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我国社区体育与家庭体育一体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关于体育途径研究的重点大多放在学校和家庭体育、学校和社区体育关系的探讨,而对于社区和家庭体育的互动关系的研究稍有不足。从社区、家庭体育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二者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城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一体化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城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是学校具有硬件资源和人才资源的优势、社区具有实践平台的优势;劣势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社区岗位设置缺乏;机遇是国家层面的支持、人们体育观念和意识的转变;威胁是学校面临的资金压力、部分学校领导不支持的态度及安全问题。最后,从促进城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吉 《科技信息》2009,(2):216-216
实施素质教育是转型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震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儿童和青少年良好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形成,都是受家庭、学校和社区综合教育影响的结果。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内涵与意义出发,探索实施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途径与方法。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建立我国新的现代体育教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既是相互独立的教育领域,同时也是体育教育中密切联系的子系统,三者发展的不完善、不协调是制约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内外各大专家学者虽多次提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要进行相应的融合,但并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融合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体育教育的成效,充分利用已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发挥出最佳的体育教育效果,改变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在体育教育行动上南辕北辙、相互冲突的现状,通过借鉴国内体育融合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当今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限制因素,依托体育社会化理论、"大教育观"理论、包容理论与共同责任理论,通过一定的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融合模式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反复验证,并对该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为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性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开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健身的重要性.而通过对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论述和探讨,能够更好的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同时能够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攻坚期、社区体育发展瓶颈期,如何整合双方的资源优势,促进彼此发展,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认为:一体化发展模式体现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了彼此文化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以郑州市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的批复和建立,阳光体育应与其发展同步进行,构建和谐发展。本文从阳光体育运动与城市互动发展角度,针对当前郑州市阳光体育长效机制的落实、学校与社区体育设施资源共享、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以及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城市整体规划协调一致等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思路,为中原城市群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对青少年体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限制了青少年体质的发展,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意识较为淡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存在极大的偏差.指出要建立增进青少年体质的长效机制,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真正落实《意见》精神,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执行情况的监控力度,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体育组织网络,改革考试制度,切实减轻青少年的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9.
笔者就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城市的社区体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学校体育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社区体育输送管理人才、场馆和体育资源共享等方面促进社区体育,社区体育为学校体育提供社会实践,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是相辅相成的,近年来,学校体育设施得到大力改善,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体育馆的逐步开放,不仅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良性互动,也积极有效的整合了体育运动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共享研究的思考来进一步阐述学校体育对城市体育发展、促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鄂北区域城乡社区的组织管理、活动开展以及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鄂北城乡社区体育服务在设施条件、社区体育组织实施力度、居民体育参与力度等方面都存显著差异,且城乡社区之间的交流通道不畅,认为经济、文化、政策、管理体制差异是造成城乡社区体育服务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以实现鄂北区域城乡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围绕总体规划、资源整合、组织培育、信息网络建设以及构建区域体育一体化服务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鄂北城乡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体教结合”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新时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为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期望构建的和谐体系,是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的一个有效的补充与完善.考察中国“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体育与教育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等为理论支撑,概括了中国“体教结合”层次及其模式,进一步探索了“体教结合”体制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渐进式完善其体制的理性诉求,以“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为标准,走适宜的“体教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3.
"体教结合"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阶段性产物,是新时期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为共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而期望构建的和谐体系,是对中国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的有效补充与完善[8].考察中国"体教结合"的发展历程,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体育与教育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等为理论支撑,进一步探索了地(市)"体教结合"体制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渐进式完善其体制的理性诉求,走适宜的"体教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4.
校园体育与德育教育的耦合关系使得体育具备高校德育教育实践载体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校园体育的特点及高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使体育活动成为大学生德育实践载体,构建校园体育活动体系,为整合校园体育的德育资源和发挥体育的德育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顺利衔接是终身体育的必然要求.采用文献法研究认为,实现二者的衔接必须从终身体育的角度,在体育实践和体育意识的互动中培养体育意识;通过体育俱乐部和家庭体育实现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实践上的交流和融合;强化个体体育能力和社会体育能力的培养;转变学校体育资源专属的观念,建立服务大众的意识,学校体育场地所有权、使用分配权交给政府,管理上实行“学校、社会两扇门”制度,整合体育人力资源,实现体育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社区体育网络化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社区体育网络化管理模式研究@胡健$重庆师范学院体育系!重庆400047 @徐钢$重庆市发展计划委员会!重庆400015 @罗韵$重庆市体育局!重庆400015~~~~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下,体育与科技融合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核心引擎。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方法,在阐明体育与科技融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探寻体育与科技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逻辑维度上,体育与科技依托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业态等新供给,培育出体育消费新需求、新模式,促进了体育产业的供需良性互动,有助于破解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机制维度上,体育与科技融合发挥结构优化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和价值创造效应,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从体育与科技融合宏观层面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保障、中观层面的合作协同与平台建设、微观层面的强化创新与三维共力提出其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立足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这个根本,以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公共体育课程中分专项菜单式身体素质锻炼库为手段、以学生个体体质健康状况的报告→预警→干预三级制度为保障,建立与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相吻合的新型体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一体化,将"体质教育"与"技术教学"有机结合,真正形成一个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符合时代要求与发展方向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结合,是目前学者提出的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发展社区体育的一种途径.本文着重对学校体育的场地资源现状进行剖析,分析出学校体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对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结合实施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并对各自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结合课件研制和教学实验法等方法,分析了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的意义,探讨了体育舞蹈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和网络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开展体育网络教学是可行的,但硬、软件条件需要加强;体育舞蹈网络教学可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并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体育舞蹈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运动技能的提高都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