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提供的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在互联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其表现形式简洁生动,具有新、奇、特等特点,为传统语言增添了特色,深受广大网民的偏爱,发展迅速。但是,它又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对传统语言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网络语言的概念、对现实社会的正负影响、对网络语言采取何种态度和规范网络语言途径四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使用,这就需要研究者认真研究影响网络语言规范的语言、网络、社会、心理等因素,制定网络语言规范的相关标准,根据标准制定出网络语言规范的具体措施,保障网络语言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快速发展,这既给传统的语言文字带来活力,又对语言规范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削弱网络语言中消极的因素,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了网络语言规范化的问题。在分析网络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化原则,为网络语言规范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孙秀丽  任峰 《科技资讯》2007,(15):222-22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越来越多的介入我们的生活,掌握和使用网络语言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文对网络语言、网络英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重点论述了网络英语在丰富现代汉语的表达的同时,也给现代汉语带来了挑战。关于对待网络语言的不同态度问题,该文提出要正视网络语言,正视网络英语。  相似文献   

5.
江苗苗  李瑛 《科技信息》2011,(10):I0046-I0047
在网络铺天盖地地向人们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的同时,网络语言也在潜移默化地向现实世界渐进,影响着人们日常语言的表达。对于网络语言,每个人都持有不同的态度。"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本文从转喻的视角分析了网络语言生成过程中的转喻机制,并探讨了促成这一机制运行的心理动因,从而揭示了转喻在网络语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语词结构探究——从认知的生成理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被称为全球第四媒体,对整个媒介和受众的冲击是巨大的。网络语言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符合语言发展的规律,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本文试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特点、原因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四个方面对网络语言做初步的分析,从认知的角度剖析其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有个生动的名称叫"Q言Q语",也称"火星文".它给日常用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具有简约、形象、创新等特点.但由于网络语言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它进行规范、引导,以促使它朝着优美、健康、丰富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名刊摘要     
网络语言的前世今生网络语言因其自身具有的缩略简约、新奇独特和风趣幽默而受到部分网民的热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之一是少数网民使用的网络语言不道德、不文明;问题之二是网络语言一味追求简洁,追求新奇独特,造出了大量的生造词语;问题之三是当前网络语言已不甘心只在网络上生存,开始走出虚拟的网络进入现实生活。比如用“东东”代替“东西”,用“886”代替“拜拜了”。为此,对待网络语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在接受它存在的事实的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要加强宣传,适当引导。要提高语言修养,加强语言规范意识。要加强研…  相似文献   

9.
王立凯 《科技信息》2012,(22):176-17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在网上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各种不同形式的网络语言不仅在人们的网络语言中不断深化,而且开始由互联网进入书面话语与日常用语系统,冲击着传统的语言规范。笔者以近期网络上盛行的一个网络流行语"hold住"为例,对其形成及流行盛传的原因进行了浅析,从不同层次上分析网络语言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谢峰 《科技信息》2009,(24):I0213-I0214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规范汉语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社会发展与网民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网络语言逐渐流行起来,并呈现出一系列特点。网络语言的流行对社会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并规范其发展,不仅有极大的语言学价值,更有重要的民族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调查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认为大学生青睐网络语言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语言具有幽默风趣、体现个性、快捷方便和语义模糊等契合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特点,提出应从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语言以及网络语言建设等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语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庆 《科技信息》2010,(11):52-52,175
网络带来了信息传播的革命,网络语言就是语言世界里伴随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新生的成分。本文在阐述网络语言的性质和内涵以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网络语言的组成,概括了网络词汇体系的构成,归纳了网络新词语的生成方式。最后,对网络语言的存在原因进行了总结,就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的规范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钱晨 《科技资讯》2011,(9):221-221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愈加成熟也带来了网络语言的另类成长,在网络语言得到众多网民的推崇下,汉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革新,同时也显现了自身的弊病,对此我们应肯定其多元性,并就汉语语境下规范网络语言提出自己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的修辞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网络语言具有生动、简洁、形象化、口语化等特点。本文结合大量语料,从修辞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变异进行了分析,并归纳出网络语言的主要修辞特色,指出了网络语言对日常语言规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梁书瀚 《科技信息》2009,(26):I0231-I0232
本文主要对当下网络语言使用群体及使用情况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通过对网络语言使用人群的分布情况及其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探究人们对网络语言态度由排斥、抵制到理智的接受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有明显网络背景和特点的网络语言随之产生,从简单的符号、词语逐步发展为具有独特风格和语法形式的网络文体。网络语言从起初流行于网络,继而进入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对传统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因此,从保持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加强监管、加强网络制度建设、提高公众文化素质等方面入手,可以使网络语言更加规范,更好地传承和光大传统语言。  相似文献   

18.
信息时代下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网络语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毅 《科技信息》2008,28(9):480-481
随着信息时代中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网络语言,正悄然而真切地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在信息时代下的功能变体,兼具书面语和口语的语体特征,其语体特征和语体功能决定了我们应该因循社会发展规律,逐步引导、逐步规范,使传统现代汉语与网络语言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语言习惯冲击着传统语言。对网络语言一概拒斥,绝非明智态度。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用网络语言写成的作品的审美性并不强,无法使人达到更高层次的审关愉悦、审美享受,更是不能提升人生意趣。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言习惯冲击着传统语言.对网络语言一概拒斥,绝非明智态度.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用网络语言写成的作品的审美性并不强,无法使人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愉悦、审美享受,更是不能提升人生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