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17年的12月25日,吴自良出生在浦江前吴村,他9岁进私塾,在上学的时候就因为能将四书五经倒背而被广为称赞。那个年代正倡导以读书救国,所以吴自良院士怀抱志愿走出了前吴村。1939年从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后,他曾先后任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制造厂、昆明中  相似文献   

2.
正艾国祥院士是国家天文台原台长,我们国家著名的天体物理科学家。或许是小时候喜爱阅读武侠小说的缘故,长大后的艾国祥会不自觉地模仿儿时心目中的英雄侠客。他自比千里马,希望把所有的热情和才华献给中国的发展。现在让艾院士念兹在兹的是高铁网络通信问题。"高铁上不是有网络吗?""那是在京沪、京广、京津等人员密集线路,三大运营商每隔两三公里就建一个基站,用1000倍的能量向客户发信号。"艾院士解释,由于车厢的屏蔽  相似文献   

3.
他是数学界泰斗、是院士、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拓扑学领域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他在机器证明数学定理领域作出先驱性工作.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  相似文献   

4.
4月23日,是全世界读书人共同的节日。就在这一天,2005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院士和著名药理学家秦伯益院士与读书爱好者相聚,面对面交流读书心得和体会,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围绕科研生活与阅读的关系、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怎样读书、如何看待读专业书和休闲书的关系等问题侃侃而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叶笃正院士通过读书、写书悟出的道理,也是他倡导的读书时要坚持的一个原则。谈到科研与读书的关系,叶老认为,读书是一切脑力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状态,什么时候都离不开书。中国工程院院…  相似文献   

5.
一 直为中国铁路建设和高铁代言的王梦恕院士走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王梦恕,2018年9月20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相似文献   

6.
<正>从"赤脚医生"走到突破禁区的"多面勇者",他的背后有什么故事?"手术刀尖上的舞者"陈孝平院士是怎样一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呢?5次打破肝胆胰外科领域手术禁区、在世界创立3项中国人原创手术方式、带领中国肝胆胰外科学者实现在国际肝胆胰会议上的旁听到主持。他就是中科院院士、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  相似文献   

7.
正与青少年交流时,杜祥琬院士也曾感慨命运安排的神奇。中学时,一本科学杂志让他立志探寻宇宙奥秘,却因为国家需要几次换专业,"大大的宇宙没研究成,学了小小的原子核"。为了潜心科研,他两度辞官,最后恰恰是这段经历养足了"底气",让他跻身院士行列。昔日怀揣梦想的懵懂少年而今已是两弹功勋、科学大师,当"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声音渐渐淡去,他常常自问: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已  相似文献   

8.
他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是"人民英雄"荣誉获得者张伯礼院士. "今天是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完成了历史阶段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值得纪念的一天."2020年3月10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1,(23):36-37
他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开拓者. 他带领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智能炮弹、医疗仪器、光学系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他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  相似文献   

10.
徐光宪院士是我国著名化学家,是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不仅在理论化学领域成就卓著,在应用化学领域也成绩斐然,他提出的稀土串级萃取理论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他编写的《物质结构》教材风靡全国数十年,将众多学子领进理论化学的殿堂,1988年荣获了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徐光宪在其60余年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取得一批重要科研成果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和我国著名化学家唐敖庆院士一道为发展我国理论化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俩之间的深沉真挚的友谊在中国学术界传为永远的佳话。  相似文献   

11.
1978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坐上日本的"光"号新干线列车,感慨速度之快.这一画面传回国内,国人才知道还有"像子弹头一样的高速列车".当时,日本是世界唯一拥有高铁的国家,而中国铁路上行驶的还是冒烟的蒸汽火车. 如今,当"复兴号"动车组以时速350公里风驰电掣般穿过桥梁和隧道,国人早已视如平常.40多年间,中国已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时速最快的国家.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再到形成高铁制造的"中国标准",中国高铁用10多年走完了其他国家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  相似文献   

12.
骆国骏  丁静  乌梦达 《科学大观园》2021,(17):前插9-前插10,14-17
2019年6月12日上午,京张高铁最后一根钢轨在中铁三局WZ-500型无砟轨道铺轨机牵引下准确落在清华园隧道的枕木上,精调之后,轨距误差在正负1毫米之内.被誉为中国铁路发展"集大成者"、智能高铁示范工程的京张高铁实现全线轨道贯通. 百年"筑梦".100年前,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被誉为"中国人的光荣",是一条自力更生的"争气路".100年后,京张高铁开启了世界智能高铁的先河,成为中国铁路从"落后"走向"引领"的见证.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让我们这一代赶上了最好的时候,我经常跟我们团队说,机遇摆在面前,过错是暂时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我们一定要把握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孙永才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永才获得"改革先锋"荣誉称号,大会称他为"复兴号"高铁列车研制的主持者。实际上,他不仅主持了"复兴号"的研制,更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的主要组织者和学科带头人,参与见证了中国铁路从绿皮火车到高铁的提速历程。  相似文献   

14.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是陈芳允写的一首小诗,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一生埋头研究的陈芳允,成就极其丰富.他先后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测控方案,解决了"远望号"航天远洋测量船多设备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发射同步定点通信卫星计划;他在花甲之年从军入党,联名其他三位科学家建议发展中国的高技术,这就是中国后来的"863计划"……这位可"上天入海"的院士对待工作一直保持着一份本真和热爱.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16日,"中国农业银行杯CCTV2010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着"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之称、年已八旬的袁隆平先生荣获"特别大奖",以表彰他多年来在农业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在领奖台上,主持人对他说,人生七十才开始,您还年轻,今后的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名单里,有很多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治学严谨、博识敏思,为名词审定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李德仁院士即是其中一位,他是当年中国很年轻的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也是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在与李院士联系时,适逢他即将来北京开会,于是采访得以成行.  相似文献   

17.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中国第一条实现"无人驾驶"的高铁面世……近年来,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创新能力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三级跨越.背后是200万铁路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总结发展经验,赓续努力,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为铁路高质量发展夯基筑台,推动我国高铁在"十四五"实现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文佑(1909年8月31 H-1985年2月11日),河北唐山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新中国建立后曾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常委,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委员会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他还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张文佑当选1955年首届学部委员,他教子有方成就了父子双院士的美誉,其子张肇西院士的爱人是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先生的女儿赵理曾。  相似文献   

19.
正"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重新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被誉为"全球高铁里程碑"。在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重新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西方媒体称之为"全球高铁里程碑"。记者深入"复兴号"研发、制造和运营一线,广泛求教权威专家,  相似文献   

20.
<正>人物简介1935年11月20日,孙伟院士出生于山东胶州,1954年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1958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建筑材料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理事等职务,发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