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志强  刘晓亮 《科技信息》2010,(16):331-333
1.概述 回转窑是水泥厂用于水泥熟料煅烧的先进设备。其主要结构是由窑筒体,支承装置,窑头、窑尾密封装置,传动装置,进料及煅烧装置组成,是水泥生产工艺中最关键的设备。本文所选用为Ф4.8*72m配4500t/d窑外分解炉的回转窑,窑体总重:829.804t。  相似文献   

2.
水泥分解炉出口温度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多输入、强耦合过程,它直接影响水泥生产的产量、质量和能耗.本文中以这一复杂工业控制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水泥分解炉出口温度的优化控制问题.先建立分解炉出口温度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分解炉出口温度启发式动态规划(heuristic dynamic programming,HDP)控制器,并在MATLAB环境下对所设计的HDP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HDP控制器实现分解炉出口温度的稳定控制.该控制算法适用于其他类似的工业控制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分解炉内的煅烧过程,提高煅烧效果,运用Fluent软件对国内某水泥公司4 500 t/d TTF分解炉进行了数值建模。在选取Standard k-ε模型、离散相模型和组分传输模型模拟出流场和温度场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粉燃烧过程及生料角度、三次风速度和温度对炉内煅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料入射角度对分解率有较大的影响;三次风速度较大时,生料分解率和焦炭燃烬率也较高;三次风温度升高,会引起助燃空气不足,降低焦炭反应活性,从而降低燃烬率;通过优化3个参数,CaCO_3分解率达到90.3%,焦炭燃烬率达到88.0%。开展水泥分解炉煅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并将之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可为优化水泥生产工况提供理论参考,对水泥工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泥分解炉内煤粉燃烧、生料颗粒分解过程共存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与方法,以CFX4为基础。采用用户软件,二次开发出模拟该现象的工程计算软件,并以工业化中实际使用的5500t/d的喷旋管道分解炉为对象,计算分析了炉内的煤粉燃烧、生料分解率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炉内的湍流速度场及高温火焰燃烧区域、空气组分、颗粒体积浓度等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水泥生产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对空气污染排放治理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水泥生产线普遍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销技术(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SNCR),可以用氨水、尿素等其他还原剂,NO_x被SNCR脱硝技术还原成N_2和H_2O。SNCR在电站锅炉已运用成熟,可是在水泥窑炉运用效果一般,脱硝率较低,液体还原剂大量消耗,并出现氨水逃逸等问题,表明在水泥窑炉SNCR烟气脱硝过程比电站锅炉更加复杂。因此,为了将SNCR脱硝技术更好地应用到水泥窑的分解炉,使其NO_x的排放得到有效的控制,对近年来中外水泥生料的主要成分高浓度的钙基颗粒对水泥窑分解炉中SNCR脱硝技术的影响,以及NH_3在分解炉内氧化还原NO_x的作用途径进行总结,为SNCR在水泥窑的有效发挥提供新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泥生产中分解炉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分解炉虚拟样机结合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及正交设计的方法,详细研究了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在整体优化设计框架中的作用,同时以水泥生产中常见的双喷腾分解炉为例,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给出了优化结果.该方法不仅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分解炉系统仿真和分析的理论体系,为分解炉进一步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同时也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NKSV分解炉气固两相运动规律及其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NKSV分解炉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分解炉在物料分散、煤粉的燃烧环境、物料停留时间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克服了NKSV分解炉存在的旋流强度过大的缺陷,缩口的二次喷腾作用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为分解炉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8.
要对水泥分解炉达到优化控制,必须对其工况进行识别,针对不同的工况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分解炉模型的辨识,采用无监督的模糊c-均值的聚类方法对其工况进行分类识别,根据先进控制算法进行PID参数寻优,最后通过T-S模糊模型将调整后的最优PID参数应用于现场.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随着水泥工业烧成系统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近几年来分解炉及燃烧器技术的逐步完善,对水泥烧成系统煤粉制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粉磨的能力、煤粉质量及喂煤量的稳定是水泥熟料煅烧的前提,也是保障回转窑煅烧的基础性硬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水泥分解炉在掺烧污泥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共同作用下,以脱硝系统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相关主要参数进行优化控制.以广东某6 000 t/d水泥分解炉为研究对象,以污泥掺烧量、喷氨量、烟风温度、压差等运行参数为输入变量,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NN)建立出口烟气NOx浓度的预测模型.再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在满足NOx排放浓度达标的前提下,以脱硝系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得到经济性最佳的水泥分解炉运行参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烟气NOx浓度预测模型相对误差仅为2.63%,相关系数高达0.976;MPGA较GA和PSO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进化能力,更适合运用在高维度非线性解空间中.所选对象增加污泥掺烧量至18 t/h,同时将喷氨量减少至500 L/h,可获得最低的脱硝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电加热炉温神经网络控制及解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加热炉的温度进行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大多采用含有经验的专家系统,其结构复杂,干扰多。电加热炉系统有耦合,包含纯滞后环节,对此系统采用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并应用神经网络进行解耦,从仿真实验误差曲线和系统的输出可以看出,相对于PID控制和采用专家系统的智能控制,该控制器控制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热风炉的燃烧效率,改善热风炉温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策略。首先,通过RBF神经网络算法和增量式PID控制器的结合,将神经网络强大的自学习能力应用于对增量式PID参数的调整。然后,在常规热风炉温控系统的基础上,将其外环改为采用RBF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热风炉温控系统中内环以煤气阀门开度为变量,外环以拱顶温度为控制变量,通过改进的串级控制来实现热风炉的燃烧优化调整。Matlab仿真分析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RBF神经网络整定的PID控制曲线几乎无超调量,系统抗干扰能力相对传统的PID控制提高了50%。与传统的手动控制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使得原系统的抑制干扰能力明显增强、鲁棒性更好,在热风炉温控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扭杆热处理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阻炉的数学模型、控制程序的PID算法,分析了等周期开关调动模块的特点及设定参数的输入与显示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炉温曲线恒定段的精度已达0.2%.  相似文献   

