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泊是流域各类生态过程的重要起点,“从湖泊出发”是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绩效的重要思路.该文综合考虑湖泊禀赋、空间距离、扩散介质等因素,构建了一个湖泊生态影响域测度模型,并以洱海流域为例,对其4个较大湖泊水体的生态影响范围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4个湖泊对外生态过程受到的累计阻力呈辐射状向四周扩散,距湖越远阻力越大,影响强度越小;洱海的生态影响域面积最大,占据压倒性优势,茈碧湖、海西海、西湖的影响范围依次减小,彼此离散,且均处于洱海影响域包围之内;根据影响强度对洱海影响域进行分级、分区,发现其高、中、低三种类型的影响域面积依次增加,并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环湖梯次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针对巴里坤湖流域面临的湖泊萎缩、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1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巴里坤湖流域2006-2015年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生态安全系统和自然生态安全系统指标的快速下降,该流域生态安全长期处于下降状态;预测今后该流域生态安全将持续下降,2020年甚至接近很不安全状态。若这种趋势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则将对巴里坤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改善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亟须评估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因地制宜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选取黄河流域62个地级行政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评价方法,计算2009-2019年流域各地级行政区水生态安全指数(Water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WESI),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地级行政区的水生态安全水平的集聚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生态安全水平逐年上升,WESI由2009年的0.42上升至2019年的0.45,增幅达7.14%,流域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布局,近十年来流域62地级行政区的WESI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1990—2018年玉溪市社会、经济和环境数据以及“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熵值法对抚仙湖流域1990—2018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合1990—2018年抚仙湖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流域内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对改善流域内土地生态安全的质量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结果表明:1)抚仙湖流域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农业总产值等指标在内的系统状态层是影响系统评价的重要因素,权重最高为0.552 3;2)1990—2018年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呈现为较小幅度的波动后持续增长,在2018年生态状况达到最好,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790 7;3)2010—2015年是抚仙湖流域生态安全状况变化最大、生态安全等级跨度最大的时期,由较不安全等级过渡到临界安全等级再到较安全等级;4)城镇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农耕生产活动是影响流域生态安全处于较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压力,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则是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基于DPSIR的太平湖流域(黄山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生态安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其进行综合定量研究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研究国内外进展和研究区情况的基础上,基于DPSIR模型框架建立太平湖流域(黄山区)生态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现状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湖流域(黄山区)生态安全指数为3.80/5(2012年),生态安全现状良好,影响太平湖生态安全的因素主要为持续发展的经济和持续增加的人口"驱动力".为降低生态风险,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科学规划,增加环保投入,建立监管机制,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对太平湖流域的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估,为太平湖流域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马景健  陈建生  彭靖  王超  赵智 《河南科学》2014,(11):2303-2308
以近十年的多时相Land 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从面积、变化率等方面对湖泊的变化过程进行研究,并结合达里湖流域临近四个雨量站的降雨量、蒸发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达里湖从2003—2013年湖面面积不断减小,面积由204.11 km2减小到180.02 km2,面积减少了24.09 km2,平均每年减少2.41 km2;近十年来,达里湖流域降雨量波动较大,但是没有明显减少趋势,流域蒸发量波动较小且远大于当地降雨量.分析达里湖流域湖泊面积变化与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显示,降雨量并非湖泊面积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蒸发量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较小.达里湖除接受降水补给外,还接受地下水的补给,且地下水可能并非来自当地降水.  相似文献   

7.
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3个典型湖泊:猪野泽(干旱区)、青海湖(高原区)、小柴达木湖(柴达木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流域能量与水量平衡模型,利用古岸堤高程和年代学证据重建古湖泊面积、古降水量与古径流量,运用虚拟湖泊能量与水量平衡模型连续模拟全新世湖泊演化过程,结合古气候代用指标分析湖泊演化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 3个典型湖泊重建结果与模拟结果较为一致;猪野泽中全新世湖泊水位变化主要受降水因素影响,晚全新世湖泊水位变化主要受控于蒸发因素;青海湖全新世湖泊水位变化主要受季风降水影响;小柴达木湖全新世湖泊水位变化幅度小,中全新世湖泊水位变化主要受西风影响,晚全新世湖泊水位主要受控于蒸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安庆沿江湿地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庆沿江湿地保护区南临长江,占安徽省湖泊湿地面积的1/3,是目前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湿地保护区。本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对安庆五大生态湖泊表层水体的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IM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等指标进行分析,构建富营养化模型评价水质。结果表明:沿江湖泊湿地中白荡湖、菜子湖、嬉子湖达中营养化水平,石门湖达轻度富营养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选择位于滇中地区的杞麓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湖泊沉积岩芯粒度、总有机碳和碳酸盐等理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合210Pb、137 Cs年代数据,并与气测资料及人类活动历史资料对比,探讨杞麓湖地区近七十年来气候变化历史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粒度的粗细以及碳酸盐含量的变化指示了湖泊水位的高低;有机质含量指示了人类活动的强弱,高值指示人类活动加强.综合分析杞麓湖钻孔岩芯粒度指标,同时结合碳酸盐和有机质指标得出,近70年来杞麓湖地区气候特征及其人类活动历史经历了3个阶段:阶段I(53.5-29.5cm,约1945-1970A.D.)温度较低,降水量较高,气候较为冷湿,人类活动对湖泊影响较弱;阶段II(29.5-11cm,约1970-1986A.D.)温度相对较高,降水量维持在较低水平,气候整体呈现出暖干特点,而此时人类活动逐渐增强;阶段III(11-0cm,约1986-2013A.D.)为高温多雨期,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湖滨湿地是陆地和湖泊水体的连接带,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通过对长江中游湖泊龙感湖湖滨湿地和湖泊沉积物中化学元素和生物硅藻的研究,表明湖滨湿地对入湖物质具有明显的拦截作用和生态功能,由于人类活动对龙感湖湿地的破坏,减弱了湿地对流域物质的拦截,造成了湖泊生态功能的退化。  相似文献   

