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谐波是导致电力损耗增加,供电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文章对电力系统中谐波的来源和危害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和提出了治理抑制谐波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当肾移植在全国正式展开之际,刚刚踏入临床领域的他幸运地接触到肾移植专业这个新兴学科,并对此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r〉 --随后的数年时间里,面对该领域专业性人才稀缺的现实状况,他满载着医院给予的重托,开始了一段艰辛而漫长的“取经”岁月;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2,(21):20-21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宅调已成为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保证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空调的普及也给我们带来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危机。①空调所引起的能耗在电网总电负荷中^很大比例,个别地区夏季空调耗能甚至达到电网总电负荷的40%以上,已成为影响区域用电紧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AMS实验是由丁肇中教授所领导的国际空间站上第一个大型物理实验,目的是寻找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寻找暗物质的来源和测量宇宙线的来源。AMS-C系统是AMS-01磁谱仪的地面版本,主要由硅微条探测器、飞行时间探测器和永久磁铁组成。在安装调试期间,静电感应、高压放电、电源高频脉冲、电源谐波噪声和强电磁干扰等严重影响了AMS—C系统的电子设备。通过采用良好地线、屏蔽和电源分布准则等措施,有效抑制了尖峰、浪涌等干扰,还进一步使用隔离变压器和滤波器来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基于TC65无线模块设计的GPRS多功能表及采集终端的技术方案,通过充分论证技术方案及选择用户试点运行,实证得出GPRS电能表及采集终端能够完成用电营销现代化管理监控的多种业务功能,综合了负荷分析管理、线损统计分析、用电监控、远程抄表收费等实用功能,合理地安装GPRS电能表及采集终端能够为海淀供电公司用电营销现代化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科学的技术支持,直接增加公司的电力销售管理效益,提高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睿 《中国科技成果》2012,(6):46-48,56
大容量冲击性负荷接入系统容易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宁煤集团太西热动力站的负荷性质,根据接入系统电压等级的不同,分别以11OkV、35kV和6kV与系统相连接的情况作为三种接入系统方案,并从短路电流水平,对电网及电气设备的影响等方面对三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给出了本工程接入系统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22-22
催化剂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脱硝工艺的核心,对其投资和运行有直接的影响。〈br〉 课题所完成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①对SCR催化剂载体--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的探索;②完成对颗粒状SCR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工作,包括对各种有效组分的选择和配比的探索,浸渍、干燥及煅烧工艺的确定等;③结合对颗粒状催化剂制备工艺的研究成果,并在协作单位配合下,试验中摸索出了一套整体式成型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④试验中测试分析了不同操作环境下对所制得成型SCR催化剂样品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摸索出SCR催化剂的理想反应工况;⑤建立蜂窝状成型SCR催化剂动力学模型,对催化剂脱硝率进行计算预测,并利用模型对蜂窝状成型体结构进行优化;⑥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化批量生产,并投运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邓昆英 《中国科技成果》2012,13(8):58-59,62
随着电网容量的扩大和用电负荷的增加,用户对供电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备自投装置在电网中的应用愈趋普遍。本文结合地区电网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常规站端备自投装置的缺陷,剖析了区域远方备自投系统的动作机理及应用实例,解决了110kV变电站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的全站失压问题,大大提高了地区110kV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双模双向变流器技术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并网逆变及整流技术,使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逆变、整流、有功、无功调节等策略;储能技术,也就是蓄电池充放电管理及其相关技术;逆变和储能的切换技术,通过矢量闭环控制技术,可实现逆变和储能技术的双向0切换;离网工作模式及并网工作模式的无缝切换技术,在大电网失电时变流器会立即从并网模式切换到离网模式,并为本地负载供电。当大电网恢复供电时变流器又可以自动调整输出的电压、频率、相位,再次并入电网,实现无缝切换。  相似文献   

10.
