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LH-03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通过硫酸铵和乙醇的交互沉淀、蛋白酶K和酚-氯仿变性处理以及SDS-PAGE电泳分析抗菌物质的基本性质,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测试防病效果.结果显示,抗菌物质为蛋白质类物质,其分子质量大小约为40ku,粗蛋白与发酵液原液相比,抑菌活性略有下降,其最适抑菌质量浓度为3.5mg/mL,抑菌率为72%,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致病疫霉侵染的保护率可达95%以上.表明LH-03产生的蛋白类抗菌物质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大的防病潜力.  相似文献   

2.
抑制作用最强;预先处理马铃薯块茎后,复配发酵液的防效(病情指数44.44%)也明显优于单独发酵液.复配发酵液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3株致病疫霉拮抗放线菌复合发酵及其抑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拮抗放线菌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稳定性,采用涂布法和显微观察法对从土壤中筛选到的活体状态能显著抑制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3株放线菌进行了复合发酵方式及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及抑菌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3株放线菌之间无明显拮抗作用;以培养种子液3 d、先接入NB8培养2 d后再接入NB11和NB12为最佳发酵方式,抑菌率最高可达97.7%,明显优于NB8(87.4%),NB11(20.0%)和NB12(28.2%)单独发酵液的抑制作用;当初始pH为自然值、28℃时,3株菌复合发酵后抑菌活性最高.复合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致使菌丝变形或孢子囊发生异常破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从河西走廊盐碱土壤中分离得到的256株放线菌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平板对峙法、生长速率法及活体组织法筛选拮抗菌,对其进行形态及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菌株XA06225对靶标菌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平板初筛抑菌带为5.03cm,发酵滤液复筛抑菌率为54.45%,发酵液处理可有效抑制马铃薯块茎病斑直径扩散,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效为65.45%.结合其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相似文献   

5.
线虫共生菌对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菌块移植法初步测定了38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从中选出9株对纹枯病菌,7株对稻瘟病菌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菌株,再用稀释平板法分别测定了这2组菌株的发酵液对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菌丝生长、菌核或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筛选出对纹枯病菌和稻瘟病菌都有较强抑菌活性的YNa111和YNd173等菌株.YNa111菌株的发酵液对纹枯病菌的生长有强烈的抑菌活性,稀释40倍的发酵液24 h的抑菌率为100%,160倍时为82%.菌株YNd173的发酵液对稻瘟病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稀释5倍和10倍时的抑制率分别为88%和76%.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明确察尔汗盐湖嗜盐菌CEH-ST79对马铃薯干腐病的生防效果,以3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指示菌,分别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牛津杯法和马铃薯活体实验测定嗜盐菌菌株CEH-ST79、发酵液及其提取物对马铃薯干腐病的体外及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菌株CEH-ST79对3株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具有强抑制活性,抑菌带宽为0. 19~0. 33 cm;其发酵液提取物具有较强抑制活性,抑菌带宽为0. 41~0. 70 cm;菌株CEH-ST79发酵液对病原真菌65B-2-6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为73. 83%;菌株CEH-ST79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病原真菌65B-2-6的抑制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1. 04%。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菌株CEH-ST79为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本研究表明菌株CEH-ST79是一株对马铃薯干腐病具有强抑制活性的嗜盐菌,可进一步将其开发为生防杀菌剂。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WL2产生的脂肽对致病疫霉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及其预防马铃薯晚疫病的潜力,以滤纸片法检测脂肽粗提物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显微镜观察脂肽粗提物对致病疫霉孢子萌发的影响,离体组织培养法明确脂肽粗提物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纯化脂肽、电子喷雾质谱(ESI-MS)鉴定脂肽种类.结果表明,当脂肽粗提物质量浓度为25μg/mL时,抑菌圈直径为5.9mm,抑制后的菌丝恢复生长速度仅有5.2mm/d,与对照组(11.2mm/d)存在显著差异(P0.05);当脂肽质量浓度为3μg/mL时,孢子囊萌发比率只有9.7%,用质量浓度为4μg/mL的脂肽抑制后,释放游动孢子比率只有7.6%,与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脂肽粗提物(20μg/mL)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最好,病情指数最低(20.6),与对照组病情指数(73.1)有显著差异(P0.05);经HPLC分离和ESI-MS鉴定,明确了WL2菌株可产iturinA和surfactin两类脂肽物质.以上结果说明WL2菌株产生的脂肽在预防马铃薯晚疫病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YX拟青霉菌发酵浓缩物(YFC)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发现YFC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g/L的YFC对菌丝生长的相对抑制率达63.00%;经YFC处理后的晚疫病菌丝扭曲、分枝增多、菌丝膨大、变形甚至断裂;盆栽实验中YFC质量浓度为4 g/L时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83.35%和35.63%.  相似文献   

9.
