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吐蕃是中国古代活跃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它的崛起,对唐王朝乃至西北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吐蕃政权在维护西北地区在安史之乱后的政权稳定、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开辟高原丝绸之路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民族高等教育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在民族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并没有使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理论发展进入独立的学科阶段。十几年来,随着民族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逐步扩大和深入,先后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并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中国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国民族学院论》、《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人类学透视》等理论研究专著。民族高等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为民族高等…  相似文献   

3.
唐朝时期,吐蕃的社会文化正在悄然地发生变迁。民众的迁徙是其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吐蕃不仅在和平时期积极学习外来文化,而且在战争时期也与汉族接触融合,不断吸纳汉文化。这些促进了吐蕃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观与宏观、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原则,选择相应的参数和指标对《红楼梦》中国少数民族语种译本研究状况(自1979至2010年)进行了描述性的探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展望其对"红学"、翻译学和民族文化融合与传播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近几年瑶族民居建筑形制的变迁,可见当代世界强势文化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带来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这篇文章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和谐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发展问题的理论,在当代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整合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朝的文教政策包括在确立儒家思想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吸取众家之长发展教育;允许私学存在,形成官学、私学共同繁荣的教育形式;在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举制,使教育直接为统治者服务;"推恩示信""、爱之如一"的民族文教政策总方针以及建立有助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求学制度等。这些文教政策对吐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如下影响: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带来了先进的汉文化;吐蕃子弟求学于唐朝,进一步促进了汉文化在吐蕃的传播;寺院教育成为吐蕃教育的主要形式;儒学教育在吐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套丛书编委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一书,年中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印刷精美、装潢考究的知识性通俗读物,为建国以来公开发行第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情况的专著。该书在总论中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追叙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回顾了解放以来民族  相似文献   

9.
韦皋镇蜀21年,服南诏、摧吐蕃,为蜀地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顺利解决了唐王朝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问题,使唐政府无西顾之忧.韦皋之所以能够成功招抚蛮獠、调整民族关系,究其原因正是以对吐蕃的军事胜利为基础的.而诸蛮的归附又大大削弱了吐蕃的军事实力,为韦皋在唐蕃战争中由被动转向主动并最终走向胜利提供了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又都是以军事胜利为基础.民族政策的顺利执行是以军事胜利为基础的,武力因素才是韦皋成功镇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流传于广西的京族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和研究 ,厘清了该故事由中国传入越南 ,再由越南传回中国的大体年代、路线和变迁情况 ;认为“京族化”的《金仲和阿翘》既是中越文化交流的见证 ,也是京汉文化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解构中国少数民族:去东方学化还是再东方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识别或中国政府对其境内少数民族的政治构建遭到了来自西方的中国研究专家们的解构。在这种后殖民批评式的拆解中,中国的少数民族承认和包容政治被当做了对于少数民族的歧视和排斥政治,中国的世居少数民族问题被搅混成了侨散居少数族裔问题,中国的民族识别问题被当做了内殖民主义或内东方学问题。然而,刀诡的是,尽管在其笔下中国少数民族被中国政府当做了内部的东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把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承认政治东方专制主义化的取向,在中国学界不仅没有激起有力的批判性回应,反倒生成了许多诸如对少数民族去政治化、民族共治、唯个体公民权利论之类西方学畅想!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民族学研究海外华人的有关理论和成果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所应关注的重点问题,并以东干族为个案,对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的民族认同、文化变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对中华各民族相互交融、彼此影响的文化格局作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3.
唐朝时期是四川地区少数民族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成员既有从先秦以来到隋朝时期就迁徙、居住在这里的各民族,如氐人、羌人、蛮僚、磨些等民族;同时也有在唐朝时期才逐步形成并迁徙到这里的民族,如吐蕃人。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川西、川西南和川东南地区,如:羌人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上;氐人主要活动在川西北地区;乌蛮和白蛮主要分布在川西南地区;僚人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区及岷、沱二江中下游及渠江上游地区,以及盆地的南部,尤其是长江南岸地区;磨些人主要在今云南西北和四川西南的金沙江上游及雅砻江流域一带;吐蕃人到唐朝末年分布在今甘孜州、阿坝州和凉山州的部分地区;武陵蛮主要分布在川东南地区。  相似文献   

14.
《曲靖师专学报》2012,(2):77-77
近日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上获悉,经专家评审和面向社会公示,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选揭晓,我校共有3项获准立项资助,其中一般项目2项,分别是胡兴东主持的《云南少数民族民商事习惯及适用问题研究》、仝品生主持的《接受学视域中的中国政治语言研究》;朱宏华主持的西部与边疆地区项目1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实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应用数值分类学方法,根据《中国民族药志》收载的动物药数据,对云南7个特有少数民族的医药亲缘关系进行分析.表明7个特有少数民族使用动物药的多寡不一,其中德昂族和阿昌族使用最多;普米族、怒族、独龙族则未见使用记载.所使用的动物药以兽类为主,其次是昆虫和两(栖)爬(行)类.7个民族医药的亲缘关系与少数民族语言的亲缘关系之间没有一致性,民族医药文化更多是与其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在迁移人口的同时引起了其社会资本的变迁,少数民族移民社会资本的变迁具有其特殊的民族特色.本文通过对灾后重建北川羌族自治县社会资本重构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如何保护与传承其民族文化、社会资本重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疆游牧民族定居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十分明显 ,与之同时 ,游牧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这种从外源性变迁带来的内源性变迁 ,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和催生了其外源性变迁与内源性变迁的统一和谐 ,更进一步促进了牧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 ,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由此而产生正面的以及负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如何面对这种影响 ,以及如何处理因此而产生的诸多问题 ,就成了我们着手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编纂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澄清和梳理吐蕃时期的文献翻译和文献编纂史中的疑难问题,是整个藏文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难题。藏文史料中明文记载,公元4世纪印度佛教和医学文献正式传入吐蕃;公元7世纪几十部文献正式翻译成藏文,并编纂成《观自在显密二十一部》丛书;公元8世纪编纂多种《十万般若》丛书;公元9世纪,将历经两个多世纪翻译的经典文献,先后编纂为三大目录体系。这些吐蕃时期翻译的文献和编纂的丛书,以及三大目录,大部分收入到《甘珠尔》、《丹珠尔》中。文章梳理了吐蕃时期不同阶段的文献编纂史,还引用大量可信而详实的藏文原著中的资料,对当今部分学者的某些误解和质疑进行了纠正和解答。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南宁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在推进广西首府南宁市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总结民族工作的经验 ,探讨新世纪新形势下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新路子 ,本刊特推出“民族政策研究”专栏 ,发表谭英姿的《对南宁市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的调查与思考》、李布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民族干部工作的行动指南》、梁日烈、陈志刚的《西部大开发与南宁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等一组文章 ,希望对有志于民族政策研究的读者有所启示。李洪志及其邪教“法轮功”蛊惑人心 ,涂炭生灵 ,并以成为国际反华势力的小丑和爪牙为荣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