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线路统计法,结合使用访问法和归纳法,于2022年4—5月对四川省西昌市邛海湖湿地及其周边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18次实地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群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区域内两栖爬行动物共有3目12科24种,其中两栖动物有1目6科13种,爬行动物有2目6科11种;两栖爬行动物主要为东洋界种类,分布类型以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为主。为此提出保护邛海湖湿地内两栖爬行动物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弄清区域物种组成是区域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本研究参照最新版本的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体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江西两栖爬行动物组成及受威胁物种状况,并根据物种组成分析了区系特点。经确认江西两栖动物有2目8科24属63种,爬行动物2目18科55属93种。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均东洋界占绝对优势,分布型上均以南中国型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东洋型。江西两栖、爬行动物受威胁物种数分别占江西两栖、爬行动物总物种数的20.6%和32.3%。研究认为应加强对受威胁物种,特别是极危等级物种的重点调查与监测。  相似文献   

3.
秦岭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特点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秦岭地区内11个县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60种(亚种),占陕西省总种数的75.0%。其中两栖动物19种,隶2目7科12属;爬行动物41种,分隶2目8科26属。该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或华中-华南区共有种类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广布种和古北界华北区种类,还有少量东洋界西南区种类,并就秦岭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5项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2004年2~6月调查,笔架山有两栖类4科、5属、9种,全为无尾目.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东洋界种类7种,约占种数的78%.广泛分布的种类2种,约占种数的22%.爬行类动物23种,隶属3目、10科、1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18种是东洋界的种类,约占种数的78%.5种是广布种,约占种数22%.笔架山地处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在整体上是华南区与华中区成分的共有,这是本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的普遍现象,也是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重要特征.分析了两栖爬行类的种群分布,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2004年2~6月调查,笔架山有两栖类4科、5属、9种,全为无尾目。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东洋界种类7种,约占种数的78%。广泛分布的种类2种,约占种数的22%。爬行类动物23种,隶属3目、10科、18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种类1种。18种是东洋界的种类,约占种数的78%。5种是广布种,约占种数22%。笔架山地处东洋界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在整体上是华南区与华中区成分的共有,这是本亚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的普遍现象,也是笔架山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重要特征。分析了两栖爬行类的种群分布,对其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保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08年8月对亿比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西藏齿突蟾、西藏蟾蜍、高原林蛙、倭蛙、高原蝮等5种标本,结合文献资料记载,亿比措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9种,隶属于2纲3目6科8属.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以东洋界成份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006年7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6种,隶属于5目11科26属.其中,两栖动物10种,区系组成以广布种和东洋界成分为主;爬行动物26种,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中与华南区种类为主要成分.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亦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基本上分布于4个带,并且古北界与东洋界种类交汇过渡分布.分析了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
2017年1月~12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和定点观察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市十涧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9科共112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9种。鸟类居留类型分析表明,有留鸟36种(占32.2%),夏候鸟和冬候鸟均为27种(占24.1%),旅鸟22种(占19.6%)。从区系组成上来看,古北界种类最多,有52种(占46.4%),东洋界种14种(占12.5%),两界广布种46种(占41.1%)。公园内观察到水鸟49种,其中鸻鹬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雁鸭类数量较少。鸟类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鸟类种类和数量较多,鸟类多样性指数也较高。调查区域内五类生境中,树林(灌丛)生境内的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多样性指数也高于其它生境,明水水面内鸟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少,多样性指数也最低。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是喀斯特分布很集中的区域,湿地资源珍稀且脆弱,保护修复任务紧迫而艰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贵州先后投入资金40.80亿元用于湿地保护和修复。贵州已建成湿地公园53个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被市民们称为“家门口的湿地”。眼下初春,市民常在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漫步驻足,拍照打卡,十分惬意。2014年12月,阿哈湖湿地公园正式成为贵阳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湿地的典型代表,在喀斯特地区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综合利用方面具有示范作用。其公园总面积1024.71公顷,  相似文献   

