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创新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是提高自然资源有效产出的添加剂,而且是延展自然资源利用价值的有效催化剂,更是人类拓展自然资源勘探范围、不断开发利用新资源的导航仪以及人类利用人工合成资源替代自然稀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可称之为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2.
对自然资源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与能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渐紧缺及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而不断增强的.本文探讨了界定自然资源概念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分析了不同学科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提出自然资源的定义应从不同维度(时间维、空间维)及价值角度(物质性价值、生态环境价值)来认识的观点.指出自然资源的定义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态的.自然资源概念的界定,为人们从事自然资源的开发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可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量自然资源被非正常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四是价值偏见.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人地关系认识史上,人类最先把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看成人类一切活动的主宰;随着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入,人类认识到,人是可以战胜自然、利用自然的,进而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现象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经过深入研究,人们最终找到了既不牺牲未来子孙后代生存需要,又能满足我们这代人需要的生存模式--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推动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同时自然资源利用所带来的环境保护等问题又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各种自然资源,需要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经济相关性,本文对此进行探究,希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自然资...  相似文献   

6.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可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量自然资源被非正常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四是价值偏见。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人类学哲学视野出发,探讨了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就有一种自然的抑或是社会的价值引导.由这种价值引导把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社会和历史既区别开来又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循环的引导中,通过有意义的价值导向把实践和认识、真理性与价值性、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决定论与选择论、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这种新实践观的价值引导观察世界,形成了马克思人类学哲学实践价值引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人类哲学史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可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大量自然资源被非正常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三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四是价值偏见。因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阐明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关系与作用.科学是“求真”,“科学用逻辑和概念等抽象形式反映世界,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技术是“务实”,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还可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设备,以及工艺过程).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核心是求索人类生存的意义与价值.自然科学追求的是穷尽“自然的真理”;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穷尽“人生的真谛”,两者都是人类社会发展所亟需的.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理想.科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理性活动.科学的理性包含着批判、怀疑、创新的精神:理性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人类社会谋求持续协调、全面发展需要科技为动力,人文作导向.科技为人文提供依据,人文为科技确定目标.科普的社会责任是:“解读自然的奥秘;探究人生之真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阐述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作用以及人类在生物多样性中的定位,论述价值的定义、自然资源价值的定义以及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进而阐明树立正确的自然资源价值观,并在正确的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自然资源法,通过自然资源法设定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法律制度,以期达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