14.
针对热风炉燃烧控制存在的纯滞后、大惯性和强干扰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协作骨干粒子群(Parallel Cooperative Bare-Bones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CBBPSO) 优化全局滑模控制(Global Sliding Mode Control, GSMC)的热风炉空燃比控制策略;为改善热风炉空燃比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引入全局滑模策略,对燃烧系统进行优 化控制,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基于热风炉燃烧系统存在的强干扰特性,利用并行协作骨干粒子群对干扰补偿 进行调节以减小其对系统的影响,并求取最优控制率;仿真结果表明:与普通粒子群优化全局滑模和普通粒子群优 化 PID 相比,该控制方法达到稳定用时分别减少了 26. 4 s 和 9. 3 s,能够保持没有超调量,拥有良好稳定的跟踪和 抗干扰效果;将该控制策略应用于某钢铁有限公司 2 200 m 3 高炉配套热风炉,工程数据表明:在该空燃比策略的控 制下,热风炉空燃比上下波动幅度仅为 8. 20%,拥有波动小、稳定性好和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动态响应较好,能够满 足热风炉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采用分块集中方法建立了裂解炉辐射室简化动态模型,提出了借助于外部特性进行分块的原则,该模型已应用于仿真培训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采用8031单片机对蒸汽保护无氧退火炉进行自动控温,对退火过程中各阶段发出报警信号的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对炉温和工作时间进行显示,并可通过键盘对工作参数进行设定及修改。  相似文献   

17.
针对通常在使用微波炉时 ,用户难以确定最佳烹饪时间的问题 ,提出了应用PIC1 6C74单片机实现微波炉的模糊控制 .运用模糊推理实现加热时间的最优选择 ,可实现对食物的自动优质烹饪 .研究证明 ,这种微波炉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 ,更具有优良的烹饪效果  相似文献   

18.
渗碳零件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表面的碳浓度和渗碳深度,而零件表面碳浓度又取决于炉气碳势。分析了零件气体渗碳处理中的炉气碳势测量原理,提出用测氧传感器测量碳势及碳势的自动化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矿职工遵章素质整体偏低、违章行为难以治理的现状,本文提出运用"热炉法则"思想防控煤矿职工违章行为的思路,阐述了"热炉法则"的基本涵义,分析了"热炉法则"的惩戒特征,详细探讨了"热炉法则"防控违章行为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煤矿安全管理实际,设计了基于"热炉法则"的违章行为防控体系。同时指出在职工安全意识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善的现实情况下,运用"热炉法则"思想进行违章行为的防控是必要的安全管理手段,可以有效促使煤矿职工从最初的不敢违章,逐渐进步到不去违章,最终实现自觉不想违章,起到保障个体安全和生产安全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烧烤业室内污染物散发量大、就餐高峰超标严重,且污染物控制在通风空调设计方面缺乏有关污染物散发强度及负荷计算参数等问题,设计搭建了烧烤实验台,对木炭和机制炭烧烤炉污染物散发强度和热功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燃烧阶段,木炭与机制炭炉污染物散发强度随时间均呈下降趋势,而机制炭炉污染物散发强度相对稳定;正常燃烧阶段,四人式木炭、机制炭炉CO2散发强度分别在25,mol/h、20,mol/h以下,CO散发强度分别稳定在4.0,mol/h和2.0,mol/h以下;机制炭炉CO散发强度平均值与木炭炉相比降低约30%;当排风量在570~760,m3/h之间时,机制炭炉热功率明显高于木炭炉,且最大热功率达到2,240,W;对流显热功率在一定程度上受补风量的影响,机制炭炉对流显热功率占总热功率的比例平均值处于40%~6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