11.
南四湖是山东省最主要的水源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其水环境状况对湖泊流域乃至整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水质都有很大影响.对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分布及来源,湖泊及入湖河流水质和富营养化水平,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论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南四湖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二连盆地位于内蒙中部,是中国陆地上11个大型沉积盆地之一。43个凹陷和21个凸起形成凹凸相间的构造格局,4个高产油田位于阿南凹陷中。有正常湖泊、冲积扇(锥)-沿岸水下扇、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扇三角洲(沿岸水下扇)-湖底扇、风暴流-重力流、湖坪-砾屑浅滩、滨浅湖滩、沼泽化冲积平原-小型湖泊、火山喷发等9种沉积体系。其中沿岸滩坝、扇三角洲前缘和沟道浊积岩是主要含油气岩系。  相似文献   

13.
湖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的方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足于湖库生态系统这一主体,以人类活动压力、湖库生态健康和湖库生态服务功能的评估为基础,通过理论推导与模型构建得出了湖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的方法体系。对我国太湖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从而佐证了该方法体系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珠湖是鄱阳湖唯一具有重要饮用水水源供水功能的大型子湖和国家水质良好湖泊,但长期以来对其沉积物中累积性污染缺乏了解.为研究珠湖沉积物污染物积累情况和主要污染物的来源,采集内珠湖、外珠湖7个不同湖区的深层柱状沉积物,研究其营养盐(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和总有机碳(TOC))和重金属(Cr、As、Cu、Zn、Cd和Pb)的水平与垂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TOC和TN含量从底层到表层总体呈增加趋势,而TP和NH4+-N与沉积深度的相关性不显著,TOC和TN的最高含量出现在闸口区(DS1),TP和NH4+-N的最高含量则出现在外珠湖白沙洲湖区(DS2).沉积物中营养盐与6种重金属整体呈现外珠湖高,通道区域次之,内珠湖最低的规律,而在部分湖区表层沉积物Cd、Cr和Pb含量较深层区呈增加的趋势,表明部分湖区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呈现积累风险.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珠湖6种重金属受到外源输入影响明显,内珠湖沉积物中Cu和Cr可能来源于农业种植活动,外珠湖沉积物中Pb、As、Zn和Cu中可能来源于水产养殖活动.珠湖沉积物6种重金属污染水平为外珠湖白沙洲湖区>闸口区>外珠湖大塘村湖区>通道区>外珠湖双港湖区>内珠湖腰里湖区>内珠湖团林湖区.在外珠湖白沙洲湖区Cr、Pb累积效应明显,珠湖沉积物中重金属Cr、Pb潜在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北京六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氮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和分析了北京市六个城市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的氮营养盐污染特征和污染程度,并对六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各指标作了相关分析,拟为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北京城市湖泊氮污染程度较严重,调查期间半数湖泊的水体总氮(TN)含量超过地表水(湖、库)Ⅴ类标准值.在太湖流域的有机氮(ON%)污染评价标准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上已将湖泊水环境研究的重心转向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即从流域尺度对湖泊进行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以及生态系统管理,实现湖泊流域内社会经济协调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对东昌湖流域生态补水管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昌湖流域生态补水管理概念模式、东昌湖流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优化模式、东昌湖水质水量保障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它涵盖了流域管理、水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岱海湖是内蒙古第三大湖泊,是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湖,关于其水体特征、萎缩咸化、富营养化等问题,许多学者已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于地区工业发展对干旱区湖泊现状的影响则研究甚少.工业的发展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流域水系造成不可预估的资源污染,因此加强该方面的科学研究对于水资源原本短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解析岱海电厂建设运转过程对岱海湖泊水体水质影响,结合当地居民问卷调查,对岱海湖流域保护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1∶5万DEM, 利用 ARCGIS92 将鄱阳湖流域划分为子流域。以2008年为均衡期, 入湖径流划分为河道径流( 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 、区间径流、地下水径流与降水 4 个部分, 通过水量均衡对入湖水量进行修正。进一步研究总磷( TP) 负荷, 结果表明: TP 年总入湖负荷为7758 t, 湖泊滞留比例约为 10% , 河道入湖负荷占总入湖负荷的 87% , 赣江入湖负荷占河道入湖总负荷的57% 。河道径流主要枯水时段多集中在 12 月和 1 月, 以主要枯水时段负荷为单一点源负荷, 推求得到河道径流全年点源、非点源负荷, 二者负荷贡献率平均为 39% 和 61% , 非点源是首要的入湖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19.
石臼湖是苏皖跨界共管湖泊,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和亚洲重要湿地目录。近年来,石臼湖湖心水质总体达到III类,但部分入湖支流相对较差,局部入湖水域还存在一定污染,流域水生态环境依然比较脆弱。该文分析了石臼湖流域(南京片)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湖北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濒危水生植物粗梗水蕨的分布,分析了其分布与水质的关系;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粗梗水蕨种群的基本特征用布朗-布朗喀提出的6个多度级别以及目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梗水蕨主要分布在该湿地公园的沙径村、施家塘、下庙村和苏圩村4个区域的湖汊、池塘和水沟中。4个粗梗水蕨种群面积、数量及盖度均呈现差异,但多度均较小。与粗梗水蕨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2科11属13种。赤龙湖主要湖泊(恒丰湖)水中的硝酸盐氮(NO3--N)和总磷(P)分别为0. 4 mg/L和0. 2 mg/L,表明赤龙湖的主要湖泊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