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3-(3′-异氰酸酯基-4′-甲基苯胺基羰基)氧基-5-甲基-异恶唑借助于乙二胺与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接枝聚合物,在模拟的应用环境中经水解和/或微生物降解等过程可以以有效剂量持续释放出具有杀菌性的活性组分,其杀菌活性与3-羟基-5-甲基异恶唑(恶霉灵)基本一致,持效期至少40天,在同等条件下,恶霉灵在第40天已完全失效。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农药因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与环境和谐、开发费用低等特点,符合现代环保和健康的要求而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通过对小陇山林区植物源农药资源的调查,发现具杀虫、杀菌活性和开发潜力的植物有60多种,表明小陇山林区植物源农药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稳定性二氧化氯在麦芽和啤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定性二氧化氯在美国、日本、加拿大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已得到积极的开发和应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IA级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性能优良的新型杀菌消毒剂、防霉剂、食品保鲜剂和水质净化剂.我国目前只有少数厂家生产,实践应用刚刚起步,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二氧化氯的杀菌消毒机理二氧化氢分子由1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氯原子以2个配位键与2个氧原子结合,其最外电子层还存在着1个不成对的自由电子,为活泼性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其氧化能力约为氯气的2.6倍.其杀菌机理不同于甲醛、酚类化合物使蛋白质变性而使微生物失去活性;也不同于氯气使微生物氯化而失去活性.它与微生物接触时释放出新生态的氧及次氯酸分子而产生强大的杀菌消毒作用.这种强氧化作用使微生物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达到抑制其生长并将其杀灭.其残留物为水、微量氯化钠和二氧化碳等无毒物质.在杀菌过程中不会使蛋白质改性,对高等动物细胞基本上无影响,而杀菌效果比现在大量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强,又无氯的气味和刺激性,在氧化过程中,不产生致癌氯化有机物三氯甲烷.显然二氧化氯是目前使用的化学消毒剂中最理想的灭菌剂,其广谱抗菌性、高度安全性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4.
前文作者合成了一系列1—取代—1—(1,2,4—三唑—1—基)片呐酮及相应的醇,它们具有高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和杀菌活性。为了筛选新类型的三唑类农药,研究化学结构与生理活性的关系;作者合成了标题化合物,井做了初步的生理活性测定,发现它们具有一定的植物生长抑制和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农药的使用是控制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是农药的重要来源,在杀虫、杀菌、植物生长调节、免疫调节等领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结构生物学和其他生物技术的发展,基于天然产物的农药靶标确证和基于靶标结构的新农药分子创制研究也得以飞速发展,使得“合理设计”在农药创制研究中的应用凸显.本文将通过案例,展示基于已知靶标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或基于天然产物的新农药靶标的确证,以及其后续新农药创制的研究进展,以阐释活性天然产物在新农药靶标与农药创制间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微生物农药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生物农药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等,其研究进展快速,已成为我国农药产业的主体。本文将着重对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土壤面临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随着对其解决方案的不断深入研究,微生物修复具有有效、安全、廉价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对农药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种类、机理、影响因素,及微生物产业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其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及展望。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4种含氰基季铵盐,比较了它们的杀菌活性;探讨了12种含氰基季铵盐的结构与杀菌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了污水含油量、pH 值、温度对杀菌效果的影响及杀菌剂的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含氰基季铵盐的杀菌活性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分子的结构对称性越高,其杀菌活性越低;在杀菌剂浓度一定的情况下,杀菌剂的杀菌活性随污水含油量的增加而下降;含氰基季铵盐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在偏碱性及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丁骞 《安徽科技》2004,(11):22-23
生物农药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农药的概念已经发展为"相对于化学农药而言的天然资源的生理活性物质,用于农药的有微生物、植物、昆虫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类>中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其狭义概念指直接利用生物产生的天然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广义概念还包括按天然物质的化学结构或类似衍生结构人工合成的农药.  相似文献   

10.
国外信息     
国际食品界近年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安全、能保持食品原有风味与营养的杀菌新技术。一、超高压杀菌食品无须加热,只需对食品施以高压.便可使细菌的微生物酶系受到破坏而致死。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不会破坏食品营养成分,不产生毒性与异味,能保持原风味与色泽,延长保存期。可广泛用于原料果汁、饮料、畜肉制品等的杀菌。二、微波加热杀菌此技术为日本发明,适合对鸡肉、猪肉、豆腐、糕点、饮料、奶、酒等液状食品杀菌,效果显著。三、臭氧杀菌以臭氧代替氯对水进行消毒杀菌。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氯大50倍,能杀灭细菌、病毒、寄生虫。杀菌后,臭氧能全部挥发,不残留水中,无再次污染问题。该技术还可应用于谷物、豆类、饲料等的杀菌。四、紫外线杀菌利用波长260nm的紫外线照射微生物,可引起其分子内部产生化学反应而致死。这一技术不仅可用于各种食品容器的杀菌,还可用于畜肉、清凉饮料及啤酒制造用水、蔬菜、鱼类及制面用冷却水、冷冻鱼的解冻水等的杀菌。五、水中脉冲放电杀菌该技术能使微生物的细胞膜受到破坏,病毒失去活性,酵母菌也能被杀灭,它的能耗只有加热灭菌的千分之一,食品营养、风味、色泽不变。六、电子射线杀菌电子射线源或白热丝经真空下加热,阴极产生电子,电子通过真空电场时速度加快,能量高,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本体聚合法自制了联苯三唑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以此聚合物为固相萃取剂,制备固相萃取柱,对果蔬中烯唑醇、戊唑醇进行分离富集,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果蔬中的残留。烯唑醇平均回收率在74.6%88.6%之间,检测限为0.5μg/mL。戊唑醇平均回收率在66.9%88.6%之间,检测限为0.5μg/mL。戊唑醇平均回收率在66.9%73.3%之间,检测限为0.25μg/mL。  相似文献   

