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艳华  潘慧 《广东科技》2013,22(1):79-80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这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具备了生态立省的良好发展条件和契机的广东省,该如何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这块实验田上耕耘建设生态文明呢?恰逢其时,在本专刊的编撰过程中,郭艳华教授于百忙之中为我们送来了"真经"——《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经验——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回顾与展望》(全文见《广东科技》2013年1月下半月刊)一文。郭教授认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实验区这颗绿色的种子正在南粤大地生根发芽,结出了累累的绿色果实,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及发展模式。文章总结和回顾了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取得的成效: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纳入地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体系中,实验区能够较好地编制和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实验区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实验区建设对引导发展模式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验区科学的管理和推进工作体系日益成熟完善,科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实验区普遍树立了正确的资源环境观,实验区社会事业获得了更加健康蓬勃的发展;同时,客观分析了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验区的发展特色不明显、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考评办法、实验区示范推广作用亟待加强、实验区建设本身缺乏连续性;并提出了未来开展实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在此,我们将对策建议部分从全文中精炼出来,将专家的独特视角和观点呈现。  相似文献   

2.
潘慧 《广东科技》2013,22(1):22-25
谈定位 实验区是广东先行先试的综合试验田 《广东科技》: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走过了20个春秋,您认为实验区建设的第一要义是什么?实验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平台? 钟小平: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始于1986年,而广东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从1992年至今已经历了20年,我认为实验区的功能定位仍旧是实验区建设工作的第一要义.了解实验区的定位,了解实验区是怎样的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实验区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刘敏  潘慧 《广东科技》2013,22(1):67
2011年4月,石龙镇被授予"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牌匾.石龙镇坚持把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石龙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石龙镇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2010-2015)》的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科学发展形势喜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2011年,石龙镇实现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16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1.1亿元,每平方公里财政收入6000万元.  相似文献   

4.
在可持续发展的征途上,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 这项伟大的事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每一座里程碑,与每一片蔚蓝的天空、每一张舒畅的笑容,都是前行的印记,都是成就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覃方 《广东科技》2013,22(1):48-51
建岭南绿洲创特色成效 《广东科技》:2012年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20周年,请简要介绍蕉岭县和丰顺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在推动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蕉岭县郭新期:从省级实验区到国家级实验区,我们的主要建设任务有两项:一是建设广东新型示范性的建材生产基地.目标是淘汰500万吨立窑水泥产能,建设1500万吨的新型立窑水泥生产规模,引导淘汰水泥生产企业研发转产新型建材,建立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建材产业.  相似文献   

6.
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是不断培育发展特色。本文深入探讨了江门市新会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特色,并对实验区建设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艳华 《广东科技》2008,(13):57-61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探索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活动。简要回顾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主要成效,指出了实验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实验区建设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榆林科技》2010,(1):42-43
一是榆林市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10月14日,科技部已同意将榆林市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9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完成了对山西省长治市、陕西省榆林市等16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一、北京市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态势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的发展不妨碍后代人发展的能力,它要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它在考虑人类代内公平的同时也要求代际公平。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始于1995年,先后建成了3个国家级实验区和7个市级实验区。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区中的西城区于2008年底跻身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技》2013,(12):18-20
一、实验区建设面临的新形势诚如前文《从美好宣言,到美丽行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进程见证》所言,我国一直坚持不懈致力于推动呵持续发展进程。十八人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省委十三届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再创浙江体制机制优势,都对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和实验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下城区自2008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四年来下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体会是:加强领导是实验区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技》2013,(12):27-28
浙江省温岭市于1997年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4年被批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全国首个县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围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建设目标,温岭市通过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树立样板与示范,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美丽家园”的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科技部发布《关于2014年度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名单和2014年度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验收名单的通知》(国科发社〔2015〕309号),确认同意兰州新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兰州新区于2012年底开始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4年底申请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经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审核、专家现场考察、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部门协调领导小组联席评审会审核等程序,顺利获  相似文献   

14.
20年来,我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实验区9个,省级实验区23个,我省省级实验区及国家级实验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已经日益成为我省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和民生科技示范的重要平台. 回顾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一次明确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在近三十年的进程中,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和成果展示的绝佳平台,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在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低碳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分析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走低碳化发展道路面临的新环境和问题,给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有效建议及措施,争取为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现向低碳化、高端化、专业化的转变提供有效指引。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的国家科委、计委、体改委等部门从解决我国东部地区存在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实际出发,开展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试点工作。后来于1997年,"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时隔20多年,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内涵已更为丰富和全面。目前,国家已正式启动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工作,标志着实验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示范区将在实验区建设基础上,在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等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的解决加强示范。从实验区到示范区,可谓是一次质的飞跃与聚变!广东省自1992年建立第一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来,已有18年建设历程,成效颇丰。相信广东能够抓住目前实验区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懈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旗帜。  相似文献   

17.
围绕天津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现状及社会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趋势及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思路。最后,从民生科技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示范体系建设及居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讨论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内容,分析了相应的建设对策,提出了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忆往昔     
<正>从1992年广东建立第一个实验区开始,省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已有18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广东省共有28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其中顺德市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技》2013,(12):26-27
绍兴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线,始终把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作为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在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同时,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实验区建设工作统领县城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技》2013,(12):32-32
2009年,科技部下文批准安吉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安吉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属于县域型实验区。“生态安吉,美丽乡村”为实验区建设主题。通过扬生态之长,促产业之兴,提和谐之美,走持续之路,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挖掘竹海生态潜力,打造低碳经济县城;通过六年的规划建设,力争使安吉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居区域发展领先位置,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践可持续发展树立起一个美丽而生态的“安吉样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