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受力性能,进行纯无粘结与部分预应力无粘结两跨连续梁的比较试验,分析了无粘结连续梁的变形,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增量,开裂弯矩,极限抗弯承载力以及裂缝分布与塑性铰的形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因配有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其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利用无粘结CFRP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板全过程分析程序,考察中支座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跨中控制截面综合配筋指标、预应力度、加载方式、跨高比及CFRP筋弹性模量等参数对该类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的影响规律。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建立了该类连续梁板弯矩调幅系数计算公式,可以此为依据进行连续梁板的塑性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单跨集中荷载和双跨对称集中荷载下的承载力和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下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以及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连续梁的承载力和无黏结筋极限应力增量的影响.结果标明,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在单跨集中荷载下的承载力小于双跨对称集中荷载下的承载力.将计算得到的无黏结筋极限应力增量与中国现行规范JGJ92-2004和美国ACI318-05规范进行对比后发现:对于承受双跨对称集中荷载的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规范偏于安全;当无黏结预应力连续梁承受单跨集中荷载时,中国现行的JGJ92-2004规范和美国ACI318-05规范均过高估计了无黏结筋的极限应力增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12块单向板和11根简支梁的试验,分析了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当非预应力有粘结钢筋受拉区截面积的配筋率大于0.4%时,配筋指标和跨高比是影响预应力筋极限应力和极限抗弯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预应力筋极限应力经验公式,并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进行了全过程分析,理论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粘结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等几方面的影响,通过试验及理论分析,提出了非预应力筋的有效配筋范围  相似文献   

6.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UPPC)梁桥抗弯强度计算的关键,是如何确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引用有关文献提出的“等效塑性区长度与破坏截面中性轴高度的比值”的概念,并认为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与此比值有关。通过对125片UPPC梁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等效塑性区长度与破坏截面中性轴高度的比值接近为常数,并取为9.48。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计算公式和UPPC梁正截面抗弯强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为了详细评估非预应力筋配筋率、预应力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非预应力筋屈服强度等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上述各种参数影响下的无粘结预应力砒,C简支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得出随着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配筋率的提高,跨中极限弯矩增大,跨中极限挠度和钢绞线应力增量降低;随着非预应力筋的屈服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提高,跨中极限弯矩和挠度也缓慢增大,力筋应力增量相应增加。为实际工程预应力RPC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配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状况的研究提出目前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针对有粘结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预应力筋极限应力、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等几方面的影响 ,通过试测和理论分析 ,提出了非预应力筋的有效配筋范围。  相似文献   

9.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状态性能的主要因素,采用已收集到的106根梁的试验数据,并充分考虑各参数的不定性,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强度进行了可靠度分析,给出了计算无粘结筋极限应力增量与梁的极限强度设计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10.
高温下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的耐火极限通常由其变形来控制。本文采用考虑热-力耦合影响的抗火分析方法,对高温下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的变形开展了非线性分析,研究了计算跨度、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荷载水平、预应力度、有效预应力、综合配筋指标等因素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由变形控制耐火极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计算跨度、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荷载水平、综合配筋指标四个因素对板由变形控制的耐火极限影响较大,而预应力度、预应力水平对板由变形控制的耐火极限影响较小。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高温下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由变形控制耐火极限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的简支梁变形模式,横截面内除了有挠度、转角外,还考虑了面内变形,并对受集中荷载作用简支浅梁弯曲挠度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进行研究。运用U变换法和四结点矩形单元,分析了简支梁的平面弯曲问题,求解出二维有限元格式下受集中荷载作用梁的上下自由表面位移的解析解,并将所得的解析解,与材料力学关于浅梁弯曲的挠度计算公式相比较,讨论经典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并对其误差进行了定量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受轴向、横向均布载荷且两端为固定饺支的组合梁为例,介绍如何用能量法来求解这类问题;讨论轴向均布载荷对弯矩放大系数的影响,并给出何时应考虑轴向压力对弯矩影响的近似判别式。  相似文献   

13.
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板裂缝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四根反向加载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和两根两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对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配筋率、力比及栓钉连接件间距是影响负弯矩区混凝土板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平均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根据文中建议公式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HPFL)加固的6根约束梁和3根未加固的对比梁、6根一点集中加载简支梁和1根对比梁以及9根两点集中加载简支梁和3根对比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了HPFL加固技术对混凝土约束梁、一点集中加载简支梁和两点集中加载简支梁抗剪性能的影响和作用,分析了抗剪加固对约束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的影响.结果表...  相似文献   

15.
开口薄壁杆的非线性动力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弹性薄壁杆的经典理论考虑到拉压,弯曲及扭转的耦合效应,建立了开口薄壁杆的非线性运动控制方程组,应用谐波平衡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4根用碳纤维补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主要研究碳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和作用。实验表明,粘贴碳纤维布后,试验梁的抗弯承载力明显提高,但对梁的刚度和变形性能影响较小,同时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理论分析,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17.
厂房钢结构连续吊车梁相比目前普遍采用的单跨简支吊车梁,具有更好的竖向刚度和经济性。但由于连续吊车梁在移动荷载下的内力分析难度较大,工程设计中罕有采用。本次研究采用有限元程序,对两等跨等截面小跨度吊车梁的仿真分析,得出连续吊车梁在中轻级吊车荷载作用下的控制内力和变形挠度,对比单跨简支吊车梁,提出满足工程设计的简单实用的小跨度连续吊车梁内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effect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large-amplitude free vibrations of Timoshenko beams The effects of nonlinear terms on the frequency of Timoshenko beams with simply supported ends (supported-supported, SS), clamped ends (clamped-clamped, CC) and one end simply supported and the other end clamped (clamped-supported, C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Given a specific vibration amplitude, the change of nonlinear frequency according to the effect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is always in the following descending order: SS, CS, and CC It is found that the slenderness ratio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nonlinear frequency For slender beams,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bending curvature and shear strain are negligible regardless of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short beams and especially for those of large amplitude vibrations, however, the nonlinear effects of bending curvature and shear strain become noticeable in the following ascending order: SS, CS, and CC  相似文献   

19.
将表面弹性理论引入到纳米薄板承受外载荷的变形分析之中,根据薄板的小变形理论建立考虑表面效应的纳米薄板弹性微分方程.采用级数展开法,求出承受均布载荷的四边简支板、两对边承受正对称分布弯矩的四边简支板和两对边承受反对称分布弯矩的四边简支板的挠度解析解.  相似文献   

20.
钢筋砼二次受力叠合梁正截面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5根二次受力简支叠合梁和6根连续叠合梁及两根连续整体对比梁的试验数据分析,提出叠合梁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反映了叠合粱二次受力特点,计算结果和试验值比较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