对分离自江西东乡野生稻根部的3株内生放线菌进行鉴定和抑菌活性研究,根据菌株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FRo1、FRo2和FRo3分别鉴定为委内瑞拉链霉菌、娄彻氏链霉菌和肉质链霉菌.采用管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析菌株拮抗病原细菌与病原真菌的活性.结果表明:菌株FRo1发酵液对所有测试细菌均有抑制作用,显示较广谱抑细菌活性; 菌株FRo2显示出较强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种病原真菌的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直径为22.33 mm,对小麦赤霉、水稻纹枯病菌、车前草核盘菌及胶胞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45;、58;和65;; 而菌株FRo3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伤寒杆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除车前草核盘菌外对所测试的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活性,但抑制率均低于50;,这些菌株抑菌效果良好,显示出较好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分离自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地区的3株形态一致的菌株BM-9、BM-12和BM-15进行鉴定并分析其抗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形态鉴定结果表明,三个菌株菌落形态呈透明或半透明状,颜色为乳白色或肉粉色,表面凸起,边缘光滑,出现完整菌膜,在涂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培养6 d左右可观察到棕色颗粒状物质。细胞呈短杆状,(0.425~0.51)μm×(0.425~1.7)μm。16S r 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三个菌株的16S r DNA序列同微枝形杆菌属(microvirga sp.)的序列相似度均达到98%以上。结合形态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菌株BM-9、BM-12和BM-15属于微枝形杆菌属。三个菌株均有明显的溶大肠杆菌活性及不同程度的抗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其中菌株BM-9抗马铃薯晚疫病菌活性最强,平板对峙抑制距离为15 mm,菌丝的生长抑制率达到60%。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微枝形杆菌属的了解,为未来微枝形杆菌属针对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祥云茶业基地信阳10号母本园中采摘信阳10号茶树(Camellia sinensis)健康叶片,分离纯化得到茶树内生细菌7株,平板对峙法筛选得到4株拮抗菌,均对茶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具有抑制作用,其中X10-03抑菌效果最好,其代谢产物对茶树炭疽病病菌的抑菌率达到52.7%.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X10-03菌株代谢产物可有效抑制茶树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稀释3倍的发酵液对茶树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菌率达到70.4%;经过16SrDNA和gyrA基因序列分析,将内生拮抗细菌X10-03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凤丹根腐病拮抗放线菌,丰富凤丹根际放线菌资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1~5年生凤丹根际放线菌进行分离纯化,平板对峙法及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拮抗菌筛选,并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经分离纯化,得到83株凤丹根际土壤放线菌,有15株具有拮抗凤丹根腐病菌作用,抑菌直径大于15mm的放线菌有4株,其中菌株NL_(4-2)10~(-4)6抑菌直径达19. 67mm,发酵液抑菌率最大为84. 38%,抑菌效果最佳,鉴定为Streptomyces tauricus(公牛链霉菌),该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球菌的抑菌直径分别为11. 50mm、13. 67mm、15. 17mm。凤丹根际拮抗根腐病放线菌资源丰富,NL_(4-2)10~(-4)6具有广谱抑菌性,对凤丹根腐病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和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从石家庄地区多个蔬菜大棚的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到一株高效生防菌F1-2,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高达33mm。根据菌株F1-2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初步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采用生长速率法对拮抗菌的抑菌谱进行测定,其对所选的16种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实验还对拮抗菌F1-2的抑菌特性进行了研究,菌株连续传代至10代抑菌性能保持不变,菌株的发酵液对热和酸碱都比较稳定。该菌株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具有开发成为灰霉病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分离法对不同生长季节苹果树的不同部位进行了内生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内生细菌的分离几率和数量不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和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在所分离的118个菌株中,筛选出7株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B86和B91的发酵滤液在活体上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分别为73.72%和75.32%.两菌株培养滤液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并造成芽管畸形膨大,呈泡囊状,泡囊消解破裂;两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表明B86和B91菌株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  相似文献   

15.
