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于浩  付伟  王矗 《科技资讯》2006,(29):124-125
诗歌的翻译被普遍认为是翻译领域中最困难而有层次最高的翻译实践活动。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意味着一般翻译技巧的多样性。诗歌使用的是凝练的语言,而不同语言的诗歌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所以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或理论原则来规定或评判诗歌的译作。本文将以英国诗人罗塞蒂的《闪光》一诗来看英诗汉译的技巧和相关理论,为我今后诗歌翻译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用价值论探讨翻译批评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用价值论研究翻译批评标准的合理性。综合了吕俊、温建平等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说明了翻译批评标准的多元性和系统性,指出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综合考虑原著与原著作者、译著与译著作者、翻译批评者与批评客体之间等几组价值关系,最后以这几种价值关系为出发点讨论了其对本科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翻译批评研究作为翻译研究的重要部分,吸引了译界学者的广泛兴趣,但针对翻译批评的标准问题,学界仍莫衷一是。虽然从最初单一闭合的语文学范式发展到如今动态多元的标准,但标准的统一性和公认度仍较低,这对于翻译批评研究的发展较为不利。笔者在吕俊教授的《翻译批评学引论》一书的基础上,反思翻译批评研究的本体,分析当前翻译批评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价值学评价体系为基础的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翻译批评标准。同时结合《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指出该标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小雅·采薇》一节的几个翻译文本对欧美国家的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进行深入采访,从读者批评角度对古诗歌翻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翻译批评是对跨文化和跨越历史的翻译活动的有效思考和科学评价,翻译活动和翻译批评的共生共长的关系迫切要求翻译活动必须有一套系统性、理论性的翻译批评模式与之匹配.研究翻译批评模式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坚持翻译批评模式在实现解读还原和语言分析的基础上,兼顾文化批评,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翻译批评的模式被广泛应用,同时,翻译批评模式必须以文本类型为导向,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批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朱湘的诗歌翻译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从朱湘择译外国诗歌的特点、不朽的翻译遗产、译论建树、翻译特色等几个方面对朱湘辉煌的翻译成就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地考量,对全面了解和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家朱湘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诗歌在弘扬传统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诗歌翻译则是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和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翻译理论界,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可行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结合李白《送友人》的英译本,从翻译标准多元化来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跨学科的社会活动,它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复杂的关联.针对传统翻译理论对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社会政治因素认识的不足,本文着重探讨了翻译中的政治因素,并认为政治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是深刻的.在翻译活动中,政治因素不仅影响翻译策略、翻译题材的选择,而且还影响译者的选词和评判译文的标准,同时翻译反过来又服务于政治.因此,翻译研究中应该考虑政治这一语言外因素,否则翻译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翻译批评”以译本为中心,兼论译者、译事与译法,重在译作的评价和引导,但却忽视了“翻译书评”在翻译批评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及应该享有的地位,没有将之纳入“翻译批评”的研究范围。“翻译书评”通过鉴赏与批判,可以起到介绍最新理论成果,引导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作用,为翻译理论研究的创新贡献力量,并可以预防学术垃圾的泛滥。因此,完整的翻译批评体系离不开“翻译书评”的参与和贡献,其地位应该在学科体制内得到应有的承认。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安燕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141-142
韵律一词通常用于诗歌与音乐中,但在翻译过程中,和谐的韵律美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俄语翻译在保持翻译基本原则,追求翻译标准的同时。力求语言的韵律美。从语气、结构及语篇来具体分析影响俄语翻译中韵律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金圣叹为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也是文学批评家。他选“六子才书“就是试图通过这六部中国群众喜欢的古典书籍,而展开评点。他评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已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受到很大的注目。不仅如此,他对中国古代散文理论也有丰富的素养。研究金批的占文,很容易发现,他注重以重点作家的代表作为主进行批评。因此金批的《才子古文》所选录的325篇文章,篇篇都具备金圣叹认为的好文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胡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生平、学术总体定位、近代史和党史领域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已有研究还难称系统深入.胡绳研究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巨大的开拓空间,他在当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他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3.
从圣寿词这一角度,比较了晏殊和柳永二人在表现内容方面的异同,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客观地评价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从写作动机方面探讨了二人圣寿词的情感倾向和目的,从而对这一历来较少为人所注意的圣寿词作了一次简要的重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4.
从圣寿词这一角度,比较了晏殊和柳永二人在表现内容方面的异同,分析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和艺术风格,客观地评价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且从写作动机方面探讨了二人圣寿词的情感倾向和目的,从而对这一历来较少为人所注意的圣寿词作了一次简要的重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5.
笙本来是一种乐器,本身并不具有构成一种文学意象的条件,但是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笙"和特定的词(字)相结合,渐渐构成了一种具有独特内涵的意象。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时候,我们通常简单地将其注为一种乐器,而没有注意到它作为一种意象存在的文学意义,这就人为地破坏了这一意象的深层意蕴,使文学作品含蓄蕴藉的意味消失殆尽。本文主要讨论宋词中的"玉笙"意象,通过对"玉笙"意象生成的溯源,分析"玉笙"意象的内蕴,并对前圣先哲关于"玉笙"的相关注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1934-1937年新疆盛世才政权与苏联在政治军事上建立了反帝、排斥国民党政府和共掌新疆政权,共保新疆安全的同盟关系,经济上苏联对新疆给予了大规模的援助.苏盛同盟是苏盛援助与受援助、控制与被控制、控制与反控制的集合体、是苏联大国利己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沈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沈括其人及其时代政治环境;论述沈括的科学思想与本体的关系,沈括的科学思想与儒学思想的关系,民事事务对沈括科学和技术的影响,沈括的自然观及其他知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叶盛"藏书致用"的一生,详细阐述了叶盛所著《菉竹堂书目》的体例、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术界对盛世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盛世才与苏联、中共的关系,盛世才与南京国民党中央政府的关系,以及关于盛世才执政新疆的政策及其它相关评价等方面。关于盛世才的研究取得了相当成绩,值得肯定。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来考察盛世才执掌新疆时期的政治行为、思想观念等,有利于推动和加强盛世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盛宣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享有盛名且颇具争议的洋务派核心和骨干分子,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既在经济上着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在政治上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其阶级属性中交织着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矛盾。探讨盛宣怀在近代企业的经营与商本商办的企业经营思想、抵洋主流思想和买办支流思想,对于深入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晚清社会中的畸形发展,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