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正>在减负问题上,家长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一地减负且执行很严,而其他地方继续加码,自家孩子就要吃亏。前段时间,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在不少南京家长的朋友圈里刷屏,也引发网友热议。在文中,作者声情并茂地"描述"起了南京正在推进的减负政策的效果:"不许补课,不许考  相似文献   

2.
近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肿瘤学专业(100214)复试结果公布,此专业统招计划1人,参加复试人员2人.最后初试成绩为331分的小伙伴被拟录取,初试390分的小伙伴落榜.这一复试结果公示引发关注.有人质疑为何远低于往年的初试331分可进入复试,而且比另一名考生低59分还被录取,怀疑其中有"猫腻".  相似文献   

3.
拯救睡眠     
正"我的身体已经像一条快要干涸的鱼。"有人这么形容曾经遭遇睡眠困扰的自己。睡不够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病":有人睡眠质量不高,有人想睡但时间不够,还有人想睡却睡不着。睡眠困扰甚至让不少人患上心理疾病,也催生了各种拯救睡眠的神器。但,唯有科学认知睡眠,  相似文献   

4.
在武汉中学进行的一项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但超过七成孩子认为自己"听话",家长和孩子在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上出现了较大偏差.学生们普遍"吐槽"的是,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他们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学生们呼吁:"请给我们试错权!" 学生与家长在认知、沟通上的矛盾和差异普遍存在,今年因疫情防控的特殊原因而导致学生长时间居家学习,更让这种亲子冲突愈加凸显.向父母喊话索要"试错权",其实质就是要彰显其属有思想和能自主的独立个体,应当得到家长的尊重、认可与理解.这反映出孩子们要求"独立"的心声,也折射出家教中的短板与不足.  相似文献   

5.
在2021年的中国,有这样一批中青年科学家,他们年龄不大,却成为中国科技的中坚力量,成为中国科技未来的希望. 他们中有人研究月壤,有人参与用二氧化碳直接人工合成淀粉,有人奋战在新冠疫苗研制一线,有人是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副总建造师,有人是天问一号北京总调度,有人是抖音上最"烧脑"的女主播……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发布以来,不少学生家长、老师的心态尚处于调适过程:既感慨孩子年幼便承受学业之重,也对子女未来心怀担忧.校外培训的"虚火"已明显下降,家长们却"心火"难退.全国人大代表朱永新建议:塑造"看能力不看学历"的风尚.  相似文献   

7.
创业投资的概念 "创业投资"又称"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关于这一名词,目前有两种叫法:有人认为"风险投资"准确地概括了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还有人认为,将之译作"创业投资"更符合"venture capital"的原意.如果过于强调其风险属性,则容易误导公众对这类投资活动的认识,使风险投资偏离"创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效价不合格事件,让人们陷入了"问题疫苗焦虑",人们在有关疫苗的信息中愤怒、恐慌。无数家长翻出孩子的"小绿本"查看是否中招。尽管大部分孩子接种的不是涉事批次疫苗,但许多家长仍然对接下来的疫苗接种忧心忡忡。"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这种焦虑和对疫苗的不信任无限蔓延,事实上,如果家长拒绝给孩子接种,其比接种低效价疫苗的危害要大得多得多。"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在职场上,我们难免碰到不易相处的同事,有人喜欢不停抱怨,有人会莫名其妙发脾气;还有人喋喋不休,常说别人坏话……他们的行为,不仅会破坏自己的心情和工作状态,甚至还可能影响他人的身心健康和私人生活.难怪美国斯坦佛大学管理学教授萨顿在<不混蛋的规则>一书中,将这些讨厌的职场行为称为"混蛋行为".萨顿同时指出.面对这些难缠的同事,关键在于保持心平气和,只要学会适当改变自己的行为,就能摆脱他们的影响,提高个人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在这个任何职业都需要考证或者培训的年代,只有家长这一"职位"可以直接"无证上岗"。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常常是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已经上岗了。为人父母,自然希望教育好子女,但又容易陷于焦虑、迷茫,一些家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工作,需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如何?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孤独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越来越能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诗人说,"孤独不过仍是与世界共度的时光"。借此与孤独的现代人共勉。孤独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越来越能引起人类共鸣的话题,但我们很少看到一种共性的概念,它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描述和体会。有人因孤独而烦躁,有人因孤独而成长,有人将其比作"一个人的狂欢",也有人为了不孤独而不断参加集体聚会。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孤独更是一种特立独行。我们的文化更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不被人窃听情况下传输信息一直是军方面临的挑战,红外激光通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美国俄亥俄州菜特一帕特森空军基地的空军研究实验室正与阿肯色州费耶特维尔的空间光子学公司合作,研发一种名为"自由空间光学通讯"的红外激光系统.这种激光通讯携带的信息量超过Wi-Fi等其他无线信号并且安全性更高. 红外激光通讯之所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要归功于这种激光的特性.红外激光束很窄,敌方无法窃听,除非他们正处在传输线路上.这与无线电波形成鲜明对比,后者会在传输点附近产生"波瓣",让黑客窃听成为一种可能.如果一个人设法进入激光束的传输线路试图进行"搭线窃听",那么激光束将会中断,这种中断会立即提醒发送者可能有人在线路上试图进行窃听.由于激光系统以"瞄准线"方式工作,发送者可以确定是否有人试图截取信息,而后重新进行发射.空间光子学公司首席工程师特里·蒂德维尔表示:"它的安全性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13.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巴黎人"世界上最粗鲁的人种".虽然这一说法有些偏激,但法国人的粗鲁与傲慢却的确声名远扬.举个和法国人礼貌相关的例子:女观光客在巴黎歌剧院附近迷路.她犹疑不决的用英语向路旁报摊小贩问道:"请问哪儿有星巴克?"小贩不耐烦的耸耸肩,用法语粗鲁答说:"不知道".其实,小贩很清楚,五十米外就有一家.  相似文献   

