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个人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正与上帝一同在沙滩上散步。天空中闪现过一些生活的场景,他注意到每个场景都有两组足迹印在沙滩上——一组属于他,一组属于上帝。当最后一组场景消失时,他回头注视足迹,发现有许多地方只有一组足迹。而这些刚好发生在他人生最低潮的时候。他便问上帝:“上帝,你曾说一旦我决定跟随你,你会一路陪着我走下去,但是,为什么在我人生最糟糕的时候,却只有一组足迹?为什么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离  相似文献   

2.
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典隆德大学地质学家基于对鱼龙的300多年研究资料,最新绘制复原出它的"真实面目"——使用一个保存完好的鱼龙化石,重建出迄今最完整的鱼龙结构. 鱼龙是一种成功进化的远古物种,与现今的鲸鱼很像,它们从陆地迁移到海洋,在海洋繁衍大约1.6亿年,这些海豚状爬行动物生活在三叠纪早期至白垩纪晚期,大约与恐龙生活在...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5,(16):58
科学家们日前发现了地球物种大灭绝的规律,从而得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地球生物随时可能会再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地球在遥远的过去发生过多次物种大灭绝,这些灭绝一次次将地球生物推向绝境。科学家发现,物种灭绝并不是源于什么突发事件,而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家研究了数千种水生生物化石,分析了这些生物在过去5亿年里多  相似文献   

4.
从猿到人,从四肢着地到两足直立行走,人类的诞生以及进化是一个漫长且充满变数的过程。我们似乎都持有这样一个疑问:在未来的岁月里,人类是否还会进化?进化的趋势又会如何?本文作者依据化石研究,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推测。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5,(24):55
在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之后,人类学家根据众多极为不同寻常的化石中发现,早在18000年前,在印度尼西亚东部偏僻的弗洛里斯岛上居住着一种不为人们所知的新的人类物种。由于他们是在弗洛里斯岛发现的,因此,人类学家称他们为“弗洛里斯人”。据称,“弗洛里斯人”是人类族谱当中的一个分支,他们的身高相当于黑猩猩,大约为1米左右;脑袋有小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员在南非豪登省史特克方登石洞里发现了一些距今200万到80万年的颚骨、牙齿和其他骨骼等化石碎片,从而确定它们是新人种。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人类学家克诺说,虽然目前只找到大约6个个体的一些化石碎片,但是科学家认为,直立行走的树居人站立时身高有1米,体重大约是50公斤。  相似文献   

7.
为了及时迎接产卵,一只怀孕的翼龙正在努力地赶往家中。然而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这只身长三英尺会飞翔的爬行动物,大风刮折了它的翅膀,使它盘旋着落入一个湖泊中,盖在它身上的淤泥越来越厚,压力把它体内的卵挤压出来,随着淤泥变成了岩石,它的卵也在它的身旁变为化石。"这是一场悲剧,"英国莱斯特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大卫.昂温说,他对该化石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昂温及同事认为,该发现可以解答由来已久的、有关翼龙性别差异的问题。自从2009年中国辽宁省的一个农民将这块化石卖给浙江省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后,研究人员就开始研究这块化石。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吕君昌确定该化石已有一亿六千万年,并确定  相似文献   

8.
曹劼 《科学大观园》2011,(14):21-22
英国人罗布·霍普金斯原本是一名农业学家,他在爱尔兰执教"永续农业",这属于模仿自然界的可持续农业学科。2004年,霍普金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了一堂"产油峰值"的演讲,让他意识到自己有多么离不开他的汽车,可是人类依赖化石燃料的黄金时代早已进入倒计时。这让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研究的"永续农业",希望能够通过自己所学找到一个可以在能源,食物,交通以及住房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中外古生物学者们在四川省西南部,大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发现了中国首例肉食龙游泳足迹.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亚洲尚无记录.同时还发现罕见的包括多种植食性恐龙和肉食性恐龙的足迹组合.化石的研究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学者张建平、邢立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恐龙足迹博物馆马丁·洛克利,甘肃地质博物馆李大庆等专家学者在《科学通报》(英文版)上撰文描述了这批珍贵的标本.  相似文献   

10.
在医学的海洋里,有这么一位执着的追求者,他以理想为风帆,用汗水为船桨,航行在骤雨与风浪密布的旅途中.暮然回首,他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研发出了一个又一个医学成果,在颅脑创伤、颅内肿瘤和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等领域里嵌入属于他的永恒足迹.他就是杭春华教授.  相似文献   

