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它们回来了     
《科学大观园》2024,(10):12-13
<正>羚牛出游九寨沟,林麝现身富宁驮娘江,东方白鹳现身北京大宁调蓄水库,青头潜鸭成群现身梁园,黑颈长尾雉出现在茂兰。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实现稳中有升。其中,大熊猫野外种群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现在的近1900只。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从40年前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现在的6群、37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1万多只。藏羚羊野外种群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6万到7万只,恢复到现在的30多万只。野生攀枝花苏铁增加到38.5万株,成为欧亚大陆自然分布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天然苏铁群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中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2.
灭绝的警示灯,近年一直环绕着中华鲟.2017年至今,我国已连续4年未监测到"水中大熊猫"的自然繁殖. 中华鲟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5亿年.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鲟有近一万尾,80年代减少到2000尾左右,90年代只剩下200~300尾. "拯救"它们的方法是人工繁育.同样的手段已在大熊猫身上取得了成果——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的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3.
灭绝的警示灯,近年一直环绕着中华鲟.2017年至今,我国已连续4年未监测到"水中大熊猫"的自然繁殖. 中华鲟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1.5亿年.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鲟有近一万尾,80年代减少到2000尾左右,90年代只剩下200~300尾. "拯救"它们的方法是人工繁育.同样的手段已在大熊猫身上取得了成果——随着人工繁育大熊猫数量的快速优质增长,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实现野外放归并成功融入野生种群.  相似文献   

4.
大象回家了,熊猫降级了…… 近期,"网红"动物们佳讯频传,成为大家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网友们为动物"操碎了心"背后,也恰好证明了我国广大民众保护动物的意识在日渐提升.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对物种濒危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划分为9类: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评估.此次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虽是降级,但仍属于受威胁物种,对其保护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熊猫宝贝     
《科学大观园》2020,(6):44-47
正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萌宠滚滚大熊猫不仅仅是中国的国宝,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黑白两色的皮毛,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圆滚滚胖嘟嘟的身体,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使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成为全球萌宠动物。  相似文献   

6.
胡锦矗教授,中国著名的大熊猫专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熊猫的调查研究,对四川大熊猫的分布、栖息地、种群数量、繁殖、食性和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胡教授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还出版了《卧龙的大熊猫》《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和《大熊猫研究》等学术专著。吕植教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大学时就师从潘文石教授开展大熊猫的研究保护工作。由于在大熊猫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中国科协评为杰出青年科学家,编著有《秦岭——大熊猫的庇护所》等书。因前段时间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赴台,引发了是叫"  相似文献   

7.
从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传来消息,3名熊猫专家已起身前往雅安,开始对当地的环境展开摸底。在大本营内,专家正对每只大熊猫的体况跟踪监测,届时会对筛选出来的16只大熊猫暂时隔离,并用尼桑车送往雅安。这是中国正在通过模拟大熊猫野生环境,  相似文献   

