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3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雄穗检测方法因玉米品种不同以及田间环境不同导致的检测误差较大、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特征,并对多尺寸特征图卷积的方法检测玉米雄穗。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inception作为基础网络来训练提取玉米雄穗特征,同时增加额外的卷积层对图像进行卷积提取特征,最后分别对基础网络中的两层卷积层以及额外的卷积层卷积得到的不同尺度特征图进行分类和位置回归。整体网络结构是多尺度端到端框架,效率高,方便检测不同尺度的雄穗。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雄穗检测的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敌士兵数据集样本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3的少样本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利用数据增广提高少样本目标检测模型的鲁棒性,改进网络结构将浅层网络特征图跨层连接至深层网络,采用k-means聚类获取适合士兵目标特性的锚点框,利用预训练提高模型训练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少样本敌士兵目标检测成功率mAP达到85.6%、检测精度IOU达到82.18%,且对小型和遮挡目标检测效果较好;部署在NVIDIA TITAN V GPU计算机和NVIDIA Xavier嵌入式计算平台上的检测速度分别达到54.6和26.8 fps,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前一些方法通过多任务联合实现显著性检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检测精度,但仍存在误检和漏检问题,其原因在于各任务优化目标不同且特征域差异较大,导致网络对显著性、物体边界等特征辨识能力不足.基于此,借助边界检测和骨骼提取提出一种多任务辅助的显著性检测网络,其包括特征提取子网络、边界检测子网络、骨骼提取子网络以及显著性填充子网络.其中,特征提取子网络利用ResNet101预训练模型提取图像的多尺度特征;边界检测子网络选择前3层特征进行融合,可完整保留显著性目标的边界信息;骨骼提取子网络选择后两层特征进行融合,可准确定位显著性目标的中心位置;所提方法基于边界检测数据集和骨骼提取数据集分别对两个子网络进行训练,保留最好的边界检测模型和骨骼提取模型,作为预训练模型辅助显著性检测任务.为降低网络优化目标与特征域之间的差异,设计了显著性填充子网络将提取的边界特征和骨骼特征进行融合和非线性映射.在4种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恢复缺失的显著性区域,优于其他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将航拍图片旋转后进行前景分割、计算轮廓和生成标识框的方法增加训练样本中不同拍摄视角下样本的数量,使得训练样本具有更全的代表性。算法方面针对小目标检测,通过在原有YOLO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图像超分辨率功能形成SR-YOLO网络模型,并对原网络模型中的归一化层和残差层层数进行调整。应用SR-YOLO网络模型使用经过旋转扩充后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人"的目标检测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此模型在航拍场景下目标的识别率较原网络结构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国内变电站周边环境巡检的局限性,基于无人机和红外成像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红外图像检测方法.通过将主干网络替换成MobileNetV3轻量化网络,来减少参数量;通过修改特征融合层、调整边界框损失函数来增强网络对红外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通过对自建红外目标检测数据集进行目标检测,并进行对照实验,来验证本文改进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网络降低了网络参数,简化了网络结构,对于提高变电站周边环境的监控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个体识别对研究大熊猫的种群数量非常重要,大熊猫面部检测是基于面部图像的大熊猫个体识别方法中的首要关键步骤。针对现有的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精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VGGNet-16改进网络结构的多尺度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首先,以VGGNet-16网络结构为基础,通过增加残差结构与BN层,降低卷积层通道数,并采用LeakyRelu激活函数等改进,构建一个新的特征提取主干网络。其次,将一个3尺度的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与SPP结构结合用于目标检测。最后,使用深度分离卷积结构替代常规卷积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大熊猫面部检测方法在测试集上能够达到99.48%的mAP,检测性能优于YOLOv4。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行人检测过程中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将传统检测方法与区域候选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局部无关通道特征(LDCF)方法对图片进行粗检测,筛选出在训练集上漏检的窗口。采用k均值(k-means)算法对数据集中漏检的目标框进行聚类,得到合适的尺度与长宽比。针对相应的尺度与长宽比训练区域候选网络(RPN),提高粗检测阶段的召回率。利用改进的颜色自相似特征以及简化的卷积网络结构对窗口特征进行更为准确的描述。使用改进的深度网络提取特征,并训练级联分类器,对粗检窗口进行精细判断。在行人检测数据集TUD-Brussels和Caltech上进行实验,得到的平均对数漏检率分别为46%和9%。  相似文献   

8.
通过将传统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结构改造为具有跨层连接的网络,提出了相应的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改进算法.通过分析网络误差函数,从理论上证明了:相对于无跨层连接网络,有跨层连接网络能以更加简洁的结构逼近理想状态.最后,用一个隐层神经元解决了传统网络必须用两个隐元才能解决的异或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于目标检测方法的桥梁表观病害检测存在检测精度低、误检率和漏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3的高准确率桥梁表观病害检测识别方法。为实现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有效融合,在YOLOv3的检测层中添加固定分块大小的池化模块,并在YOLOv3的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了DenseNet密集型连接网络结构以增强桥梁病害特征在网络中的传播和利用效率,提高检测效率,采用数据增强技术来扩充样本图像以解决现有桥梁病害数据集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3在桥梁表观病害检测上的平均准确率比原YOLOv3提高了3.0%,且模型训练时间减少了33.2%,同时降低了对桥梁表观病害检测的误检率和漏检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安全帽佩戴检测中存在的误检和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模型改进的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改进模型引入多尺度加权特征融合网络,即在YOLOv5的网络结构中增加一个浅层检测尺度,并引入特征权重进行加权融合,构成新的四尺检测结构,有效地提升图像浅层特征的提取及融合能力;在YOLOv5的Neck网络的BottleneckCSP结构中加入SENet模块,使模型更多地关注目标信息忽略背景信息;针对大分辨率的图像,添加图像切割层,避免多倍下采样造成的小目标特征信息大量丢失。对YOLOv5模型进行改进之后,通过自制的安全帽数据集进行训练检测,mAP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7.06%、92.54%,与YOLOv5相比较分别提升了4.74%和4.31%。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算法可有效提升安全帽佩戴的检测性能,能够准确识别施工人员的安全帽佩戴情况,从而大大降低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1.