11.
项目综合应用比较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法对钝头蛇科Pareidae进行物种界定和生物地理学分析,认为主要在华东、华南、西南以及中南半岛北部的连片广大地区,存在一个"缅甸钝头蛇种组",其既包含部分确定的物种,也应包含多个隐存种,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总体上,分布越靠北的种类进化程度应越高.钝头蛇科Pareidae的...  相似文献   

12.
正查尔斯·达尔文逝世约140年后,其进化论的一个理论终获证实!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在3月18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上撰文称,哺乳动物亚种在进化中发挥的作用比此前认为的更重要。最新研究可帮助物种保护主义者预测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5,(21):32
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委员会正式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揭牌成立,有关方面同时公布了“北京人”遗失化石的清单。据悉,从2005年7月2日房山区政府宣布启动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工作至今,已经征集到63条有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下落的线索,其中来自北京的最多,有20条。专家认为,所有这些线索中比较有价值的至少有4条。  相似文献   

14.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已经知道在东非发现的古猿人化石"露西"是我们早在数百万年前的祖先,然而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当我们的东非祖先正在非洲大陆留下他们的足迹之时,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类原始人种。根据一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显示,近期科学家们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境内发现了一种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社会中,近亲通婚被认为足不好的,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但瑞典研究人员近日发表于《自然—生态学与进化》的最新研究表明,在自然界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一假设. 动物应避免近亲交配这一观点是在许多物种中进行的数百项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但事实证明情况要复杂得多. "人们认为动物在有机会的时候应避免你与近亲交配."斯德哥尔摩大学动物学研究员Raissa de Boer说,"但40多年来,进化理论告诉我们,动物能够忍受近亲繁殖的行为,甚至更喜欢在各种条件下与亲属交配."  相似文献   

16.
正"塔利怪兽"也许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诡异的生物,有着奇怪的管状身体,眼睛长在一根细管两侧,牙齿则长在一条长而细的"鼻子"末端。该生物生活在距今约3亿年前。但自从58年前发现该物种化石以来就困扰着科学家们,因为科学家至今无法决定它属于哪类生物。尽管有两支研究团队在2016年指出,它是种类似于八目鳗的脊椎动物,但宾利法尼亚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萨兰教授指出,"该生物太过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共同体中人对自然有伦理关系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扩展的主张是不成立的,因为该主张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科学基础之上的。生态伦理学把人看成是自然共同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因此认为人应当把只属于社会共同体中的道德扩展到整个自然共同体中,然而,事实是当把人作为自然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时,此时的人便仅仅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物种概念,遵从的也仅仅是自然规定性,因而不存在人对自然的伦理关系。因此,生态伦理学要坚持道德扩展的主张,就必须放弃人是自然共同体中普通一员这个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道德的第一重作用:“维护人的利益”出发,认为尊重自然界及其中物种和其他组分的权利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物种、生态系及地球生物圈其他组分的内在价值也就是对系统稳定性的价值。利益也就是物种的需要、习性。从道德的第二重作用:“满足人精神需求和实现自身价值”出发,认为自然界及其中的生态系统、物种、动植物个体的权利、利益和价值就是热爱生命、满足精神需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依据。并针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把“是”等同于“应该”这一难点问题,认为这些流派提出的权利、利益、价值的依据就是寻求动植物个体、物种、生态系统、自然界中与人相似的特征把他们当做人来爱护。  相似文献   

19.
1968年的一个夏天,一位美国的业余化石专家在位于犹他州附近,以三叶虫化石闻名的羚羊泉敲开了一片化石.这一敲不但松动了一百多年以来现代人类所笃信的进化论,更替人类发展史研究敲开了另一扇门.  相似文献   

20.
正在遥远的中生代,天空的统治者翼龙也许没有童年。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翼龙幼仔刚出壳就具备飞行能力,它们有可能立刻就开始了没有"双亲"照顾的独立生活。此前有研究认为,翼龙蛋化石临近孵化完成时,胚胎翅膀发育仍不完善,因此翼龙幼仔要等到发育成熟才会飞,与现今的鸟类和蝙蝠一样。英国莱斯特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利用4种量化方法对翼龙蛋化石进行了更精确的分析,检查胚胎的肢体长度、卵的大小和形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