8.
胡锦矗教授,中国著名的大熊猫专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熊猫的调查研究,对四川大熊猫的分布、栖息地、种群数量、繁殖、食性和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胡教授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还出版了《卧龙的大熊猫》《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和《大熊猫研究》等学术专著。吕植教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大学时就师从潘文石教授开展大熊猫的研究保护工作。由于在大熊猫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中国科协评为杰出青年科学家,编著有《秦岭—大熊猫的庇护所》等书。因前段时间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赴台,引发了是叫“大熊猫”还是叫“大猫熊”的热议,本刊特邀胡锦矗与吕植两位专家撰文,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大熊猫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威胁,首屈一指的就是栖息地丧失与破碎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论调,认为受到种群数量持续下降、遗传多样性低、繁殖能力低下以及专吃竹子等生物学特征的限制,大熊猫必将走向灭绝,它们将走向演化的尽头,或者说演化的死胡同。时至近年,这一论调还不断地被提起。在2009年,BBC媒体人ChrisPackham就曾撰文表示,我们应该让大熊猫灭亡,从而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其他的动物上。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5,(5):33-34
种群数量 地球上曾经有8种老虎,其中3种已经灭绝。现存5种,都面对濒临绝种的危机。一个世纪以前还有大约10万只老虎在地球上漫步,但现存在野外的老虎也只有5000~7000只了。 东北虎:360~406只在野外,490只在动物园 孟加拉虎:3159~4715在野外,大约333只在动物园 印支虎:1227~1785只在野外,大约60只在动物园 华南虎:20~30只在野外,47只在动物园,全在中国境内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的“世界地球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代表向陕西省政府授予了“献给地球的礼物”荣誉证书,以表彰其在秦岭大熊猫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贡献。秦岭位于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的全球200个主要生态区之一的“长江上游生态区”范围内,是经科学论证的世界上最具生态特点和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它不仅是中国气候和水系的重要分水岭,而且是自然保护的象征——大熊猫的分布最北限和分布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12.
查明国家生物多样性本底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项根本性的基础工作,也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七条(查明与监测)的基本要求.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受威胁严重的国家之一.调查获取详细、准确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数据,是客观评估生物多样性现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开展相应的保护政策研究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3.
糜鹿重引进在迁地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是世界上迁地保护最成功的物种之一。通过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基础种群加以人工管理和繁殖,逐步发展种群使其复壮,并在其历史分布区选择适宜栖息地建立迁地种群。截至2011年底,向全国多家繁育基地、动物园、植物园、林场、鹿场、湿地、保护区等单位共输出麋鹿456只,建立了44个迁地种群,种群数量从基础种群的77只扩大到3700余只,种群增长99倍。同时,对迁地保护种群开展了大量的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为我国糜鹿种群的健康繁衍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我国麋鹿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只大熊猫一年的饲料费超过1.5万元,一年正常的生活费需要10万元。大陆宣布将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大熊猫后,估计围绕这对大熊猫产生的费用在5000万元左右。大熊猫已经成为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大熊猫将带来数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5.
2004年2月13日,在美国出生的大熊猫“华美”回到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安家落户,开始了新的生活。已经4岁半的“华美”是中国第一只在国外出生并回国的雌性大熊猫。它于1999年8月21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动物园,是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在美国出生并存活的第一只大熊猫幼仔,也是中国旅居美国的大熊猫夫妇“石石”和“白云”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根据中美两国大熊猫繁殖合作协议,“石石”和“白云”生育的大熊猫宝宝归中国所有。刚刚回家的“华美”即将进入繁殖阶段,卧龙为此提前为其物色了4个年龄在10~15岁的大熊猫“情哥哥”。它们…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物(包括人类)层面,提出生物存活主体、特属主体的新概念,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本质上在于保护生物存活主体的生态机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正>在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保护中,云南省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一大批濒临灭绝物种获得新生。日前,“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发布会举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表示,自1958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来,全省已建设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全省90%典型生态系统和80%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一大批濒临灭绝的物种获得新生,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980年代由"竹子开花"现象引发的"抢救大熊猫"活动进行基于科学传播视角的研究,关注在"竹子开花"事件中,科学传播的背景、机制和过程,呈现生态相关知识被社会建构的情况。大熊猫作为中国最为民众所认知的濒危物种,具有科学、政治和文化意涵。保护大熊猫成为一个值得分析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例。虽然许多民众早已知道竹子是大熊猫的主食,但是,竹子开花作为一种自然界的现象,被认知的过程却复杂得多。本文通过对这场由自然现象过渡到社会活动、从"竹子开花"到"抢救大熊猫"的野生动物保护案例进行分析,试图呈现事件之中由媒体建构和主导的科学传播面貌,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之间多重且复杂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大熊猫和野生动物保护带来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10只大熊猫到上海"作客"一年,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友谊使者。这10只大熊猫由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遴选,5只雄性,5只雌性,均为2008年汶川地震后出生于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为了更好地让海内外游客在参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24,(10):20-29
<正>羚牛出游九寨沟,林麝现身富宁驮娘江……中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4月8日晚,九寨沟景区管理局生态巡护员在日常巡护中,偶遇多头羚牛在景区公路边行走、觅食,数量达到30余头。这是巡护员首次如此近距离地见到成群羚牛在景区活动。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出游的羚牛幼崽居多。“这次发现的羚牛数量有30多头,亚成体居多,都是些幼崽,这表明此羚牛种群健康且种群有扩大的趋势。”九寨沟景区护林防火与自然保护处处长杨小平介绍。羚牛不是肉食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但是在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