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今"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谁也不会存在什么疑义,而系统论"整体性、关联性"思想也重点强调联系,在这些理论之下,我们是否应该对联系的起因给予进一步的追究呢?为什么说"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本文,对联系的产生、由来,联系的"媒介"进行了揭示,认为是力的作用,促使事物间发生了联系,而联系即构成了网。这一新的认知,使笔者发现:宇宙间还存在着"力网"。这不仅揭示出联系的起因,而且又揭示了"力网"的客观存在。即:运动、变化的缘起应归结为"力"的作用。力产生联系,由此形成了"力网"。本文进而提出"宇宙网"、"人体网"、"万物俱在网"的新概念,是基于"力网"理论。力网理论可广泛应用于宇宙、自然、人体与疾病的研究。本文后面内容是应用力网理论侧重于医学的研究;从力网视角,讲述了在疾病病因上的新发现以及提出的新理论,如:栓塞与占位理论、挤压理论、人体形变理论、人体内部物质也飘移学说。这些理论、学说均经过了临床的反复印证。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讲述的只是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
人体组织工程师一直在不断努力,力图为透析患者在实验室里造出一个完全由患者自身细胞而来的新肾脏,这样患者就不用苦苦等待捐赠者的器官,况且患者的免疫系统还可能对捐赠器官产生排异。同样地,糖尿病患者也在等着移植科学家在实验室制作出胰腺组织,从而使自己的身体获得再造胰岛素的能力。但人体组织工程研究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3.
人体发电     
《科学大观园》2005,(18):53
尽管手机、电子表等微型便携电子产品依靠电池摆脱了电线的“纠缠”,给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但每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需要充电或更换电池。德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利用人体温差产生电能的新型电池,可以给这些便携式的微型电子仪器提供长久的“动力”,因而免去了充电或更换电池的麻烦。  相似文献   

4.
人体奥秘     
人吃饭时,食物从口进入胃内要花4-8秒钟,可在胃内停留长达4小时。 40岁以后的人,每天约有1000个神经细胞死亡。 在视网膜里获得清晰的图像,需要1/10秒的曝光。 分布在舌面的味蕾细胞,平均寿命10天半。 指纹在新生儿诞生前6-8周形成。 人脑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又同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1,(23):36-37
人体真的非常奇妙,你只能感觉到自己。有时却无法看清楚自己。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帮我们了解自身。但似乎对于人体这个复杂的大“机器”来说,仍然不够。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解剖学告诉我们的90个有趣的事实吧。  相似文献   

6.
<正>~~  相似文献   

7.
<正>以人体为画布,在皮肤上巧妙利用青色、紫红色、黄色以及绿色等颜色进行绘画创作,通过人体彩绘将模特融入周围环境中,达到"欺骗"视觉奇观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到三角,许多人就会立马想到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充满神奇色彩的百慕大魔鬼三角,或许您还会想到情节曲折惊险的电影<黑三角>……可是,您是否知道人体体表的医学假定的许多三角呢?这些三角对诊断治疗疾病起了很大的作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的人体三角.  相似文献   

9.
1时:人进入浅睡眠阶段,易醒,对痛觉特别敏感。2时:体内大部分器官处于一天中工作最慢的时刻。肝脏在加紧产生人体必需的物质,清除人体内的毒素。此时工作,人的视力最差。3时:全身处于休息状态,肌肉完全放松。4时:血压最低,人体脑部供血量最少,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座刚刚在荷兰落成的人体大厦,它其实是一个博物馆。专门用来为参观者提供有关人体构成和功能机理的科普知识。由于大厦内部的结构也都是完全按照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构成来设计制造的,因此你可以直接走入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8,(9):36-37
一、心跳停止极限 解疑:曾有这样一个实例.1987年,有一位名叫扬·埃伊尔·雷夫斯塔尔的挪威渔民在卑尔根附近水域不幸落入冰水中.当他被送进医院时,体温已降到24℃,心跳也已停止.但是,当接上人工心肺机后,他的心脏奇迹般地恢复了跳动.  相似文献   

12.
在印度北方的边远山区纳米罗尔村,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名叫巴亚·米切尔.他修炼瑜珈功有40多年了,据说他的身体能在山林上空飘浮,如同仙人.  相似文献   

13.
电梯的使用安全越来越受到百姓和政府的关注,而电梯的维保则是保证电梯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生命始于一个单细胞。到如今则由数万亿个细胞而组成。人类体内的细胞数量比银河系中的恒星数量还多。每天有数十亿的细胞死去,同时又新生出同样数量的细胞。一旦受伤,超过十亿数量的细胞就会冒出来进行修复受损之处,生成新的皮肤、肌肉、血管乃至骨骼。但更了不起的是,这些细胞都能知道如何各司其职——是变成皮肤还是骨骼等。那它们怎么办到的?位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物理工程师丹尼斯·迪斯凯尔说道:"细胞没有眼睛,也没有耳  相似文献   

15.
常年黑衣黑帽的德国解剖学家冈瑟·冯·哈根斯用自己创造的生物塑化技术给现代解剖学带来了革新,影响了此后的医学教学。与此同时,他全球巡展多年的商业性展览人体世界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家曾认为,人体是完全可以自行调控身体内部运转的一座生理之岛。我们的身体能分泌消化酶消化食物,合成营养物质维护身体组织和器官;可以感受到自身发出的信号,以及能识别危险的微生物(病原体)免疫细胞,向病原体发起进攻的同时还能避免伤害到自身组织。但研究人员在过去十多年中发现,人体并不是一座自给自足的世外小岛,而是更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我们身体内的这个庞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人的体味非常奇妙.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味,体味是人体内具有的一种激素,医学上称之为传激素或补激素.因为它能传送信息,所以又叫信息素.现今,研究体味已成为一门科学,叫气味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提出,认知科学家重新关注被认知主义搁置在一边的文化、历史与情境因素,个体的认知活动正是文化过程的组成部分,文化与认知的融嵌是在认知目标于日常生活中所达成模式的呈现中完成的。认知的本质属性需要进行哲学与人类学的反思,分布式认知这一认知进路优于延伸心灵假说之处在于体现了认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消解了传统认知主义以颅骨为界的观点,因此系统性是解读认知的一种方式,通过对表征状态的耦合,将工具、社会、文化都纳入认知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正>人体冷冻或人体冷藏技术,是一种试验中的医疗科学技术,即把人体或动物在极低的温度下冷藏保存,梦想在未来能够借助于先进的医疗科技使他们解冻后复活及治疗。俄罗斯的人体冷冻研究在医学家看来,被冷冻的人几乎没有有朝一日复活的机会。因为在冷冻的情况下人体内的水会结冰膨胀,冰晶锋利的边缘会刺破机体组织,使得人体组织不能完整地恢复。所以,要使被冷冻的人有复活的可能,在冷冻时不能让人体内结冰。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3,(2):2-3
如果说来自德国多特蒙德市的画家杰斯奈·马维德尔的绘画作品充满生命的力量,一点也不夸张。这位德国画家在人体而非传统画布上创作出的美得令人窒息的作品。在这些人体艺术作品中,德国画家马维德尔把一名模特变成动物形象。这位多才多艺的画家用男人和女人的身体创作艺术品。所有人体艺术都是用涂在皮肤上的颜色创作出来的。这种颜色是天然的,用矿泉水和热泥调制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