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吴明作  赵勇  刘文霞  张军 《河南科学》2019,37(4):648-655
为了解郑州市区主要河流春季浮游藻类的时空变化,分别于1999、2000、2015、2016年春季调查其种类组成、个体数量,并计算其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郑州市区主要河流春季浮游藻类组成基本上以绿藻、蓝藻与硅藻为优势,黄藻、金藻与甲藻偶尔出现,裸藻出现频率较大,但均不占优势;金水河自上游至下游沿程,浮游藻类的门类数、种类数与个体数量总体上均增加,多样性指数略下降.浮游藻类发生明显变化的时间大致在4月份,自1999年至2016年,种类数整体减少,2015年后个体数量明显下降,2016年数量显著下降.郑州市区主要河流基本上处于中营养化水平,水质属于轻污染,没有出现富营养化与贫营养化.研究结果可为北方城市河流的浮游藻类与水体富营养化长时间动态研究提供借鉴,以及为污染防治与水域的景观化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网格采样法对冬季巢湖西半湖浮游藻类进行科学采集,运用多种方法对浮游藻类的叶绿素含量、个体数量以及群落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与鉴定,补充了巢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多样性资料,系统研究了浮游藻类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浮游藻类叶绿素含量与藻密度呈正相关,两者分布都呈现由河流入湖口和湖中岛屿附近水体向周边降低的变化趋势.浮游藻类群落以蓝藻门为优势门,优势属主要包括微囊藻属、裸藻属、小球藻属、直链藻属和鱼腥藻属.结合多种生物评价方法,如叶绿素含量评价、特征性藻类污染指数评价和藻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标(Margalef丰度指数、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Lloyd Ghelardi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评价,对冬季巢湖西半湖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巢湖西半湖水体冬季总体处于中度营养和轻度污染的状态,河流入湖口湖区和湖中岛屿附近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金沙江典型河段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于2014年秋季(10 月)在石鼓至宜宾江段布设6 个断面进行浮游藻类群落监测。通过显微镜观察, 共鉴定出浮游藻类6门30属52种, 其中硅藻的物种数、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占65.38%, 74.07%和80.65%, 是优势门类。浮游藻类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都呈现坝上逐渐降低、坝下逐渐升高的规律, 石鼓最高, 向家坝最低。多样性分析表明, 攀枝花的浮游藻类群落多样性最高, 溪洛渡和向家坝均较低。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的RDA分析表明, 总氮是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优势属现存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包括尖针杆藻Synedra acus 和曲壳藻Achnanthes sp.在内的6种硅藻与水位正相关, 与水温负相关, 是适合在低温下生活的藻类, 小环藻Cyclotella sp.则适合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网状空星藻 Coelastrum reticulatum、栅藻Scenedesmussp.、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和小环藻Cyclotella sp.的现存量与总氮显著正相关, 能够指示水体中的氮浓度; 近缘桥弯藻Cymbella affinis 和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的现存量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 能够指示水体中的磷浓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昆明市盘龙江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MCN‰有显著性差异,9个样点中有7个采样点的PI在2以上,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01),表明盘龙江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拉萨河城区段春季藻类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2015年春季在拉萨河城区段设置了5个样点,采用PFU法采集水样,用活体观察法鉴定藻类的物种,并使用直接计数法对藻类的数量进行统计,同时结合藻类群落特征与水体理化因子对拉萨河城区段的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共鉴定出藻类120种,隶属于6门9纲15目30科57属,其中硅藻门(52.50%)绿藻门(27.50%)蓝藻(10.83%)裸藻门(5.00%)黄藻门(3.33%)隐藻门(0.83%),水体显示为贫营养型。群落平均多样性指数较高(3.12),优势度不明显,物种分布均匀,表明水生态环境稳定。各样点相似度较低,具有局部地域性差异,通过群落参数指标与水体理化因子间的二元变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水流速度是影响春季藻类的主要理化因子。根据藻类群落参数与水体理化指标得出水环境质量为Os-βms(寡污-β中污),表明拉萨河城区段水环境整体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桓龙湖水库水质状况、预测水质变化,对桓龙湖水库2014年枯、丰、平水期四个监测断面浮游藻类生物密度和种类进行监测.三个水期共监测到浮游藻类4门6纲9目16科23属,硅藻门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水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监测到浮游藻类在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的平均数量分别为8.97×10~2个/m L、7.90×10~2个/m L、5.55×10~2个/m L,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根据2011—2013年水质历史数据运用SPSS建立了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根据模型建立以综合营养指数为预警指标的分级预警方案,对其验证结果表明20组预警结果 90%可信,预警方案基本能够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7.
