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新的弧后电流测试方法;以较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测得了扩散型真空电弧的弧后电流值;给出了计算与实测的比较结果;分析了不同电源条件下的弧后电流.文中指出,扩散型真空电弧的分断极限是由电击穿决定的,而不由弧后电流引起的热击穿所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真空电弧的引燃过程,测量了直流真空电弧起弧阶段的电弧电压,屏蔽罩电位以及屏蔽罩收集的离子电流等参数,分析了真空电弧的引燃过程,起弧后等离子体的扩散过程,以及纵磁场对等离子体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长间隙真空电弧形态演变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设计制作的真空电弧图像瞬态摄像系统,对长间隙下不同时刻的真空电弧图像进行了拍摄,获得了真空电弧开矿演变过程,通过外加线圈对灭弧室触头间施加纵向磁场,保持了大电流下电弧为扩散型,降低了电弧电压。  相似文献   

4.
应用设计制作的真空电弧图像瞬态摄像系统,对长间隙下(开距40mm)不同时刻的真空电弧图像进行了拍摄,获得了真空电弧形态演变过程.通过外加线圈对灭弧室触头间施加纵向磁场,保持了大电流下电弧为扩散型,降低了电弧电压.通过观察电流过零后的真空电弧图像,发现了真空电弧的重燃点位置,并提出了清除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气体保护药芯焊丝双丝焊接电信号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CO2气体保护药芯焊丝双丝焊接过程中电弧的稳定性和避免双丝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规律的断弧现象,设计了不同焊接参数值(电压匹配、电流匹配、焊丝间距)的系列实验,采用高速摄像系统同步拍摄了电弧形态,采用Labview信号采集系统同步采集了焊接过程中两电弧的电流、电压波形.采用电流直方图对两电弧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引导电弧,降低跟随电弧电压,降低跟随电弧与引导电弧的电流比例,增大焊丝间距,电弧稳定性得以提高;对于跟随电弧,降低引导电弧与跟随电弧的电流比例,降低跟随电弧电弧电压,增大电弧间距,跟随电弧中断频率降低.最后,将高速摄影拍摄到的电弧图片与采集到的电流、电压波形图相结合,说明了发生断弧现象的循环规律.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研究了小电流真空电弧不稳定时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的高频变化过程,观察到电弧不稳定过程中存在许多不成功截断,导致电弧电压和电弧电流波形上叠加高频分量。负载电容、触头并联电容和回路连线电感等对电弧电压、电弧电流的高频过程具有不同的影响;也影响真空开关的截流值。  相似文献   

7.
为得到高密度的等离子体,设计研制了组合体脉冲真空电弧源,它由4套脉冲真空电弧源组合而成.测量了脉冲真空电弧源弧压与弧流的关系;利用静电探针测量了组合体脉冲真空电弧源和单套脉冲真空电弧源产生的等离子体,得到了探针饱和电流(与等离子体密度成正比)与弧压的关系,以及等离子体密度的轴向分布情况;采用飞行时间方法估测了等离子体的飞行速度.组合脉冲真空电弧源最大等离子体密度达到8×1012 cm-3.  相似文献   

8.
真空触发开关通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大电流 LC振荡回路对真空触发开关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 ,得出了不同频率下的极限通断能力 ,分析出电流变化率对通断能力的决定性影响 ,以及燃弧时间或电弧输入能量对上述影响的修正 .实验得知 ,试品尺寸下纵向磁场真空触发开关 ( TVS)可以在 1 0 k A/1 0 k Hz下进行合分操作 .对于更高的电流 ,由于真空电弧正的伏安特性 ,可由多个 TVS并联及同步触发完成 .  相似文献   

