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每天清晨,迎着阳光,我们起床吃饭,穿衣打扮——新的一天开始了。不知大家可曾想过,如今的我们过着如此这般的生活,那古时的人们呢?他们又穿着怎样的衣服,吃着怎样的食物,过着怎样的日子?这个问题正是考古学家们的心之所想,一代又一代的考古人穷尽一生,只为揭示古人的生活面貌,探求他们与我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了解古人的生活来帮助我们洞察自己的生活,通过了解古人为何以及怎样犯错来帮助我们避免重蹈覆辙——这,或许就是考古研究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宇宙     
当你抬头仰望浩瀚的星空时,是否会有种安祥与幸福的感觉——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平静而又长久的空间里,宇宙的博大包容着我们,支撑着我们……可你是否也曾想过,这份博大将持续多久?它的未来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相似文献   

4.
正地球上最早诞生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目前有化石证据证明这些单细胞生物非常简单,据推测它们应该跟现在的原核细胞比较相似。那这些单细胞生物是怎么形成的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搞清楚原始生命诞生的环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会讲到单细胞生物,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第一个生命诞生的环境是怎样的吧!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高级生物,一直在探索生命的起源。生命是怎样在地球上诞生的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曾痴迷过,实际上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一直吸引着很多人的目光,一代又一代的人为探索这个问题贡献了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相似文献   

5.
2011年,在河南省登封市唐庄出土了两座宋代壁画墓,其构造之精巧,壁画之精美,在全国也属罕见。那么,这两座墓葬是怎样被发现、发掘和保护的?墓葬的主人是谁?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年代?透过这些精美壁画我们可以了解些什么?本刊特别约请主持此次考古发掘工作的考古专家高赞岭撰文,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知识就是力量》2007,(1):77-77
“走近科学”科教系列丛书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与“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联合制作,内容新颖(都是近年来科学研究、科技进步的新成果)、学科全面(包含了生物、医学、能源、环境、考古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趣味性强(精选彩色图片,配合生动的文字说明,每一章都是一个小故事)、立足科学(书中所有内容均经过专家审定,严格保证其真实性和科学性)。《找回古老的工艺》许多古老的工艺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明珠,但由于种种原因沉入历史长河,其光芒不再令世人得见。今天,当我们拾起古人曾用过的朴素平凡的原料,揣度着他们当年的制作工艺,重拾起…  相似文献   

7.
污水发电 "现在,我们使用生活用水需要缴纳两笔费用,一笔是自来水费,一笔是排污费.在将来,我们可能不用向污水处理厂缴费了,说不定他们还会付钱给我们",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华裔科学家刘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向居民收取水费的同时,还收取污水处理费,因为生活用水大多通过下水道进入了公共排污管道.然而,刘虹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居民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以把这些有机物用于发电.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研究证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人体气味,生理学家称之为"体味". 那么,"体味"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知道,人每天都要进食各种食物,食物在体内各种酶的参与下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同时,在食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气味,这种气味会随着人的呼吸及尿液、汗液排出体外,这就产生了人的"体味".  相似文献   

9.
<正>一场历时10年的考古大发掘,一座遭遇过200多次盗掘的大墓,一场屠戮186人的残忍仪式,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深达24?m的地下行宫究竟隐藏着什么?解开谜题的钥匙究竟藏在何处?掩藏在地下的秘密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就让我们一同追随考古队员的脚步,在泥土与碎片中揭开这个残暴墓主人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0.
正你也许从来都没有听过,在宏伟的太行山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吃着一种用土做的食物,已经1 700余年。这种食物在当地人的生活里,不仅祖祖辈辈都在吃,它还被当作婴儿的磨牙棒、小孩饭后助消化的零食、年轻人劳动后的能量补给、老年人最好的养胃品。这不仅是古人留下的智慧美食,也是靠山吃山的人们纯粹与朴实的印记,它就是"皇土炒指"。  相似文献   

