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59-59
随着世界性水资源、能源的日趋紧张,采用节水、节能的灌水方法已成为全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总趋势.地下滴灌与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节水节能、省工、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及改善土壤,抑制棵间蒸发等诸多优点,不仅在机理、经济,技术上,而且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方面,都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7,(8):63-63
该装置是一种适宜于干旱、山丘区非密植作物抗旱灌溉的节水灌溉设备,以家户应用的灌溉装置或农机具代替普通的滴灌工程设斑,不必设计,不需施工,农民只需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就可实施灌溉。它将移动滴灌和地下滴灌有机结合,节水、省钱、操作方便和适合家户型应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膜下滴灌系统调控水肥和温室湿度,将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环境友好技术整合打包,综合配套,达到水、肥、农药、产量、品质、环境等要素的耦合,实现设施黄瓜生产的“节水、节肥、节药、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4.
压力补偿自压滴灌技术是云南农业大学和昆明普润源灌溉技术公司根据云南山地经济作物的种植特点,针对山区单户或小片区种植模式,在引进消化吸收以色列重力滴灌技术,研制相关设备和技术,满足云南山地经济作物的"山地压力补偿自压滴灌技术",并进行成功推广.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果菜农艺节水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津育5号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朝研219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条件下对减量灌溉、地面覆盖、隔离栽培、隅沟交替灌溉和灌溉方式(以农民经验灌溉为对照)等农艺节水技术进行了3年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验灌溉条件下灌溉水的50%~60%渗漏到耕层以下,15%~17%的通过土表蒸发,17%~28%用于植株蒸腾,2%~5%用于植株干物质生产,上述结果显示“减蒸控漏”是设施捉艺节水的重点,平均节水50%以上,滴灌、渗灌、减量灌溉、隔离栽培、隔沟交替灌溉节水效果更明显,可达45%,还大幅度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黄瓜果实的品质。适宜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13):60-60
滴灌是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一项重要配套技术,在灌水方法由传统的地面灌溉向滴灌转变的过程中,蔬菜栽培技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尤其是水肥管理,研究滴灌条件下蔬菜水肥管理技术是我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面临的重要任务。2003~2005年,银川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2):63-63
由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实施的“半旱地区集雨节灌技术集成”项目,探索和创新了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该技术获甘肃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8.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加速向西转移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特色区域经济的必然结果。2007年,新疆自治区棉花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0%。今后的发展正处于重大抉择敏感期,市场的旺盛需求显而易见(国内年缺口550万吨以上),农民的增收欲望势不可挡(在2007年新增4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260多元来自棉花),国家的棉花安全日益凸现(国际依存度40%左右),资源的挖掘潜力蓄势待发(1000万亩以上),中央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棉花良种补贴、政策性棉花保险补贴、大面积推广棉田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等),都昭示着新疆乃至全国棉花产业不能再彷徨不决,而应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进取的姿态和扎实稳妥、步步为营的举措,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武陵灌区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武陵灌区适宜推广的输水节水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23-24
该课题研究白洋淀植被蒸散发耗水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研发生态节水技术,包括格局优化生态节水、植物群落优化生态节水、土壤覆盖调节生态节水等技术;建设白洋淀生态节水技术示范工程,分析不同类型生态节水技术的节水效率及其生态效应;研发基于ET的农业节水技术,考虑白洋淀生产、生活用水发展现状,制定《不同水平年流域各行业用水定额量化标准》(建议稿),研发水资源利用结果优化长效节水技术。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现代节水草业集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2003EC000087)。项目组在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管理部门的大力协助下,于2002~2005年在内蒙古草原选择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前旗等11个典型牧业旗(县)进行现代节水草业集成技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国家863计划“农田节水标准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课题(2001AA242081)以农田节水高效为目标,集中研制一批农田节水高效的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并以此带动农田节水高效关键技术和配套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13.
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合作研究成功的高效农业节水技术。主要特点:(1)革新地面灌水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革新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3)减轻病害,抗倒伏;(4)该技术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使小麦的穗粒数增加、千粒重提高,一般增产10%左右,而且优化了套种作物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全年均衡增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松嫩平原风沙瘠薄农田保土保墒增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09BADB3805)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归纳,提出了水土调控关键技术,构建了风沙瘠薄农田立茬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和风沙瘠薄农田膜下滴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模式。松嫩平原风沙瘠薄农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西部地区,面积七百多万亩,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由于气候干旱,土质疏松,易凤蚀,保水、保肥能力差,有机质贫乏,农田生产能力低,因而,开展农艺综合节水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高产土壤培育技术研究,建立符合松嫩平原凤沙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风沙瘠薄农田保土保墒增肥技术模式,对提高凤沙瘠薄农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及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1月,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了第267—270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分别是:生物节水技术及发展前景,中国煤层气资源及产业化,体系开发规律与科学途径,太赫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一、生物节水技术及发展前景以提高植物自身的水分利用效率为主的生物节水是农业节水的重要内涵之一。香山科学会议于2005年11月2—4日举行了以“生物节水技术及其发展前景”为主题的第267次学术讨论会。石元春院士、山仑院士、宋纯鹏教授、张正斌研究员担任会议执行主席,40多位专家出席了会议。石元春院士在题为“开拓中的蹊径———生物节水”的综述报告中,从…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在21世纪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作为非常规水源,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具有水量大且稳定等优点,埘其进行深度处理,将其制备为再生水,可回用于各种用水目标,对于缓解水资源紧张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背景下,膜法水处理技术以其突出的优点,在国内外均引起了普遍关注。膜工艺是一种安全且性价比较高的污水再生回用处理工艺。成功应用膜工艺的关键是有效控制膜污染。由于水质条件复杂及研究手段的限制,目前学术界对膜污染微观过程与机理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新型污染物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的污染物,结合臭氧处理单元的组合膜系统在新型污染物去除,保证再生水安全方面是非常具有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膜设备在农村分散式饮用水处理上的应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膜处理技术为对象,分析膜处理技术在农村分散式饮用水中的应用现状,探讨膜处理技术在今后的应用前景,为今后膜处理技术在农村分散式饮用水中的应用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2,(20):11-12
该项目由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与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畜牧兽医科学研究中心(现更名为:哈萨克斯坦农业部畜牧与饲草饲料研究所)于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合作完成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4,(6):67-68
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灌溉水利用率低等问题,以耗水型果树苹果、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减蒸节水、提质增效为目标,进行了“时位量”三位一体节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和提质增效的配套农艺技术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已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水资源紧缺将成为影响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长远来看,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而农业节水大有潜力可挖。逐步推行彻底的雨养旱作农业是北京市实现水资源节约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北京市的水资源现状及实施玉米雨养旱作的可行性分析出发,系统介绍了北京市实施玉米雨养旱作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推广情况,并提出了该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