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复合掺杂对BaTiO3瓷介电常数温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Dy-Nb、Ce-Nb氧化物复合掺杂对BaTiO3瓷温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能使BaTiO3瓷的介电常数-温度关系曲线变得相当平缓。对造成此结果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温烧结BaTiO_3基多相铁电瓷料X7R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铋钛低熔物降低BaTiO3基资料的烧结温度。当加入量约0.05mol时,可实现中温烧结,此过程存在过渡液相烧结。改性添加物La2O3、Nb2O5等在固-液烧结过程中溶-析及A、B位缺位补偿因溶,使主晶相BaTiO3晶粒形成“核-壳”结构。从ε-T特性和微观结构分析,探讨了不均匀分布的BaTiO3基多相铁电瓷料具有X7R特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铁电-铁电相变并不总是伴随介电峰值。BaTiO3出现峰值,PbZr1-xTixO3系统则不是,利用铁电热力学理论研究了出现介电峰值的条件,并将此与斜方相是否存在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研究BaO-PbO-Bi2O3-Nd2O3-TiO2五元系统在800~1200℃烧结中物相变化和电性能.XRD测试数据:1000℃时BaTiO3消失,主晶相为BaTi4O9、Bi4Ti3O12和Nd2Ti2O7,BaNd2Ti5O14开始出现,1100℃到1150℃,Bi4Ti3O12在XRD图上消失,BaTi4O9和Nd2Ti2O7含量逐渐减少,BaNd2TiO14逐渐增加;1200℃时,XRD图谱全部为BaNd2Ti5O14,证明该系统的主晶相BaNd2Ti5O14是由Nd2O3、TiO2对具有微波特性的BaTi4O9改性而得:铅含量增加,主晶相的a、b二晶轴缩短.调整各组分及玻璃的含量,获得ε=90±5、损耗tgδ≤3×10-4、绝缘电阻ρv≥1012Ωcm、电容量温度系数αc=0±15×10-6/℃、中温(1150℃)烧结的NPOMLC瓷料.  相似文献   

5.
用氩离子束镀膜法制备BaTiO_3/Si系统,并在400-900℃的温度下用氮气保护进行退火,然后制成Al/BaTiO3/Si的MIS结构。用俄歇电子能谱分析BaTiO3膜的化学组分.研究电容-相对湿度和电流-相对湿度特性,以及固定电荷密度对湿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相对湿度从12%变化到92%时,电容量增加48%到50%;在3V偏压下,电流量增加420%到440%;随着固定电荷密度的减小,吸附响应时间增加,电流变化率减小.  相似文献   

6.
BaTiO3超微粒—硬脂酸L—B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BaTiO3超微粒,用L-B膜技术组装了文题的复合膜,用π-A曲线,AF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表征,BaTiO3超微粒在复合膜中是比较稳定的,其复盖度〉90%,复合膜中的BaTiO3超微粒具有介电限域效应,荧光光谱具有372nm和385nm两个峰宽的发光带,激光光谱有325nm的峰。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铋层化合物Bi2Mn-1RnO3n+3的组成与含量对BaTiO3基瓷料烧结和介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铋层化合物对BaTiO3基瓷料的降温作用与其组成电负性差值及熔融温度有关,其含量为0.05(mol)的BaTiO3基瓷料的烧温约为1100℃左右.从微观结构分析可推断瓷料烧结过程为过渡液相烧结或典型液相烧结。这类结构的中温烧结瓷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1600~3000),低的介质损耗(60~200×10-4),小的电容温度变化率(-55~125℃,<15%)和优良的绝缘性能(ρv≥1010Ω.m)。  相似文献   

8.
BaTiO3铁电玻璃陶瓷结构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BaTiO3铁电玻璃陶瓷,选择材料组成成份分别Ba-Ti-Si-O和BaTi-Al-Si-O。利用XRD分析了上述两体系的均匀凝胶在热处理后的结晶结构。借助SEM观察了微晶形貌。最后测试了这种玻璃陶瓷在不同的温度和频率下人的介电常数和损耗,结果表明此类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  相似文献   

