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概况 2002年度教育部直属71所[其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石油大学(北京)未上报数据]高等学校的1754个企业,参加了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工作.其中科技型企业(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未填报科技型企业)922个,占直属高校上报企业数的52.57%;其他类型企业832个,占上报企业数的47.43%.经营性质情况见图1,投资性质情况见图2.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产业概况 2004年度教育部直属71所高等学校(其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未上报数据)的1695个企业参加了2004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工作。其中科技型企业1025个,占直属高校上报企业数的60.47%:其他类型企业670个,占上报企业的39.53%。从经营性质来看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为786个占46.37%从事商贸的企业171个占10.09%。  相似文献   

3.
一、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产业概况2004年度教育部直属71所高等学校(其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未上报数据)的1695个企业参加了2004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工作。其中科技型企业1025个,占直属高校上报企业数的60.47%;其他类型企业670个,占上报企业的39.53%。从经营性质来看,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为786个,占46.37%;从事商贸的企业171个,占10.09%。从事其他经营方式的企业738个,占43.54%。从投资性质来看,学校独资企业941个,占55.52%;国内联营企业733个,占43.24%;外资合营企业21个,占1.24%。从对企业隶属管理关系上看,由学校管理的企业为14…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产业概况 2004年度教育部直属71所高等学校(其中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未上报数据)的1695个企业参加了2004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统计工作.其中科技型企业1025个,占直属高校上报企业数的60.47%;其他类型企业670个,占上报企业的39.53%.从经营性质来看,从事工业生产的企业为786个,占46.37%;从事商贸的企业171个,占10.09%.从事其他经营方式的企业738个,占43.54%.从投资性质来看,学校独资企业941个,占55.52%;国内联营企业733个,占43.24%;外资合营企业21个,占1.24%.从对企业隶属管理关系上看,由学校管理的企业为1497个,占88.32%;由校内院、系、所管理的企业198个,占11.68%.  相似文献   

5.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办企业,是重要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基地.也是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油气加工新技术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占地1275亩,资产总额7.8亿元,现有员工1300余人。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中国高校校办企业综合排名中能进入前六位。  相似文献   

6.
北大校企改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教育部的安排,为加快北京大学校办企业改制的步伐,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试点工作,制定了北京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7.
从碧波荡漾的兴庆湖畔向南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以"交大电脑城"为标志性建筑的科技一条街.这条闻名遐迩的长街就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校办科技企业集团、综合实力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产业前5名的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总公司开发建设的.这家控制着11亿元净资产,总公司净资产超过4亿元的集团公司的领头人,就是岳华峰.  相似文献   

8.
7月23~24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周济,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出席会议并讲话,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部党组成员田淑兰出席了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主要负责人,教育部直属高校、有关部门及省(区、市)所属高校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这是继1993年原国家教委、国家体改委和国家科委联合召开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以后,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性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会议回顾了1993年以来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经验得失,总结了北大、清华开展校办企…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校办企业得到了较快较好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起步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校办企业暴露出诸多与新体制不相适应的弊端,严重制约着校办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多次强调要进一步规范高校校办企业的管理体制.对现有的校办企业,通过授予国有资产管理权等方式,理明产权关系.建立合理的校办企业投入撤出机制.今后高校投资经营活动应主要围绕转化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原则上不得投资经营非科技企业。这为确保高校校办企业持续健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9月12日.东南大学召开了校办企业改制工作研讨会.会议传达学习了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讨论了《东南大学关于规范管理科技产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校办企业改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后,以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简称“两校试点”)和教育部提出“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指导方针为标志.高校科技产业步入了“发展与规范”的新阶段。近几年来,教育部一方面组织实施“两校试点”和指导高校科技企业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1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体改办、教育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等9部委制订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清华大学接到教育部的转发文后,立即制订了清华大学贯彻执行"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报教育部批准后于2002年4月开始着手进行校企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部直属高校加快建立新型的产业管理体制,加强高校企业规范管理与运营,采取有力措施应对金融危机、防范风险,促进高校产业科学发展,经部领导批准,教育部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于近日在北京召开了2009年度教育部直属高校产业工作会议。教育部72所直属高校(75个校区)分管产业的副校长、资产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部分省市教育厅(教委)产业管理部门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实施财务管理创新是当前搞好高校校办企业的关键。本文认为高校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分为高校作为投资主体 (间接出资人 )对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受出资人约束与监督下的校办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两个层次 ,高校应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加强对校办企业财务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与约束机制来实现对校办企业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完善,高校校办企业改制正式拉开帷幕。近年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以及《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全国高校企业改制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16.
校办企业是我国高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不仅是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力军,而且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其中,无形资产在校办企业发展与壮大过程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校办企业无形资产的分布特点与其边际贡献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企业 ,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方向。2001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体改办和教育部起草的《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的指导意见》 ,启动了规范校办企业管理体制试点工作。由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点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技术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也使高校科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 ,因此 ,如何对传统的估值方法进行调整 ,使高校科技企业的价值更接近于企业的内部价值 ,已成为高校科技企业改制中的重要课题。一、高…  相似文献   

18.
校办产业是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是一项关系到校办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校办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按照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在逐步规范的同时学校产业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矿业大学科技产业集团成立于2000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92年的校办企业管理办公室.是代表学校对校办企业进行管理、监督、服务和指导的专门机构。目前科技产业集团拥有企业25家,其中全资企业11家,控参股企业8家.院(处)企业6家。产业涉及机电设备、精细化工、表面技术、发行印务、岩土工程、爆破工程、新型建材、信息技术、建筑设计等多个行业,2005年的销售收入达近两亿元人民币。截至2005年底.校办企业累计向学校上交3655万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校办企业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办企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开始暴露出来。本文针对校办企业存在的问题,对校办企业的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学校部分国有、集体企业中进行了改制试点,对新形势下的校办企业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