10kV配电网监控系统,采用移动通信的GPES无线网络,对分布在1OkV配电线路网络的高压开关(负荷)设备实现遥控操作,并及时获悉执行结果;可以随时检测网络内高压开关的电压、电流等相关数据,实现各种异常情况的自动报警。系统操作简单,安全性及可靠性较高,无需现场登杆作业,大大减少了操作的劳动强度,缩短开关设备停复役操作时间,减少了对用户停电时户数的损失,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改善了10kV配电网络的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世纪中期电力工业革命的完成,当前世界电力供应模式为集中式电能供给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供电模式面临很多挑战,最主要的挑战就是基础供电投资成本高昂、电能损失比例高,见表1和图1。大大超过传统用能方式的效率。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The World Alliance for Decentralized Energy)对分布式能源的定义为:位于用户端发电系统,同时可以实现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进一步生产热、电和冷;与可再生能源系统有效的结合;利用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或供热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这些系统都可以称作分布式能源系统,而不考虑项目的规模、燃料或技术及该系统是否联网等条件。分布式能源发电系统的多元化,增加了发电结构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缓解了用电高峰,降低电网的投资,降低输配电的损失和电网维护投资。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负荷动态监测技术的配网故障智能定位系统突破传统模拟式故障指示器的技术,实现数字化监测,采用量化的短路故障检测模型方法,监测线路各点的负荷电流、短路故障电流和线路对地绝缘,大大提高短路和接地故障检测的准确性。系统监测前端、监测子站和后台系统采用最新的自组无线网络,安装或拆卸不需停电,在线路上的任意点均可安装,有柱上开关配合的安装点可实现“三遥”功能,后台系统融合故障模型分析方法和监测数据库系统,实时在线监测线路故障及负荷、电压等相关数据,快速得出被测线路故障地点和类型,结合短信息平台,可在第一时间直接通知一线维护人员,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城市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复杂、用电量大、负荷密集程度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等特点。为了适应配电网的发展,全面实现配电自动化和用电管理自动化,国内外都在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检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配电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主站、通信网络、二级主站、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DA-BTU(线路FTU、自动读表终端)4个层次组成。包括地理信息GIS、配网调度自动化、10KV馈线自动化、开闭所和小区配电所自动化、配电变压器和电容器组等的检测自动化等。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一套基于GIS的电缆动态维护模式:以手持PDA为载体,将地下电缆及管沟道数据采集成果落实到PDA上;结合电子标签的应用,融合移动GIS与GPS技术,实现对现场设备的定位与智能巡检;开发通信通道,实现PDA数据与中心服务器数据的交互,达到PDA数据与服务器数据的动态实时同步,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配网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电源发展规划generation planning根据预测的负荷和经济合理的备用容量要求,遵循国家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和合理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原则,以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和符合环境保护政策为前提,对各类电源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制定出的在规定年限内全系统电源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松果体功能减退对大鼠中枢神经元凋亡和脂质过氧化物影响;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斜角带-隔区细胞凋亡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在皮层二组凋亡细胞无明显差别(P〉0.05)。Bax/Bcl-2两组均为阳性(++),相比无明显差别,但实验组c-fos表达为阴性(-),而对照组c-fos表达弱阳性(+)。实验组脑组织MD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松果体摘除可致大鼠中枢神经元凋亡增多,原因可能与脂质过氧化物增多,衰老加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集中器的主要通信功能和电能计量功能,根据(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的要求,提出了采用集中器进行电能计量和数据采集、交流采样以及线损统计应用。通过芜湖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现场施工和调试,确定了采用集中器取代配电TTU、关口电能表,实现公用配电变压器全覆盖和全采集的方案。本文提出的基于集中器的实时采集方案具有全国范围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风光储双模双向逆变器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逆变技术,使用电力电子技术实现调频、双向、有功、无功调节等策略;二是储能技术,也就是蓄电池及其相关技术,其中逆变技术是风光储能实现并网工作的关键技术;三是逆变和储能的切换技术,通过矢量闭环控制技术,可实现逆变和储能技术的双向0切换;四是离网工作模式,在无电网应用的环境中,可离网逆变输出额定电压的电源,用于本地负载供电。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使用情况,分析传统9区控制的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缺点,并提出优化方法。考虑了主变调档、电容器(电抗器)组投切对电压、无功的影响,细化电压无功控制技术为17区调节;考虑了变电站实际接线方式导致的主变无功采集的差异,引入主变空载、短路损耗,以提高主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准确度;考虑了变电站运行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义了闭锁量的类型,以提高电压无功控制技术的可靠性。本文的优化方法可为研发、设计、工程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线损管理的范围涉及线损综合管理、电网建设管理、生产运行管理、营销管理、电能计量管理及降损新技术管理等方面。线损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有许多,包括健全组织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完善各种线损管理制度,健全考核激励体系;健全包括制定、统计、分析和考核等指标在内的管理体系;完善营销管理和计量管理,加强对线损波动因素的分析和控制;加大降损新技术的应用等降损措施的落实;完善线损理论计算及分析工作,明确降损方向;做好电网经济调度与运行;完善线损培训管理,提高人员素质。高效有序地开展线损管理工作,能够确保线损指标达到最优化,降低电网损耗,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