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目的:对中长跑运动员在亚高原训练期不同训练负荷状态下,尿常规指标和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与分析,探讨了亚高原训练期不同运动负荷对运动员机体产生的影响,掌握亚高原运动训练的规律,为科学指导训练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供帮助;方法: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在尿常规指标的检测中发现,尿比重(SG)结果无变化,酮体(KET)、亚硝酸盐(NIT)及白细胞(LEU)指标的结果也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均为阴性。但尿蛋白、隐血、胆红素、尿胆元指标出现显著性变化,血常规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化;结论:在亚高原训练中,只要训练计划和内容安排合理,对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肌肉爆发力等均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2.
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的东南部,州域平均海拔4200m,地区气候具有显著的高寒缺氧、气温低、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0.1℃,由于海拨高,大气含量只占内地的60%左右。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对人体的机能有很大的影响,缺氧使得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导致心血管系统工作负担加大,长期缺氧会使器官发生病变,引起肺血管的收缩,有引发急、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可能,例如肺气肿、肺心病、心脏机能衰竭等病症;同时缺氧会损伤脑组织细胞,影响睡眠质量。艰苦和恶劣的自然条件对人体机能有很大的损害,影响人体机能的正常发挥,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性快感而窒息死亡的事件不时发生,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喘不过气来的感觉竟然还能带来快感!这就造成不断有人“前赴后继”地在这个危险游戏中枉送性命.起源因是大脑在缺氧的状态下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当于吸服海洛因的快感,让人不惜玩命.专家提醒,缺氧数分钟就足以造成不可逆的大脑损伤,时间再长还可导致脑死亡.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0):58-59
低氧是心、脑血管病等临床常见疾患的基本病理过程,又是高原、航天、潜水和运动等特殊环境医学的基本课题,是各种死亡的基本死因.既往人们一直侧重研究机体器官系统对缺氧的代偿、适应或修复,一直沿用传统的吸氧疗法.近年来我们发现,低氧条件下机体器官系统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会发生一系列的积极反应,即低氧适应反应.  相似文献   

5.
3650米的高原海拔,充溢着缺氧、冻土、紫外线,这是常人无法攀岩的距离;酝酿着高原反应、雪崩、泥石流等种种险象,这是常人无法居住的恶劣环境。能够适应这方水土的,只有偶尔盘旋的雄鹰,淳朴的藏族同胞和一群捍卫祖国尊严的人民子弟兵。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1,(3):16-16
交替运动,是根据相对医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健身观念和方法,它可使人体各系统生理机能交替进行锻炼,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措施。交替运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后交替向前行走在常人大脑皮层运动区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0,(3):12-12
你可以把有氧训练视为一种可以加速你呼吸的运动,还有走路,慢跑,骑车,跳健美操等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为了达到有氧训练的效果,所选择的运动一定要能提高你的心率,使呼吸急促并且至少保持20分钟不间断。  相似文献   

8.
<正>你可能看到,在美国的一些儿童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常常可以看见一些儿童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着滑板、钻滚筒、吊缆等活动,这可不是一般的游戏,而是一种融感知和游戏为一体的专为孩子们进行的创新感知统合训练。在此参加训练的大多是希望提高多种感知能力的儿童。处于学前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大,只要父母能注意通过家庭的日常生活来教养孩子,就能有效地促进孩子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  相似文献   

9.
“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高原古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课题围绕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高原古建筑的防火问题,进行高原环境下的古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解决了布达拉宫保护维修工程消防改造中技术难题,指导西藏古建筑建立消防安全防范体系,促进了西藏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高原环境下的古建筑消防安全领域的空白,为布达拉宫的消防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模拟培训的一个范例--企业家的"危机管理"应变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如何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面临转轨时期不可回避的问题。怎样能使企业既不遭受损失又能提高能力呢?运用高科技手段,通过模拟培训的途径,可以使企业家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经受训练,提高对危机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二七 《中国科技成果》2012,(17):F0003-F0003
5.12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引发了国内外对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和时间的讨论。许多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地形形成于地壳的增厚,源于中央高原的下地壳受重力驱动向高原边缘的流动,始于1000~1500万年前,即著名的通道流模式。尽管一些地球物理资料证实高原下地壳很弱,足以流动,但是至今不清楚高原东部新生代的变形时间和变形量是否支持上述解释。汶川地震发生后,  相似文献   