11.
达尔文说过,要想弄清楚物种灭绝的因为,首先应知道它们过去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而生活的.恐龙是怎样生活的呢?这些当时地球上的主宰者,它们究竟是变温动物还是恒温动物?它们是一些呆头呆脑的傻瓜,还是行动敏捷、精力旺盛的大地骄子?尽管时过境迁,但科学家们通过艰辛研究,妙笔生花,又为我们描绘出了恐龙昔日适应环境的生活本领和养家度日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2.
陨石有机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陨石有机物是陨石中所含有并确证为非地球物质污染所致的有机物质,包括氨基酸、烃类化合物及其他有机分子。陨石有机物无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我们过去所不知道的宇宙信息。尽管有些信息目前我们还不能解译出来,但它们的发现和确认对研究宇宙的演化,尤其是有机物的起源和演化,乃至生命的起源,都不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考古如此着迷?他们为何会关注古埃及、罗马帝国和希腊的黄金时代?历史的科学研究会如何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考古的研究主题是我们昔日的生活———我们的日常习俗、信仰、服饰、商务和政治。通过开展这些研究,我们是否希望确信人类是在进步和发展?我们是否希望能与古代文明加以比较?想想庞贝城。这是罗马以南的一个城镇。公元79年8月的一天上午,整个城市转眼之间就被埋在了火山灰中,这个遗址浓缩了罗马帝国巅峰时期的生活状态。在前往参观之后,我们会发现些什么?那时的生活与2002年没有什么差别。当然没有汽车和空调,…  相似文献   

14.
欧美人去非洲旅行.最容易罹患肠道疾病,原因是他们精致纯净的食物让他们肠胃过于娇弱了。爱清洁当然是优点,但过分成洁癖就不好了。因为我们适当的接触灰尘、细菌,甚至是寄生虫,对我们的机体健康都是相对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自《海盗》号着陆器在火星上没找到生命以来已经15年了,不过某些研究人员一直没有失望.他们认为,有机物可以生活在《海盗》号没有探索过的地方.据我们自己行星的经验判断,完全可以肯定:这些有机物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利用阳光能量把二氧化碳变成维持生命的有机物质.可是,它们要设法吸收阳光和气体使自身免受照射到该行星表面的强烈的紫外线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宇宙生命     
宇宙最深奥莫测的生命降临我们:“我们怎样来到这里?别处还有人吗?在何处?我们会收听到他们的信号?就在这新的充满着希望的空间年代。”关于地球外生命的推测,从认为环绕着远程恒星的几百万颗行星都是重复“地球的”情景,直至另一极端——认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Thomas Wright在1750年发现银河系,他计算过可居住世界的数目,除了彗星外有1亿7千万个。William Herschel  相似文献   

17.
古人有天问,今有脑问。脑是怎样工作的?脑的内部“语言”是什么?信息在大脑中如何表征?信息如何存入的?如何读出的?智能的本质是什么?思维是怎样进行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灵感是怎样迸发的?还有,用脑思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2021,66(19):2355-2356
正2021年5月22日,我们景仰的袁隆平先生与世长辞.半个多世纪以来,袁先生作为科学精神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农业科学工作者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他的创新精神和他开创的事业,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回想本人的科学生涯,体认到我与袁先生有过三次重要际遇,所受裨益终生难以忘怀.特此追忆,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9.
咸味道的食物构成了我们每日的主食,而甜味道的食物,如甜点、水果,更像是饭前或饭后的零食,总不是正餐.然而,就在这个秋凉的换季时分,甜的食物与咸的食物牵起了手,甜与成,这两种基本的口味协同起桌,给我们的味蕾创造新体验的同时,在营养上又有怎样的突破呢?正因为甜的食物与成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价值,甜咸的配搭往住能让你获得更多的营养,达到饮食平衡.  相似文献   

20.
海底古城     
海底古城总是让人充满好奇,因为那里蕴藏着古人的非凡智慧和金银财宝。几乎每年都有人声称自己发现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古城遗址。大海底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全球迄今发现的一些最有名的沉没于海底的古城或古镇,区分事实与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