14.
推进"双减"又有新动作:10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三审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落实中央有关文件对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明确要求,回应了有关家庭教育焦虑的问题,拟从家庭教育角度作出相关规定,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家长的理解配合直接关乎其能否真正落地.教育焦虑是当下中国社会一大顽疾,家长习惯了被裹挟着"奔跑"之后,突然来个"急刹车",一时之间要想让观念彻底转变过来殊为不易.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0,(16):49-50
努尔哈赤既是二国之主,又是家族的家长,无论从哪个身份来看,他都对其兄弟子侄的婚姻有决定权。太宗初年从国家礼制上明确了这一制度,但仍不时有人违反这一规定。天聪二年,多铎欲娶阿布泰之女,“阿济格不奏请于上,又不与众贝勒议,擅令阿达海与多铎为媒,又同阿达海至阿布泰家视其女”,阿济格因此受到惩罚。  相似文献   

16.
正你家小孩可爱吗?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在文章中写到可爱小孩的七大"指标",今天特意整理来给各位家长。家长们对照看看,给自己孩子打个"可爱"分吧。(一)仪表好——仪表包括外貌与风度。所谓外貌,就是如头梳得整齐,衣服穿得干净;所谓风度,就是要大方,不鬼鬼祟祟。(二)常有笑容——一个小孩子要是满面笑容,那是多么可爱!  相似文献   

17.
文章 《科学大观园》2005,(12):22-23
"妈,有人找!"40多岁的大儿媳向后山吼了一声. "来啦……"话音刚落,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半山腰上传来.几分钟后,一个光着脚板、背了满满一背篓树叉的老婆婆"蹬蹬蹬"地从屋后跑了出来.她,就是我们想要采访的对象--76岁的奇人罗婆婆.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日前一款3D打印自杀胶囊在瑞士"合法化",将于今年投入使用.想要安乐死的人,无需得到医生的许可,也无需特殊药物,只需选好地点,躺入密闭舱内,从内部启动程序即可. 听起来似乎很便利,不过,正是由于这款机器过于简易的"死亡"方式,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巨大争议.有人将其称为"杀人机器""美化了的毒气室";也有人认为,这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开通,人们有了选择与传统社会迥然不同的生存方式的机会,而网络聊天可以说是最具大众化和现代性的、奇特的"虚拟化生存"选择.对于网络聊天这种新的互动行为而言,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潜在的解构权威、等级规范和社会边界的自由交流行为,而有人则认为是近似于游戏的、充斥着大量无责任感的行为.网络聊天究竟是一种纯粹的没有外部扭曲和约制的自由交流,还是参与者任意表演的"戏剧行为"?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网络交往观和行为倾向.在本文中,我们尝试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和戈夫曼的"戏剧呈现"行为理论为依据,对网络聊天这种全新的、数字化主体行为方式加以定位.不过,我们将不对网络聊天这一时尚行为的具体过程进行描述,虽然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了使问题清楚明白,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数学虽然有过辉煌的成绩,但中国古代数学与黄金分割无内在联系,蒋文[1]搞混了黄金分割的本质,把"河图"、"洛书"、"贾宪三角形"、"五运六气"等与没有逻辑关系的黄金分割率联系在一起,这是不合逻辑的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断,它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黄金分割率在中国古代数学中早已有之,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误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