依托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面临多重信息安全风险,现有智能家居入侵检测方案存在难以处理大量高维度数据、检测率低、误检率高、依赖经验确定网络层数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学习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层神经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完成数据特征的学习,将高维数据映射为低维数据;基于网络重构误差训练并优化确定网络深度。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对攻击行为的检测准确率和检测效率;针对远程非法访问的检测率可达到94%,对拒绝服务攻击的检测准确率可达96%,对网络中新型攻击的检测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安全帽佩戴检测时易受复杂背景干扰,解决YOLOv4网络检测速度慢、内存消耗大、计算复杂度高、对硬件性能要求较高等问题,引入改进YOLOv4算法优化安全帽佩戴检测方法。引入MobileNet网络轻量化YOLOv4、跨越模块特征融合,实现高层语义特征和低层语义特征有效融合。针对图像中小目标分辨率低,信息特征少,多尺度并存,导致在连续卷积过程中易丢失特征信息等问题,采用改进特征金字塔FPN和注意力机制等颈部优化策略聚焦目标信息,弱化安全帽检测时背景信息的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YOLOv4颈部优化网络安全帽佩戴检测算法在CPU平台下的检测速度为34.28 FPS,是基础YOLOv4网络的16倍,检测精度提升了4.21%,检测速度与检测精度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舰船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层次特征增强网络的多尺度目标检测框架.利用Darknet53提取原始图像特征,自上而下建立四尺度特征金字塔;特别设计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结构,自下而上衔接相邻特征层,构建增强型特征金字塔;利用候选区域及其周边上下文信息为检测器计算分类置信度和目标分数提供更高质量的判定依据.所提算法在SSDD公开数据集和SAR-Ship自建数据集上的平均检测精度分别为94.43%和91.92%.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设定合理且检测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植被检测是城市生态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遥感图像中植被存在阴影区域、遮挡区域以及色彩上的畸变等,导致当前的植被检测精度较低。基于遥感卫星影像,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快速有效地检测出城市中的植被区域,为植被资源统计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的植被区域进行检测。对不同的优化器,通过设置不同的卷积核大小,对精度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网络层数进行研究,对设置合适网络层数进行分析,用构造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实验数据上进行植被区域检测。【结果】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处理二维图像时,无需手动提取特征,进行简单少量的预处理后,直接把图像输入到CNN模型中进行训练,即可实现图片的识别分类功能。降低了预处理的难度,同时局部感知和权值共享大幅度地减少了参数量,加快了计算速度。次抽样还能保证图像处理后的平移、旋转、缩放和拉伸的不变性。解决了传统方法计算量和样本量大、结构复杂以及费时的缺点。在采集到的高分辨率紫金山区域的遥感图像中,通过设计的多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区域中的植被资源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不同的优化器、卷积核和网络层数,植被检测精度达到95.4%,明显高于当前众多植被检测算法。【结论】在深度学习中,目标检测的精度依赖于网络的结构设置,通过对优化器、卷积核以及网络层数进行设定,可以明显提高目标检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方法.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结合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的特点,讨论了异常检测的特征选择问题;提出了网络流量对称性、TCP报文SYN和SYN/ACK对称性以及协议分布等具有鲁棒性的特征参数,描述了数据的预处理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所选特征参数可有效地检测网络攻击导致的流量异常变化,说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一种利用图像内在统计特性进行图像拼接检测的方法。图像拼接检测是一个基于拼接图像特征的模式识别问题。本文通过对游程长度和图像边缘的统计特性进行分析,说明了拼接操作所引起的图像像素不相关性和不连续性。为进行拼接检测,从图像游程长度和图像边缘统计特性中提取特征量,以此特征量去训练神经网络作为最后的分类器。结果表明,由此特征量作为图像拼接检测的标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声纳图像中小目标检测识别率低、虚警率高的问题, 提出一种改进的 YOLOv3 算法. 改进的 YOLOv3 网络在原始 YOLOv3 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改变网络的层级连接, 融合更浅层的特征与深层特征, 形成新的更大尺度的检测层, 提高了网络对水下小目标检测的能力; 同时, 使用线性缩放的 $K$-means 聚类算法优化计算先验框个数和宽高比, 提高了先验框与 ground truth box 之间的匹配度, 较原始 YOLOv3 算法均值平均精度提高了 7%. 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改进 YOLOv3 算法能够有效分类与识别小目标且有更高的准确率和更低的虚警率, 同时保持了原始 YOLOv3 算法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图像中遮挡和小尺寸行人的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语义分割注意力和可见区域预测的行人检测方法.具体地,在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目标检测网络的基础上,首先优化SSD的超参数设置,使其更适于行人检测;然后在主干网络中引入基于语义分割的注意力分支来增强行人检测特征的表达能力;最后提出一种检测预测模块,它不仅能同时预测行人整体和可见区域,还能利用可见区域预测分支所学的特征去引导整体检测特征的学习,提升检测效果.在Caltech行人检测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所提方法的对数平均缺失率为5.5%,与已有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攻击特征描述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对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攻击特征的描述方法和分布式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检测的模型。攻击特征描述是提取攻击的本质属性,分布式系统则很好地利用了集群的优势。对于高速网络的出现,如何减少丢包并提高入侵检测的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该文提出的分层检测方法,充分考虑了攻击特征分类描述方法,实验证明可以提高网络入侵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