12.
手性药物与血清蛋白的结合通常表现出立体选择性。采用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R-烯唑醇和S-烯唑醇与人血清蛋白(HSA)/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差异。结果表明:血清蛋白与R-烯唑醇的结合能力强于S-烯唑醇;烯唑醇对血清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R-烯唑醇和S-烯唑醇与HSA相互作用的总能量分别为-26.4 kJ/mol和-23.6 kJ/mol,与BSA的对接能量分别为-27.6 kJ/mol和-23.3 kJ/mol,说明R-烯唑醇与血清蛋白形成的复合物更稳定。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开展烯唑醇的立体选择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烯唑醇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烯唑醇,以甲醇、乙腈和水(35+30+35) 为流动相,使用SUPEL COSILLC- 18- DB(5 μm 4.6 m m ×250 m m)色谱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30 nm ,平均回收率为96.8% ,紫外检测最低检出限为1.92ng。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烯唑醇原药及其在各种复合农药中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玉米瘤黑粉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 ,结果表明 ,稀唑醇为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较好的药剂 ,在玉米心叶末期撒稀唑醇与辛硫磷复配的颗粒剂 ,对玉米瘤黑粉病和玉米螟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效分别为 75 7%和 85 0 %。  相似文献   

15.
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机床基础件的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SFPC)在机床基础件中的应用,分析影响SFPC热变形的因素,对SFPC热态性能参数——热变形系数进行测试,在此基础上对SFPC机床基础件与传统铸铁机床基础件的热性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SFPC机床基础件优于传统铸铁机床基础件,证明用钢纤维聚合物混凝土制造机床基础件可使机床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从而满足科技发展对机床高加工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型核-多臂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以超支化聚缩水甘油为核,聚氨酯剂聚物为臂的新型星形聚合物,并利用核磁共振、Raman光谱、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超支化核的支化度为0.54,核臂比为1:4,且无明显结晶,呈无定型态.由自旋晶格驰豫时间Tl的变化可知,星形聚合物局部分子链段更容易运动.这些性质都有利于星形聚合物在固体电解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运用微波谐振腔介质微扰原理测量高聚物材料介电性质的方法,阐述纤维介质微扰所呈现的规律,着重探讨了测量混纺纱线混纺比的途径。认为功率微扰效应可以较好地表示纤维介质体积和介电常数的大小。它同这两个参数的乘积的平方成正比例。文中列出几种不同粗细纱线试样的微扰效应实测结果,并对几个系列的混并纱条和混纺纱线的微扰效应与混配比例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三唑类手性农药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粉唑醇、多效唑和双苯三唑醇6种三唑类手性农药在Chiralcel OD-H和Chiralcel OJ-H手性柱上的对映体分离,通过优化分离条件,实现了几种手性农药对映体的拆分,并探讨了流动相极性对分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比了2种纤维素手性固定相的手性拆分效果,探讨了相应的手性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9.
The permeation flux or the resistance in the ultrafiltration process is mainly limited by osmotic pressure,and it may originate from various kinds of polymer interactions. However, the real origin of permeation resistance hasn't been clarified yet in the light of polymer solution nature. The removal of nitrate contamination by polyelectrolytes was carried out with stirred batch ultrafiltration. The poly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s both in permeate and retentate were analyzed with total organic carbon analyzer and permeate mass was acquired by electronic balance connected with computer. The total resistance was calculated and interpreted based on the osmotic pressures in three concentration regimes. In the dilute region, the resistance was proportional to polymer concentration; in the semidilute region, the resistance depended on polymer concentration in the parabolic relationship; in the highly concentrated solution regime, the osmotic pressure factor (OPF) would dominate the total resistance; and the deviation from OPF control could come from the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between the tightly compacted and charged polyelectrolyte particles at extremely concentrated solution regime. It was first found that dilute and semidilute concentration regions can be easily detected by plotting the log-log curves of the polymer concentration versus the ratio of the total resistance to polymer concentration. The new concept OPF was defined and did work well at highly concentrated regime.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择不同单体合成了共轭微孔聚合物(CMP)和含氮共轭微孔聚合物(NCMP),并分别将其高温热解制备管状硬炭(THC)和氮掺杂管状硬炭(NTHC).通过SEM、TEM和BET对两种管状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THC和NTHC材料具有相似的形貌和比表面积.进一步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法对THC和NTHC进行电化学性能分析,并与普通碳纳米管(CNT)的电化学性能相比较.结果表明,NTHC储锂性能最好,在0.1 A/g时,NTHC的可逆储锂容量高达541.2 mAh/g,在0.6 A/g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在经过500次循环后仍高达458 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