9.
焊接参数与等离子弧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双区域近似弧柱模型的理论 ,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与转移型等离子弧的相互关系 ,给出了在不同离子气流速和喷嘴直径的条件下 ,电弧弧柱半径、电压及喷嘴出口处压力随电流变化的曲线 ,研究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同时还分析了离子气流速和喷嘴直径对等离子弧功率与电弧力的影响 ,以及钨极内缩量对电弧的压缩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低能电弧放电瞬间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质安全电感电路,最小建电弧电压能反映电路的建弧特性,电流变化率能反映电路的电感特性。本文仅针对这两个电气量,对四种电弧放电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到电弧放电瞬间每一模型下的电流变化率和电弧电压。分析指出,放电电流抛物线模型不宜描述电弧放电瞬间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气压条件下小功率直流继电器触点电弧的分断过程,发现气压的变化对分断电弧的燃弧过程有较大影响.近似真空下燃弧过程只有金属相;1.01×105Pa时两相转变过程明显;2.01×105Pa时的两相持续时间比较长.讨论了金属相、气体相持续时间与分断电流的关系,重点研究了电压平台的变化规律.发现电压平台是燃弧过程的一个固有特征,并验证了多级电压平台的存在.这些工作对电弧的机理研究是较好的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焊接参数与等离子弧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双区域近似弧柱模型的理论,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与转移型等离子弧的相互关系,给出了在不同离子气流速和喷嘴直径的条件下,电弧弧柱半径、电压及喷嘴出口处压力随电流变化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同时还分析了离子气流速和喷嘴直径对等离子弧功率与电弧力的影响,以及钨极内缩量对电弧的压缩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可控硅技术用于等离子电弧这样一类负载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等离子电弧起动时出 现冲击电流过大,如不设法解决,将会影响等离子发生器的正常工作。为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 施来限制它。本文主要分析:1.可控硅装置用于等离子电弧供电时冲击电流产生的原因、改善的 方法和试验结果;2.陡降特性的获得。另外,简要介绍了高频引弧装置。  相似文献   

14.
纵向磁场作用下的钨极氩弧焊电弧温度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钨极氩弧焊电孤单色图像,采用Fowler-Milne法得到了纵向磁场作用下的电弧温度场,研究了磁感应强度、焊接电流和弧长对电弧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纵向磁场作用下,电弧温度整体降低,电孤体下部出现低温腔;电孤温度场受磁感应强度、焊接电流及弧长的影响.结合电弧图像及温度场在纵向磁场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对纵向磁场作用下电弧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描述:随着磁感应强度增大,在洛仑兹力与自磁收缩力的共同作用下电弧出现先扩张后收缩的现象;随着弧长变长,低温腔变大,阳极附近电孤中心温度变低,且温度半径变大;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电孤作用半径及电弧的温度半径变大.  相似文献   

15.
直流TIG焊接电弧阳极电流密度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直流钨极氩弧焊电弧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轴对称两维数值模型。模型中考虑了阴极几何形状,电流密度计算包括了阴极区和弧柱区。模型对一组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求解,采用了SIMPLE算法,所得的电弧弧柱温度分布与实验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建立的电弧模型,详细分析了焊接电流、钨极端头锥角及弧长对电弧阳极电流密度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动态图像高速微机系统,对真空电弧纵向磁场触头燃弧及重燃过程进行了动态拍摄,对比分析了不同开距下宏观动态图像,微观电子密度和电弧中心光强的不同时域特征,提出高电压等级真空电弧纵向磁场下小开跨阴极斑点群先行集聚也会导致阳极斑点形成,且重燃点仍在原阴极,并对此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电流电弧作用下触头表面热过程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电弧热源正态分布于触头表面的情况下,根据正态分布的数学特征确定了电弧能量与电弧形状关系,并建立了触头传热模型;阐明了如何利用焓法处理相变过程,如何运用无量纲化的焓H和温度θ的关系简化求解温度的过程,同时运用传热模型对电流下的触头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触头熔化的体积几乎随弧根半径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
对电弧静特性测试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 ,在实验的基础上 ,研制一种新型电弧静特性测试仪 ;它主要由高频引弧器和电弧长度调节器组成 ;高频引弧器保证电弧非接触可靠引燃 ,电弧长度调节器用于在燃弧状态下连续调节电弧的长度 ,以便测试电弧电压与电弧电流及电弧长度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9.
利用动态图像高速微机系统,对真空电弧纵向磁场触头燃弧及重燃过程进行了动态拍摄,对比分析了不同开距下宏观动态图像、微观电子密度和电弧中心光强的不同时域特征.指出高电压等级真空电弧纵向磁场下小开距阴极斑点群先行集聚也会导致阳极斑点形成,且重燃点仍在原阴极,并对此现象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微控PMIG焊机动态调节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PMIG焊机的动态调节原理与过程,设计了电弧跳台阶和爬坡实验,研究了弧长快速变化时焊机的动态响应过程,电弧上跳台实际是一个电弧拉长,跳侧壁再跳价顶的过程,由于台阶的下塌下跳台阶实际是下坡过程,焊机对弧长急速变化的响应迅速,跳8mm台阶的调节过程约需600ms,焊缝成形良好。电弧爬时电流的频率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弧长,调节过程是频率不断波动上调的动态稳定过程,进行35°上坡焊电弧异常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