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步酯化法制备棕榈酸甲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棕榈酸和甲醇为原料,浓H2SO4为催化剂,采用2步酯化法制备棕榈酸甲酯.第1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为(65±2)℃,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0.5%,甲醇用量为棕榈酸质量的80%,反应时间60 min,酯化率90.06%;第2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00±5)℃,甲醇流速为1.0 mL/min,反应时间为60 min,棕榈酸甲酯的酯化率为99.26%.  相似文献   

2.
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双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1):5355-5357
以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和助催化剂以一定配比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重点讨论催化剂的配比、用量、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其优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总加料量的4.0%~4.5%,其中一水合硫酸氢钠和助催化剂的物质的量比为1.0∶0.1,醇酸摩尔比为0.46∶0.1,反应终点温度T=(145~150)℃,反应时间t=1.5 h,酯化率达97%以上,该催化剂廉价易得,活性高,操作方便,催化剂固体成分可重复使用5次,再生容易,酯化率高,腐蚀性小,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3.
以己二酸和甲醇为原料,六水合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己二酸二甲酯,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六水合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催化酯化的最佳条件:己二酸的物质的量为0.05mol,醇酸摩尔比为8∶1,催化剂用量为1.0s,反应时间为2.5小时,反应温度为100℃.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水合硫酸铁为催化剂、乳酸和环己醇在微波辐射下进行酯化反应时,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微波功率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物质的量比为2∶1、催化剂水合硫酸铁用量为2.5 g、反应时间为25 min、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6 mL、微波功率为640 W时,酯化率达到91.9%,为该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乙酸和环己醇为原料,以负载型过渡金属盐为催化剂合成乙酸环己酯的方法,并讨论了载体种类、催化剂负载量、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带水剂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SiO2为载体,当TiSO42负载量为12.5%,催化剂用量为1.0g,乙酸为0.2mol,醇酸比为1.5∶1,环己醇用量为10mL,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20min时,酯化率可达93.6%.  相似文献   

6.
制备了催化剂WO3/TiO2,研究了该催化剂在乙酸正丁酯合成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醇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1,反应时间为120 min,催化剂用量为0.6g,反应温度为130℃时,酯化率达到最大值83.6%.该催化剂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  相似文献   

7.
新型Lewis酸铁钾矾催化合成己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Lewis酸铁钾矾催化己酸和乙醇合成反应生成己酸乙酯,其性能优于硫酸,并且是一种绿色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1.0 g/0.05 mol己酸,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4,反应时间为100 min,此条件下己酸转化率为94.3%.  相似文献   

8.
以固体超强酸SQ2-/TiO2-SiO2为催化剂合成柠檬酸三丁酯,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重复使用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5.4,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94%,反应时间为6小时,反应温度为130℃,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3.4%.该催化剂具有制备简便,与产品分离容易,不易腐蚀设备,重复使用后仍保留良好的活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以铁钾矾为催化剂,通过乙醇和乙酸反应合成乙酸乙酯,并对影响酯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0.6g/0.05mol冰乙酸,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2:1,带水剂(苯)15mL,反应温度为73~78℃,反应时间为120min,酯化率可达96.78%.  相似文献   

10.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丁酸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催化正丁酸和正丁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丁酸丁酯,讨论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酸醇摩尔比1:1.1,催化剂用量0.1g,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120-140℃,酯化率达98.8%。  相似文献   

11.
以活性炭负载硫酸钛作为催化剂,冰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乙酸异戊酯,研究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当冰乙酸和异戊醇的物质的量比为2.5∶1,催化剂中Ti SO4 2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3∶1,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为120℃时,酯化率可达到93.86%.  相似文献   

12.
将介孔材料SBA-15与磷钨酸溶液在80℃水浴条件下蒸发浓缩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SBA-15作为合成癸二酸二辛酯的催化剂,并分析其酸催化性能及磷钨酸的负载量、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比等因素对合成癸二酸二辛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合成癸二酸二辛酯时,最佳反应条件为:磷钨酸负载量为50%,反应时间为2.5h,n(癸二酸)∶n(异辛醇)=1∶3.此时,酯化率最高为95.47%.  相似文献   

13.
固体超强酸催化制备丙烯酸十八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酸和十八碳醇为原料,采用固体超强酸SO42-/TiO2为催化剂及直接酯化法制备丙烯酸十八酯.研究了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催化剂和阻聚剂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由实验得出的最佳合成条件是:丙烯酸与十八醇的摩尔比为1.2:1,固体超强酸及对苯二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0.8%,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 h,在此反应条件下,酯的产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豆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豆酸化油在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16:1,催化剂质量分数2%,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70℃。在最佳条件下,酸化油酸值由128降至5.6,酯化率达到95.6%,生物柴油的收率为68.0%。  相似文献   

15.
以草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用硫酸铁和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复合催化剂合成草酸二丁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最佳条件为草酸和正丁醇摩尔比为1:3、催化剂的用量为1.1g/O.1mol草酸、反应时间60min、带水剂环己烷22mL,此条件下草酸二丁酯收率可达94.1%.  相似文献   

16.
以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钙为酯化催化剂合成乙酸异戊酯,研究影响酯化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0.6g,11.4mL乙酸与23.8mL异戊醇反应,带水剂环己烷为15mL,回流温度下反应120 min,此条件下反应酯化率可以达到96.9%.  相似文献   

17.
乙酸苄酯绿色合成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型离子液体N-甲基吡咯烷酮硫酸氢盐([Hnmp]HSO4)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对乙酸苄酯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和带水剂等因素对乙酸苄酯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nmp]HSO4对合成乙酸苄酯有着良好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用量x苯甲醇)为1%,乙酸和苯甲醇的摩尔比为1.4∶1,环己烷为6 mL(与苯甲醇的摩尔比为0.56),油浴温度110 ℃反应1 h后,乙酸苄酯产率可达98%以上,且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仍保持较高活性。实验放大10倍酯的产率为97.5%。腐蚀性实验表明,[Hnmp]HSO4对不锈钢的腐蚀率为0.015 2 g/(m2·h)。  相似文献   

18.
以氯化苄和甲酸钠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酯化和水解两步法合成苯甲醇。分别考察原料摩尔比、酯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初始水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水解反应温度、加碱方式、初始水量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氯化苄与甲酸钠摩尔比为1∶1,酯化反应温度为110~115℃,催化剂用量为2%(以氯化苄为基准),初始水量与氯化苄的体积比为1∶1;适宜的水解反应温度为100℃,加碱速率为5 mL/h,酯化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苯甲醇的收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9.
室温离子液体催化阿司匹林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几种1,3-二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为催化剂来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等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Br离子液体对阿司匹林的合成有较好的催化作用,最佳反应条件为:n水杨酸:n乙酸酐=1∶2,催化剂用量2mL,反应温度80~85℃,反应时间3h,收率可达81.6%。产物和离子液体不溶而分层,便于分离,且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