旨在为相应的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巴舞作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重要载体及展现,已经成为当地舞台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基于当前东巴舞舞台文化符号在展现过程中的缺失与当前观众对东巴舞文化符号迫切需求的态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解析东巴舞舞台文化符号群基础上,从东巴舞舞台器物文化符号、制度文化符号、精神文化符号和行为文化符号进行审视,基于存在的问题构建东巴舞舞台文化符号应然模式,促进东巴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丽江纳西族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从纳西族的文化发展看,道教的传播和影响与其自身文化的延续有着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纳西族的生死观、和谐达观的审美姿态和纳西古乐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廖智 《科技信息》2011,(33):200-201
东巴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反映了纳西族特有的符号特征和审美观念。在分析东巴象形文字象形、原始古朴、动态和场景描绘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东巴象形文字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造型应用与装饰应用。使日用陶瓷设计充满民族文化底蕴,同时也将纳西文化以另一种方式传承。  相似文献   

5.
东巴神话作为古代纳西社会的"遗留物",保存于东巴经中,并以活的形态至今还在东巴祭祀仪式中使用。本文从东巴神话的形态、功能、载体等方面探讨东巴神话与东巴祭祀仪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面对现代文明与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东巴祭祀古歌及其文化生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迁,面临严峻的挑战,对其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本文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背景,从东巴祭祀古歌的巨大变迁,来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对东巴祭祀古歌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字起源神话是各民族文化起源神话中的重要部分。东巴经以及纳西族口传文献中有一些涉及到东巴文的起源。对这些神话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看出其所反映的一些客观情况和主观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首届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一群身穿改良的纳西族民族服装的少女的精彩表演,征服了万千观众。尽管纳西族服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但七星羊皮却以其永恒的自然情结,从纳西先民那里传承至今,成了纳西族独有的服饰标志。曾经留居丽江8年之久的俄国人顾彼得是这样描述纳西族妇女的:“她们戴头巾,穿很厚的肩头上有红色羊毛披肩的羊皮斗篷……生意空闲时,她们坐在门口台阶上,打着颜色俗艳的羊毛衫或在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着七星花盘。每一个纳西妇女,已婚的或未婚的,背上都披着一块传统的羊皮———狭长的女式…  相似文献   

9.
东巴经是由纳西东巴手抄口诵、世代相传下来的经书,是记录古纳西族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保留了大量的纳西古语、方言。《苦凄苦寒》是纳西族丧仪《挽歌》中的一部,突出反映了东巴经的语音特征,透过方言差异、古今音差异、同字异读三个方面可对东巴经的语音特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档案史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西族档案史料是以纳西族为主的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汉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几个时期,主要包括碑刻、画像石刻、东巴经、东巴画、东巴舞谱、木氏宦谱、传记、民俗、书画档案等类型,各类档案的形式、内容、价值等,又各有不同的特点,近年来,丽江地区有关部门加强了纳西族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为宣传、介绍、研究纳西文化的精华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论云南纳西族东巴跳的体育文化特质及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玮 《科技信息》2009,(8):235-235,238
本文采用实地访谈、资料分析等方法,对纳西族东巴跳的体育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旨在开发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为经济建设、民族文化传承、大众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12.
居住在我国西南边疆的纳西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祖先来自遥远的西北河湟地区,是古羌人的后裔。在纳西族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它拥有在当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东巴文被誉为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是文字学研究的活化石。东巴文是纳西先民创造的文字,计约两千余个字符,因其专门被纳西族祭师———东巴,用于书写宗教经书和宗教活动的其它方面,所以称为“东巴文”。纳西先民对自然的认识和关注不仅贯穿在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各种文化活动中,在东巴象形文字中也有体现。象形文字,顾…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现代东巴画派的美学思想是对纳西族传统审美观念的继承与发展。阐述了现代东巴画派的美学主张和现代东巴画艺术个性美。指出这种表现为艺术追求、美学主张的美学思想,其实质已经是一种美学精神,它体现着民族先民的审美文化特质,对今人和后人都具有极大的启迪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丽江壁画始创于明代并存留至今,它展现的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所崇奉的释道众神形象,而寓言性的附加意义则蕴藏于图像表层之下——白沙壁画是木氏土司集体性心理图式和王朝观的视觉呈现,是由图像符号讲述的神话,壁画的视觉形式之中寄寓了西南边疆政权的上层政治精英对国家、地方和族群的文化想象。身处汉藏夹缝之中的纳西族木氏历时数代经营宫室壁画,凭借图像来进行叙事,界定族群身份,并表述帝国、边疆、华夏夷狄的族群与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丽江利用纳西文化发展特色旅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纳西文化也在旅游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但另一方面,纳西文化因之也遭到一些损害。因此,丽江旅游应有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16.
和锡健  冯兆丽 《科技信息》2011,(20):I0230-I0230,I0232
本文通过对在昆明读书的纳西族大学生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在西方现代体育全球化趋势下,作为纳西族人口中特殊群体的纳西族在读大学生传承纳西族传统体育现状,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面临的问题和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丽江东巴木刻画,是近年来从丽江纳西东巴字画中派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比之纸质、绢质的东巴字画、东巴陶釉画等,具有更加粗犷古朴、更能凸现弘扬东巴艺术个性的特点。所以,备受中外旅游者的钟爱,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纪念品。但是,由于东巴木刻画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刻,许多人只知其形,不知其意;或者稍微知道一点象征意义,又不完全理解其文化内涵。特别是东巴木刻画中所蕴含的许多深邃自然哲理,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为此,笔者请教了丽江东巴文化研究的专家们,对东巴木刻中所蕴含自然哲理的有关题材做了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18.
潘宏义 《科技信息》2009,(13):136-136,140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纳西族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纳西语称《崩时细哩》),是纳西族最古老、在民间流传最为久远的一部民族管弦乐曲,被音乐界专家称之为“中国幸存的少数大型古典乐种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内涵,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也为其保护传承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中在探讨旅游经济背景下,《白沙细乐》所面临的保护和传承危机.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象征是神话艺术的基本特征,纳西族东巴神话的象征具有一定的体系性,按生殖崇拜加以组织的象征体系丰富完整。东巴神话中宇宙起源模式按性行为进行构拟,米利达吉海象征母胎,居那什罗神山象征男根,神龟象征女阴,含依巴达神树象征旺盛的繁殖力,竖眼意味兽性,横眼意味人性,白色始终与善、美、真、实、吉等联系在一起,黑色大都象征恶、丑、虚、假、厄。  相似文献   

20.
东巴大祭风作为纳西族祭祀非正常死亡者灵魂的仪式 ,“情”与“怵”交错互动、贯穿于整个祭祀过程中。东巴大祭风的目的是使非正常死亡者的灵魂得到“解脱、释放、各得其所”。东巴大祭风习俗的形成和变迁与纳西族的宗教观念、殉情风习 ,以及家族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