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不同产地三七皂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省不同产区的三七取样,采用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b1、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从三七皂苷含量变化角度探索不同产地三七的种植适应性。结果表明,来自不同的8个县,11个地点的三七样品中,皂苷含量(R1+Rg1+Rb1)最高的是文山州丘北县腻脚乡,皂苷含量达10.84%,不同产地三七样品之间的皂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统计学分析可以达1%的极显著水平,但11个地点的三七样品皂苷含量均高于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12个厂家生产的三七片的质量。采用热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各厂家三七片的醇浸出物、总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获得了各样品中5个指标的测定结果,并换算出各样品的综合评价指标Y值,发现Y值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三七片质量有差异,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可以比较全面地评价三七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比较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的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变化规律。以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采用YMC-Pack Pr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含0.5%醋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5 mL/min;检测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的不同部位中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不同生长年限三七中人参皂苷Rg1、Rb1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所得数据可为三七的采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1种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三七提取过程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及波长选择方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三七指标性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之间的校正模型,通过交互检验标准偏差、校正标准偏差、决定系数和主因子数优选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本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1提液和2提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99.66%、99.66%、99.54%和98.49%、97.74%、97.71%,验证集的预测值与真实值含量接近.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无损、准确可靠,可用于三七提取过程指标成分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HPLC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够分离活性三七饮片和传统干燥三七药材的各类组分,并可对其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活性三七饮片与传统干燥三七药材的指纹图谱及主要单体皂苷含量,在此基础上,建立活性三七药材HPLC 指纹图谱,并展开活性三七饮片与传统三七药材的指纹图谱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活性三七饮片的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专属性,适用于活性三七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完善三七花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花颗粒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颗粒中的人参皂苷Rb3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三七花颗粒供试品与对照品及药材在薄层色谱中相应的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人参皂苷Rb3在0.505~5.050μg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25%,RSD为0.54%(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三七花颗粒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云南不同地域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采用Waters Symmetry RP18(4.6 mm×250 mm, 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采自云南16个不同地域的32批次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Rd五者总量均大于7.0%.按现行《中国药典》标准,云南红河、昆明、曲靖、大理种植的三七均符合规定要求.采用三七总皂苷(已标注各成分含量)替代单一成分对照品不但能保障测定结果准确,而且大大降低实验费用;检测的5个指标成分既是三七的主要成分,也是主要的活性成分,对提高不同地区的中药三七的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的三七总皂苷(PNS)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结合皂苷标准品对纯化后的三七总皂苷中主要单体皂苷类成分进行指认,确定化学物质基础;并通过三重四级杆多反应检测模式,对这些单体皂苷进行定量分析,确定各皂苷所占比例及总皂苷的纯度。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的三七总皂苷中主要含有11种皂苷:人参皂苷Rg1[(195.6±3.3)mg·g~(-1)]、人参皂苷Rg2[(58.1±1.1)mg·g~(-1)]、人参皂苷Re[(102.8±3.1)mg·g~(-1)]、人参皂苷Rb1[(105.4±2.2)mg·g~(-1)]、人参皂苷Rd[(85.8±1.1)mg·g~(-1)]、人参皂苷Rh1[(65.7±1.4)mg·g~(-1)]、20-O-Glucosylginsenoside-Rf[(28.0±1.3)mg·g~(-1)]、人参皂苷F1[(28.1±0.6)mg·g~(-1)]、人参皂苷F2[(31.3±0.9)mg·g~(-1)],三七皂苷R1[(118.2±2.7)mg·g~(-1)]和三七皂苷R2[(62.6±0.9)mg·g~(-1)],总皂苷纯度约为88.16%;并且通过质荷比和色谱保留行为推测含有三七皂苷K。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的三七总皂苷成分明确、纯度较高,可以作为三七总皂苷药物和健康产品开发的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9.
用大孔树脂对三七提取液中的皂苷进行选择性吸附分离,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法对三七进行提取,以人参皂苷Rb1与人参皂苷Rg1的比值高低作为吸附选择性考察指标,通过静态吸附法找出最佳树脂及吸附液的浓度,在动态吸附中确定上样量及解吸剂的用量。实验结果表明:D-4020树脂对Rb1的吸附选择性最高;减压内部沸腾提取液的浓度符合直接上柱要求,上样量为每克树脂54 mg Rb1,树脂吸附饱和后先用30%乙醇洗涤,再用60%乙醇解吸可得到Rb1含量为57.7%的人参二醇型皂苷;通过回收泄漏液,再用D-4020树脂吸附,30%乙醇解吸,可得到Rg1和三七皂苷R1总含量为75.2%的人参三醇型皂苷,分离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黄朋纳  潘育方 《科技资讯》2006,(12):254-254
以高压蒸汽灭菌法对三七药材进行灭菌,灭菌后用HPLC法对药材中的有效成份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进行检测,同时以未灭菌处理的三七药材粉作为对照样品进行含量检测,记录灭菌前后所测定成份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三七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有效成份降低明显,不宜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三七进行灭菌。  相似文献   

11.