10.
武汉府河湿地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对湿地生态修复和湿地功能效益发挥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利用样线法、样点法对武汉府河湿地鸟类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出武汉府河湿地鸟类18目54科223种,以雀型目物种占比最大,约占43.05%.居留型方面,以迁徙鸟类为主,占比74.44%,留鸟仅占比25.56%;区系类型方面,以古北种为主,占59.19%;其次是东洋种,占27.35%;广布种最少,占13.45%.生态类型方面,鸣禽为六大类中种类最多的型,占比43%,广泛分布于各类生境中.结果显示,武汉府河湿地鸟类物种类型丰富、种类多样、季节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方面,秋冬季节物种优势性更为明显.建议建设府河湿地公园;建立鸟类重点保护与监测区,加强对珍稀濒危鸟类的调查监测力度,开展长期动态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历史文献搜集的方法,了解湿地类型以及微生物、植物、动物种类的分布。科学评价南泥湾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南泥湾湿地公园湿地类型有3大类6小类;生物资源丰富,其中微生物有27门106纲163目306科534属,种子植物415种,隶属89科209属,两栖和爬行动物总计4目8科20种,哺乳动物6目15科45种,碟类5科27属36种,土壤动物有4门29目。针对南泥湾湿地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恢复措施和保护对策,以期为南泥湾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及多样性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调查和研究表明,广东省深圳市围岭公园有两栖动物9种5科1目,全部都属于东洋界物种,其中华中区和华南区的共有物种占66.7%,属华南区的物种占33.3%.已知爬行动物15种8科2目.属东洋界物种有14种,其中华南区物种有6种,占总数的40.0%;华中华南区共有种5种,占总数的33.3%;属华中区种有3种,占总数的20.0%.除此外有1种是属广布种.论文还分析了围岭爬行动物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至2008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踏查法对河南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两栖动物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该公园有两栖动物9种,隶属于1目4科8属.其中蛙科为优势科,中国林蛙和太行隆肛蛙为优势种.宁陕齿突蟾为稀有、濒危物种,在该公园发现的宁陕齿突蟾有14个,种群数量占已知总数的73.68%.公园两栖动物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有4种,东洋界和古北界种分别为3种和2种,体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分布型则以季风型占优势,有5种.两栖动物生态类型多样,陆栖-静水型占优势,有4种,静水型和陆栖-流水型各2种,流水型1种.分布于伏牛山区的秦巴拟小鲵和花臭蛙在调查期间未发现.鉴于栖息地退化和丧失、污染、滥捕等对两栖动物资源退化造成的影响,建议设立以两栖动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加强两栖动物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宣传,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两栖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两次对邻水县的两栖爬行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邻水县有两栖动物15种(隶属2目7科8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8科15属)。动物地理分布型为:热带亚热带型6种,占16.7%;全北型1种,占2.8%;南中国型19种,占52.8%;季风型8种,占22.2%;喜马拉雅-横断山型2种,占5.56%。区系组成:属东洋界有:华中区物种17种,占47.2%,华中华南区物种6种,占16.7%,东洋界广布种4种,占11.1%,属东洋、古北两界广布种的有9种,占总物种数的25%。  相似文献   

15.
采用β多样性指数中的二元属性数据测度法对天水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的β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天水地区分布的31种两栖爬行动中,属东洋界16种,占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的51.61%,古北界8种,占25.81%,广布种7种,占22.59%,东洋界成分占有一定的优势,古北界和广布种成分相当,反映了该地区区系成分的过渡性质;从天水地区向陇南地区、陇东高原的生境变迁中,属间、种间更替相对比较缓慢;天水地区和陇东高原属间、种间分化和隔离较小;天水地区和陇东高原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的相似程度最高,物种组成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线法于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对陕西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并计算其物种多样性、均匀性及不同生境群落间的相似性。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内共发现鸟类17目40科105种,其中雀形目鸟类41种,非雀形目鸟类64种,种类较多的科有鸭科(Anatidae)12种、鹭科(Ardeidae)10种、鹬科(Scolopacidae)7种、噪鹛科(Leiothrichidae)6种;在湿地公园分布的鸟类中,东洋界物种占33.33%,古北种占34.29%,广布种占32.38%;湿地公园内共发现留鸟56种、夏候鸟22种、冬候鸟17种、旅鸟10种;牧马河湿地公园不同群落内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性均不同,其中湿地群落的鸟类多样性和均匀性都最高;在湿地公园内,林地群落与农田群落的相似性最高,农田群落与居民点间相似性次之,湿地群落与林地群落间相似性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河南省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现状,于2016年2月-9月采用样带法和访问调查法对保护区内的爬行动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爬行动物2目7科22属34种.其中,龟鳖目2科2属3种,有鳞目5科20属31种.爬行动物多为东洋界和古北界物种,分别为20种和5种.此外,还包含9个广布种.发现南中国型及东洋型有22种,季风型有7种,东北、华北及古北型有5种,依次分别占保护区爬行动物总类的64.72%、20.58%、14.70%.同时探讨了保护区爬行动物的种群数量等级、濒危现状、保护类别及受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及常见群落.经初步调查和鉴定,衡水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共有9门、11纲、22目、31科、59属、11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4种生态类群和8个常见藻类群落.主要类群中以绿藻门最多,共计49种,占保护区藻类总种数的4 1.2%;其次是硅藻门,31种(含1变种)占26.1%;再次是蓝藻门,22种(含1个变型)占18.5%.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水体环境质量、藻类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9.
贵州汇川喇叭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北部、遵义市中部,是以喀斯特河流湿地为载体形成的以库塘湿地为主体的湿地生态系统,有人工库塘湿地、永久性河流湿地以及稻田湿地3类湿地型。采用常规群落生态调查样地方法,结果显示:(1)国家湿地公园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表现出较强的次生性;(2)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中亚热带的一个天然物种资源基因库,有维管束植物119科240属298种;(3)植被类型多样,共有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34个群系。  相似文献   

20.
鸟类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泸沽湖湿地的鸟类多样性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014—2016年冬季,对四川泸沽湖湿地水鸟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系统整理,结果显示:共记录水鸟42种,隶属6目11科,其中,留鸟10种,冬候鸟32种;东洋界6种,古北界34种,广布种2种;国家Ⅰ类保护鸟类2种,占物种总数的4.76%;国家Ⅱ类保护鸟类2种,占物种总数的4.76%,四川省保护鸟类5种,占11.90%;极危(CR)物种1种,近危(NT)物种2种,低危(LC)物种34种。根据记录到的水鸟种类和数量,对其群落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泸沽湖湿地的特点,对四川泸沽湖湿地水鸟的组成、种群数量及多样性等进行了分析,发现四川泸沽湖湿地水鸟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为人为干扰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