广州古廖涌生物修复的指示藻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氧化塘—河道原位生物修复的方法对广州市古廖涌河道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并对治理前、氧化塘处理、原位生物修复河段上游和下游四个不同治理阶段的水体进行水质和浮游藻类的监测,试图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反应河涌黑臭水体不同治理程度的藻类生态结构特征和指示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修复阶段,水体COD、BOD、氮磷等污染物逐步得到去除,透明度大大提高;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优势藻由蓝藻转变为裸藻,藻类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种群结构和优势种也发生演变,耐重有机污染种逐步减少或消失,耐中–轻污染种出现;研究还确定了可作为城市污染河涌水体修复的指示藻类。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浮游硅藻的多样性,丰富南极硅藻研究的数据,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团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在该半岛设置了10个采样点,进行了定量(600 m L)采样,并利用硅藻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对其水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硅藻75种,未鉴定出11种。硅藻总细胞密度为1.64×10~5~2.06×10~5ind/L,平均细胞密度为1.85×10~5ind/L。优势种为极细舟形藻(Navicula perminuta)、冰川舟形藻(Navicula glaciei)、南极楔形藻(Licmophora antarctica)、南极海链藻(Thalassiosira antarctica)、Pseudogomphonema kamtschaticum、碎片菱形藻(Nitzschia frustulum)和Thalassiosira cf.maculata共7种,平均优势度为0.06。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33~2.13,平均值为1.60。均匀度指数变化在0.48~0.76之间,平均值为0.58。因此,南极菲尔德斯半岛浮游硅藻的生物多样性较好,该地区水体质量总体为β-中污,贫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运城盐池湖区藻类植物的组成及与盐度的关系,对该区域进行了4次调查采集和种类鉴定,并分析了优势类群,对盐度和藻类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区域藻类植物共9门,55科,120属,366种,以蓝藻门、绿藻门和硅藻门种类居多,随着盐度增加,绿藻门种类有所减少,而蓝藻门和硅藻门种类有所增加,真盐和高盐水体与淡水和混盐水体相比,种类明显减少;(2)优势类群有11个属,包括颤藻属(Oscillatoria)、衣藻属(Chlamydomonas)、栅藻属(Scenedesmus)、针杆藻属(Synedra)、脆杆藻属(Fragilaria)、舟形藻属(Navicula)、桥弯藻属(Cymbella)、菱形藻属(Nitzschia)、裸藻属(Euglena)、鳞孔藻属(Lepocinclis)和扁裸藻属(Phacus),包含的种数在各水体总种数中占到34%~49%;(3)多数种类对盐度的耐受性较差,只分布于淡水水体和混盐水体,有些种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大,在不同盐度水体中都有分布,还有少数种类只分布于盐度较高的水体中,盐度和藻类分布的回归方程为y=130.09e-0.114x。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大棚高效养殖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对同一大棚内4口池塘的养殖效果和养殖水体中部分理化因子、浮游藻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理化因子方面,水温在16.85~31.75℃之间波动,整体呈上升趋势;pH在7.41~9.36之间波动,峰值出现在养殖初期,之后逐渐下降到一个稳定水平;溶解氧保持在5 mg/L以上;氨氮含量在0.20~6.56 mg/L之间,峰值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亚硝酸盐氮含量在0.002~29.5 mg/L之间,在5月底至6月初出现爆发性增加;浮游藻类方面,养殖池溏出现的浮游藻类6门36种(属),其中绿藻门13种(属),甲藻门6种(属),硅藻门6种(属),金藻门6种(属),裸藻门3种(属),蓝藻门2种(属)。优势种共9种(属),绿藻门的优势种为拟衣藻、卵囊藻、球衣藻,硅藻门的优势种为小环藻、菱形藻,甲藻门的优势种为裸甲藻,金藻门的优势种为小土栖藻,蓝藻门的优势种为色球藻、颤藻,其中色球藻的优势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优势种,整个养殖周期中浮游藻类的细胞总数在3.07×10~6~729.44×10~6 cell/L之间;养殖效果方面,4口池塘平均产量为1 335±25.5 kg/667 m~2,平均成活率为77.88%±1.49%,平均饵料系数为1.51±0.04。  相似文献   

11.