12.
高级催化氧化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淀粉废水是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淀粉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一般也称为马铃薯淀粉废水,是高污染的废水,COD含量可达25000mg/L以上,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环境水体缺氧,使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1].  相似文献   

13.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而学生的表达能力却往往被忽视。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除了采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及实验动手等手段外,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缺氧性微血管脑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从不同层次研究了高原脑水肿的发生机制,提出了缺氧性微血管脑病的分级救治原则和综合救治方案,对进一步开展缺氧性微血管脑病的研究和临床救治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女子赛艇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于赛前不同训练周期中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通过前后对比进行综合评定,旨在为教练员准确掌握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和恢复情况,为及时调控训练负荷和确定必要营养补充方案,为提高训练质量、预防运动疲劳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探讨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和训练监控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生理生化指标在不同训练周期中变化的某些内在规律,探讨生理生化指标监控运动员身体机能与营养品补充的调控关系;对象:备战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参加封闭训练的江西省女子赛艇运动员;方法:监测训练周期中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结果:赛前全队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尿素浓度和肌酸激酶都处于较理想范围。赛前训练改善了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和运动员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良好,为“十一运会”夺取1枚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北省北部高原、山区和平原有着多处原始森林,冀北高原的坝上草原和覆盖河北省西部和北部的太行山、燕山等山区是河北省森林草原防火的重点区域,森林草原防火形势十分严峻。项目的实施以保护京津冀区域森林和生态环境为前提,系统的运行提供实时的气象监测信息、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信息、森林热点卫星遥感监测信息,为提高森林防火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有研究显示乐器训练与数学成绩有关,但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学习乐器依赖于对抽象概念(比如节奏)的理解,这种能力对于学好数学非常重要。但是数学与音乐之间确切的关系我们仍不得而知:是音乐训练能够提高数学能力,还是数学影响音乐能力,抑或二者之间并没有联系呢?以往的研究将乐器训练与数学成绩关联起来,但是这种关系被高度质疑。为了证明音乐训练是否能直接提高数学能力,需要进行纵向研究,针对单个个体,跟踪记录其进行音乐训练前后的数学成绩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杨武勇  施德勇 《科学大观园》2010,(21):F0003-F0003
远古,大片的原始森林,茂密参天,有生长百年、千年的名贵古木,由于重大的地理。气候变化,诸如地震、台风、雷击、山洪、泥石流等原因的作用下,而被深埋于江河、湖泊的古河床和泥沙之下,或被深埋在缺氧、明暗的地层之中,又经大自然千万年的激流冲刷,任泥石碾压……,在缺氧、高压和细菌等微生物作用下,以致形状各异、千疮百孔、姿态变化方千,这些珍贵名木,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山势巍峨,河流纵横,充溢着一种雄壮浑厚的力量。然而正是在这种伟岸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容乐观的社会现状:高寒缺氧、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医疗条件落后,使得这片地广人稀、险象环生的高原地带成为了人们心中“生命的禁区”。作为青藏高原成立时间早、建设规模大、综合实力强,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省级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青海省人民医院内部活跃着一大批严谨求实、仁爱奉献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修建青藏铁路是几代人的梦想,早在1956年,毛泽东就发出了修建青藏铁路的号召.几经周折,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建成通车,但直到2006年7月1日,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才全线通车. 在攻克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后,奇迹仍在继续上演.15年来,绿色铁龙安全、平稳地在青藏高原飞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