对建立HPLC-MS/MS测定SD大鼠血浆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浓度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研究三七提取物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SD大鼠灌胃给予三七提取物1 500 mg/kg后采集血样,HPLC-MS/MS测定血浆中Rg1、Rb1和R1的质量浓度,并利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建立的HPLC-...  相似文献   

12.
以三七茎叶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考察流动相组成、配比、上样量和流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操作条件.在此奈件下得到了人参皂苷Rb3,纯度达99.37%.进而以提纯的皂苷单体为标准品,采用外标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并测得原料中含有人参皂苷Rb3质量分数为38.25%.同时又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三七茎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3.
为了建立近红外光谱(NIR)结合THUNIR软件快速测定红参提取过程中的人参皂苷Rg1、Ro、Rb1、Rc和Rb3 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利用对红参提取过程提取液进行NIR在线采集光谱图并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o、Rb1、Rc和Rb3的量,结合THUNIR软件建立NIR光谱特征值与HPLC测定结果之间的校正模型,进而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分析.校正集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均较小.利用NIR技术测定红参提取过程中人参皂苷Rg1、Ro、Rb1、Rc和Rb3的含量是可行的,为红参药材的提取过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复方血栓通胶囊中4个有效成分的一测多评定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人参皂苷Rg 1为参照对照品,计算其与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显示校正因子重现性好,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和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故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血栓通胶囊中4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准确、简便、经济实用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考察复方片剂中人参皂苷Rb1体内药动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获得药动学参数为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两组大鼠分别灌服益脑康片剂混悬液及三七西洋参提取物(灌胃剂量均相当给予人参皂苷Rb190 mg/kg)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药质量浓度,通过3p97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数据获得药动学参数.大鼠灌胃给予益脑康片剂粉末(试验制剂)及三七和西洋参提取物(参比制剂)后,人参皂苷Rb1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室模型,试验制剂药动学参数为Ka=22.217 4 h-1、t1/2Ka=0.031 1 h、Ke=0.144 5 h-1、t1/2Ke=4.7979 h、AUC=666.1752(μg/mL).h;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为Ka=5.428 9 h-1、t1/2Ka=0.1276 h、Ke=0.134 8 h-1、t1/2Ke=5.1413 h、AUC=622.526 0(μg/mL).h.由药动学参数求得益脑康片人参皂苷Rb1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实验结果表明益脑康片剂中人参皂苷Rb1在体内的分布较快而代谢排除的速度较慢.人参皂苷Rb1相对生物利用度很高,预示可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和ODS等柱色谱方法对三七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得到5个皂苷类化合物,通过其理化性质和NMR谱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人参皂苷Rg3(7)、人参皂苷Rd(8)、三七皂苷K(9)、人参皂苷Rb1(10)和人参皂苷Rb3(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肾炎康胶囊原料药材(三七、黄芪、益母草、决明子、接骨木)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CL)对肾炎康胶囊中原料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人参皂苷Rb1、Rg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三种皂苷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97.15%、98.32%,RSD分别为1.45、1.17、1.47,符合质量要求。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完善了肾炎康胶囊原料药材的质量标准,可作为血利康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祛瘀散结胶囊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色谱柱Hanbon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Lichrospher NH2柱,乙腈-水(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1。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3~0.5026mg.mL-1和0.0504~0.5040mg·m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3%和98.13%,RSD%分别为0.87%和1.25%(n=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良好,稳定性、重现性好,可用于祛瘀散结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与人参根部中皂苷质量比的关系, 为确定人参根部接种尖孢镰刀菌对人参皂苷质量比的影响,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监测3种人参皂苷Rb1,Re,Rg1的质量比在接种尖孢镰刀菌120 h内的变化. 结果表明: 尖孢镰刀菌侵染后, 人参皂苷Rb1的质量比升高, Re,Rg1的质量比未发生显著改变;人参皂苷Rb1对尖孢镰刀菌分生孢子有明显抑制作用, Rb1的质量浓度越大, 萌发率越低, 抑制率越高, Rg1和Re对尖孢镰刀菌孢子萌发几乎无抑制作用. 因此, Rb1可能是人参根部对抗尖孢镰刀菌产生的抗病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大孔树脂纯化八珍汤苷类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对苷类部位进行纯化.以芍药苷、人参皂苷Rb1及总苷(以芍药苷计)、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e计)的含量为指标,筛选了8种大孔树脂,优选出吸附容量及洗脱效果较好的D-101型大孔树脂,通过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药液pH值、漏点质量浓度的考察,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药液质量浓度0.25 g/mL,药液pH值为6,吸附时间为8 h;通过对洗脱液质量分数、洗脱液pH值、洗脱液体积、洗脱液流速的考察,确定最佳洗脱条件为洗脱液质量分数为80%的乙醇,pH值为8,洗脱液体积为40 BV,洗脱流速为3 BV/min.芍药苷、人参皂苷Rb1及总苷(以芍药苷计)、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e计)的洗脱率分别为98.14%、96.83%、91.71%、91.21%,终产品中总苷类成分的百分含量占总洗脱物的24.44%、总皂苷类成分的百分含量占总洗脱物的68.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