9.
高纯超细BaTiO3前驱体的热解机理及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FT-IR、XRD技术,检测BaTiO3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组分、结构、晶型的变化规律,研究其热解机理。根据Broido线性化图解求动力学参数的方法,对三段热解过程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由热解机理和动力学参数,优化热处理工艺条件所得的BaTiO3粉体粒度小,比表面大,近似球形,是电子陶瓷的优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
研制一种以SrTiO3-Bi2O3·nTiO2-CaTiO3为主晶相的V组线性电容器瓷料.以三、五族氧化物为改性剂,使容量温度特性线性化;加PbTiO3,使介电常数提高.其介电常数ε>310,电容温度系数αc=(-1500±250)×10-6/℃,其余各项电气、物理、机械性能均符合国际GB5596-85.  相似文献   

11.
以聚丙烯(PP)为基材与高介电常数的BaTiO3复合而成的BaTiO3/PP复合膜是一种电性能优异的高频、交频电介质绝缘材料,它具有介质损耗小、介电常数不随频率而变化、防潮性能优良及价廉等优点.通过BaTiO3/PP复合膜的试制,研究了填料BaTiO3的表面处理,含量及介电常数等因素与BaTiO3/PP复合膜电性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Ba^2+,BiO2+与草酸混合体系热力学平衡的基础上,提出了将Tio^2+与草酸混合,在一定的pH值时生成钛配阴离子,再与BaCl2昨分解反应、直接沉淀出BaTiO3的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最终经煅烧得BaTiO3粉体的合成新工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Nd^3^+浓度(0.1mol%-2mol%)掺杂的BaTiO3陶瓷的电性能。结果表明,当Nd^3^+逍度为0.1mol%-0.2mol%时,轻度Nd^3^+掺杂的BaTiO3陶瓷呈半导性,而当Nd^3^+为0.6mol%-2mol%时呈绝缘性,BaTiO3陶恣室温下的体电阻率ρv随Nd^3^+浓度的变化呈U型特性曲线,当Nd^3^+=0.15mol%时材料具有最低的ρv和最佳的正温系数  相似文献   

14.
用水热方法以TiO_2为钛源,BaCl_2为钡源,合成粉体BaTiO_3,并采用后处理方式除去Ba-TiO_3中的杂相BaCO_3。通过XRD粉末衍射分析了杂相的存在及除去,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未经处理和处理后的BaTiO_3样品表面进行了观察。与反应前往体系中通入N_2的方法相比,对BaTiO_3样品进行后处理的方法具有操作方便、除杂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BaTiO3微粉的溶胶凝胶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BaTiO3超微粉,利用XRD技术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BaTiO3微粉的结晶结构。根据Scherrer原理计算了BaTiO3微晶的晶粒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BaTiO3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对聚合物/BaTiO3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晶度和BaTiO3粒子的表面性质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很大。LLDPE/BaTiO3复合材料中存在网络结构,而BaTiO3粒子位于网络之中,这有利于动态模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F4特性瓷料中加入少量SrTiO3及SrTiO3的加入方式对材料介电性能和窑业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以BaTiO3-CaSnO3为主的2F4特性瓷料中加入少量的SrTiO3有明显的改性作用.SrTiO3的加入使瓷料居里峰展宽、负温度特性变好、介质损耗降低,耐电强度提高.SrTiO3加入方式明显影响烧结性能.先将BaCO3、Sr-CO3、TiO2共同合成(Ba1-XSrX)TiO3固溶体再进行配料烧结的比用BaTiO3、SrTiO3进行配料烧结的有较宽的烧成范围和较好的耐潮性.  相似文献   

18.
从德拜弛豫理论出发,通过介电温度谱得到弛豫时间温度谱,由此计算弛豫铁电体的弛豫激活能Q和指数前因子τ0。计算得Pb(Sc0.5Ta0.5)O3(PST)单晶(有序度S=0.35),PST陶瓷(S=0.40),0.85Pb(Zn1/3Nb2/3)O3-0.15BaTiO3(BZN-BT)陶瓷,0.93Pb(Mg1/3Nb2/3)O3-0.07PbTiO3(PMN-PT)陶瓷4种典型弛豫铁电体激活能Q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草酸共沉淀法制得BaTiO3:Eu^3+,通过X射线粉末射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研究了BaTiO3:Eu^3+的结构及其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20.
把Heywang模型和铁电软模理论结合起来,导出了BaTiO3半导体陶瓷的电阻-温度定量公式。从理论上推导出居里点移动的经验公式。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