Bi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项目研究中,从植物根围、根表和植物内部分离到1345株细菌,并测定了他们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性。118株细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性,抑菌率≥50%。其中25个菌株的抑菌率≥70%,93个菌株的抑菌率为50%70%。另外从棉花黄萎菌的微菌核际分离到57株细菌,其中30株细菌能显著地抑制棉花黄萎菌微菌核的菌落生长(5个菌株完全抑制微菌核的萌发和生长,15菌株的抑菌率为40%97%)。这些拮抗菌的培养滤液也能抑制棉花黄萎菌的生长。室内盆栽实验证明,应用拮抗菌处理棉花种子,有10个拮抗细菌能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其中4个菌株(ICB18、NCD2、CS25和CS27)的防病效果极好,防病效果为72.3%81.4%,3个菌株(C94、C28和NCD25)的防病效果为55.7%61.9%。19992000年的2年田间小区试验中,NCD2菌株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显著,并且显著优于国外商品化生防制剂TF,该菌株连续两年的防病效果平均为85.4%;另外4个菌株(ICB18、CS25、C94和C28)亦能显著防治棉花黄萎病,但防病效果与国外商品化生防制剂TF相当。在田间示范中,应用生防细菌NCD2制剂拌种后直接播种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达到51.2%。同时应用生防细菌NCD2制剂拌种育苗移栽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达到52.6%并且增产22.85%。本文同时测定了NCD2对主要大田作物的安全性,证明其对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黄瓜、茄子和大豆等7种作物没有致病性,并且对这些作物的出苗、生长和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目研究中,从植物根围、根表和植物内部分离到1345株细菌,并测定了他们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性。118株细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性,抑菌率≥50%。其中25个菌株的抑菌率≥。70%,93个菌株的抑菌率为50%~70%。另外从棉花黄萎菌的微菌核际分离到57株细菌,其中30株细菌能显著地抑制棉花黄萎菌微菌核的菌落生长(5个菌株完全抑制微菌核的萌发和生长,15菌株的抑菌率为40%~97%)。这些拮抗菌的培养滤液也能抑制棉花黄萎菌的生长。室内盆栽实验证明,应用拮抗菌处理棉花种子,有10个拮抗细菌能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其中4个菌株(ICB-18、NCD-2、CS-25和CS--27)的防病效果极好,防病效果为72.3%~81.4%,3个菌株(C-94、C-28和NCD-25)的防病效果为55.7%~61.9%。1999~2000年的2年田间小区试验中。NCD-2菌株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显著,并且显著优于国外商品化生防制剂TF,该菌株连续两年的防病效果平均为85.4%;另外4个菌株(ICB-18、CS-25、C-94和C-28)亦能显著防治棉花黄萎病,但防病效果与国外商品化生防制剂TF相当。在田间示范中,应用生防细菌NCD-2制剂拌种后直接播种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达到51.2%。同时应用生防细菌NCD-2制剂拌种育苗移栽技术防治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达到52.6%并且增产22.85%。本文同时测定了NCD-2对主要大田作物的安全性,证明其对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黄瓜、茄子和大豆等7种作物没有致病性,并且对这些作物的出苗、生长和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凤尾菇深层发酵液抗细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细菌抗真菌活性进行了检测,包括对细菌、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凤尾菇深层发酵液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具有较高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6种供试细菌有抑制效果,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在3.125~25.00 mg/mL;正丁醇萃取物对5种供试细菌有抑制效果,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在6.25~12.5 mg/mL.两种萃取物对5种供试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乙酸乙酯相的ρIC50普遍低于正丁醇相.因此,乙酸乙酯相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强于正丁醇相.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浓度土壤菌悬液涂平板法筛选出45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以其中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将其鉴定为兵马俑芽孢杆菌,并命名为Bacillus bingmayongensis HS-15;分别用点植法和平板对峙法检测HS-15对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该菌株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株广谱微生物拮抗菌;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28 ℃发酵20 h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经透析袋处理,抑菌活性没有变化,而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初步推测抑菌物质为蛋白质类.本研究丰富了产抑菌活性物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为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土木香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用药植物土木香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细菌32株.采用纸片法对菌株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并运用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种类鉴定.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内生菌发酵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菌株YIR-5,YIR-7,YIR-8,YIR-9为假单胞菌属菌种,菌株YIR-3,YIR-6为沙雷氏菌,菌株YIR-4,YIS-1,YIS-2分别为水生拉恩氏菌、薄壁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而菌株YIL-3归属于芽孢杆菌属.土木香内生细菌组成丰富,莫海威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YIS-1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一株茶树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内生真菌芒果球座菌(Guignardia mangiferae)的菌落表面分离获得1株放线菌菌株BF-0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抗菌活性测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卡伍尔链霉菌(Streptomycescavourensis).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发现该菌发酵产物对除1株木霉外的7株茶树内生真菌及6株植物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氯仿萃取物对供试的5种病原细菌、1种白假丝酵母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明菌株BF-01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