马料河水质监测调研与主要入滇河流污染治理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在昆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滇池污染也日趋严重。目前,滇池水质已从70年代的Ⅲ类变为劣V类。入湖河流污染是造成滇池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所在课题小组用了近4年的时间,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了走访、调研,并分别对每条河流入湖口的水体取样进行了水质分析监测。文章以对昆明新城建设有关的马料河调研及水质分析监测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入滇河流污染治理的对策及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河道景观评价为目标层, 以生态性、社会性和艺术性指标作准则层, 以水质、物种多样性、水体透明度、防洪效应、水景利用率、景观可达性、色彩美感度、形态美感度以及地域文化性作为指标层, 构建城市河道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利用距离指数法构建评价模型。以昆明市盘龙江为例, 利用该模型对盘龙江上中下游景观环境进行评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城市水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构建水景观规划新模式, 以期为实现科学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鉴于河流污染通量估算和水质趋势分析受到水质、流量数据缺乏的限制,基于ESTREND和LOADEST模型,利用低频采样获得离散型水质数据,对滇池宝象河进行水质趋势分析和污染通量估算.结果表明:1)营养物质(NH3-N,TN和TP)在0.05概率水平下呈显著上升趋势,氮已经成为制约宝象河水质的重要因素;2)TSS浓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年均下降率达到12.34%;3)流量调节水质和非流量调节水质出现相同的趋势,表明水质变化受流量的影响很小,主要由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引起;4)通过方程的系列检验,利用离散水质数据和连续的日流量数据建立回归方程是有效的,可以用于污染入湖通量的估算;5)由于非点源污染的增加,大多数污染物雨季的入湖负荷高于旱季;6)ESTREND和LOADEST模型对于解决低频、离散型水质数据的水质趋势分析和通量估算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流域,其分析结果能够为流域总量控制方案的制订和评估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于监测水体的营养状况和维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连接三江源、祁连山、汾渭平原、华北平原等一系列“生态高地”的巨型生态廊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目前,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以水质监测为主.受黄河特殊的水文条件和生境异质性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开展较少且数据较为分散,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为此,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干支流及其附属水体底栖动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锡林河属于西北诸河流域。锡林河流域范围跨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两地,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代表性内陆河之一。为揭示锡林河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基于13个采样点、7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均值型综合污染指数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水质开展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探讨水质时空分布特征的成因。结果表明:锡林河春、秋两季水质较好,夏季相对较差,影响夏季水质的主要因子为CODMn、COD和BOD5;锡林河中游河段水质优于上游和下游。上游和中游河段水质超标主要由于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带来的面源污染;下游河段水质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污水厂尾水中的氮磷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北运河系水质有机污染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主成分分析,以河段为研究单元,选取2000~2006年北京市北运河系部分监测河段的有机污染指标的监测数据,对该河系有机污染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系河流有机污染严重,城市河流污染特征明显,主要受居民生活和工业影响.城市中心区河流水质较好,年际变化小;近郊和远郊区河流水质较差,年际变化大.2005年后除个别河段(流)水质继续下降外,整体水质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统计模型LOADEST的宝象河污染物通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染物通量的估算是掌握河流输移负荷的简便方法,可为流域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LOADEST模型利用连续的水量数据和离散的水质数据,建立污染物通量回归方程,进而估算河流不同时间尺度(日/月/季节/年)下的污染物通量,此外,模型还考虑删失型水质数据的情况,是估算低频率水质监测河流污染物通量的有效途径.以滇池污染严重的入湖河流—宝象河为例,利用LOADEST模型建立污染物通量回归方程,进而估算1999—2008年河流的入湖通量和水质情况.结果表明:(1)TP、COD、TSS多年平均入湖通量分别为18.9×103、1374.0×103、5608.6×103kg/年,TN为239.2×103kg/年,其中溶解态氮(NO3--N,NH4+-N)占83.8%;(2)2001年后各污染物年均浓度均超过Ⅳ类水质标准,超标最严重的为TN;(3)丰水期入湖通量占年通量的40%以上,暴雨径流冲刷成为污染物进入河流的主要方式;(4)NH4+-N、TN、TP年和不同季节入湖通量、浓度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年增长率达6%以上;COD入湖通量和浓度在1999—2004年呈增加趋势,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由于流域开展水土保持治理措施,TSS的入湖通量和浓度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大型底栖动物指数评价河流水质, 不同指数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为了针对特定河流找到合适的评价指数, 基于黄河干流1980 年代和2008 年生态调查数据, 应用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Margalef 多样性指数、Simpson 多样性指数、Pielou 均匀度指数、BMWP 指数、ASPT 指数、Goodnight-Whitley 修正指数(GBI)、FBI (Family Biotic Index)指数和BPI (Pollution Biotic Index)指数对黄河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与1980 年代相比, 2008 年黄河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数大幅减少, 水质理化参数恶化; 这9 种底栖动物评价指数评价黄河水质状况差异明显, 部分指数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Simpson 指数、Pielou 指数、ASPT、GBI 和BPI 因与部分自然环境因子存在较高相关性, 不适合作为评价黄河水质的指标; Shannon-Wiener 指数、 Margalef 指数、BMWP 和FBI 可作为黄河水质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辽河流域的河流水质、生物学、物理栖息地状况,分析了辽河流域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千流总体上处于工业活动剧烈地带,污染较为严重,而支流水质相对较好.其中,着生藻类、底栖动物与水质状况、物理栖息地环境质量之间具有相关性.随着水质的恶化,着生藻类多样性减少,底栖动物完整性遭到破坏;河流形态发生了改变,河流水生生物所依附的生存环境受损,表现出与河流水体质量相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