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技术,在超高真空系统中,使用大量氢稀释的硅烷作为反应气体,利用R.F.+D.C.双重功率源激励,通过低温下硅在氢等离子体放电中的化学输运直接淀积纳米硅薄膜,根据对薄膜样品结构的测定及其制备工艺条件,分析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淀积后薄膜的影响,从而使纳米硅薄膜的制备工艺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LPCVD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引进“电子温度”,对 PECVD多晶硅膜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射频功率和反应室气压是影响PECVD淀积速率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且两者受p=kW线性关系的制约,即对于一定的射频功率,总可选择一合适的反应室气压,使淀积速率分布最佳.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技术,在超高真空系统中,使用大量氢稀释的硅烷作为反应气体,利用R.F.+D.C.双重功率源激励,通过低温下硅在氢等离子体放电中的化学输运直接淀积纳米硅薄膜。根据对薄膜样品结构的测定及其制各工艺条件,分析讨论了各工艺参数对淀积后薄膜的影响,从而使纳米硅簿膜的制备工艺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PECVD)氮化硅是目前器件唯一能在合金化之后低温生长的氮化硅.本文研究了各种波积参数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淀积优质氮化硅钝化膜的条件,对折射率随生长速率而变化给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采用HFCVD生长法,以较低生长温度,在Si(111)衬底上淀积3C-SiC(111)薄层。用XRD、VASE、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薄层的结构,光学常数,组分及化学键等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冷壁化学气相淀积(CVD)反应器中淀积TiN涂层为对象,对立了适用于强自然对流流体的CVD反应器模型。模型中包括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计入了温度对物性参数的影响。通过编制求解该复杂模型的有限元程度,计算反应器中流型、温度及浓度的分布。定量计算了TiN的淀积速率,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该模型与程序不仅适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淀积TiN系统,也可以成为各种外延反应器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器中计  相似文献   

7.
以冷壁化学气相淀积(CVD)反应器中淀积TiN涂层为对象,建立了适用于强自然对流流体的CVD反应器模型。模型中包括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计入了温度对物性参数的影响。通过编制求解该复杂模型的有限元程序,计算反应器中流型、温度及浓度的分布。定量计算了TiN的淀积速率,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该模型与程序不仅适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淀积TiN系统,也可以成为各种外延反应器和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器中计算传递过程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利用PECVD技术在P-Si衬底抛光面上淀积含C60聚合物薄膜及在薄膜表面蒸金形成An/C60-Polymer/P-Si结构.通过常温及温偏处理后的不同C-V特性,推算了聚合物薄膜中的几种电荷密度和介电常数,并对经过温偏处理后C-V曲线的畸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MOS结构C-V特性曲线和C-V特性滞后曲线,对不同淀积条件下的SiO2-Si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热氧化法和PECVD法生长的SiO2膜界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其界面电荷密度有所不同,与热氧生长膜的界面电荷密度相近,比PECVD膜的界面电荷密度稍低,且其界面基本上呈现负电荷中心,根据俄歇电子能谱的结果,对其界面负电荷的形成作了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过MOS结构C-V特性曲线和C-V特性滞后曲线,对不同淀积条件下的SiO2-Si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热氧化法和PECVD法生长的SiO2腹界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其界面电荷密度有所不同,与热氧化生长膜的界面电荷密度相近,比PECVD膜的界面电荷密度稍低,且其界面基本上呈现负电荷中心.根据俄联电子能谱的结果,对其界面负电荷的形成作了定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以微波激励氙(Xe)发射的真空紫外(VUV)光作光源,乙炔(C2H2)作反应气体,氮(N2)、氩(Ar)和氢(H2)气为稀释气体,采用直接光化学汽相淀积(CVD)工艺,在硅(Si)、钼(Mo)及玻璃衬底上进行了类金刚石碳(DLC)膜的淀积生长。通过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测试与观察,研究了在同样工艺条件下不同衬底材料对DLC膜成膜初期碳原子的吸附、凝聚及成核过程。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直流脉冲等离子体进行PEOMCVD(等离子体增强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积)淀积含钛多组元化合物硬质膜的新工艺。对试样进行了显微硬度、涂层厚度、表面结构及膜的元素成份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流态化CVD制备超细复合粒子过程中的反应、成核、包敷、气流夹带,建立了流态化CVD反应器中描述超细粒子的粒度、分布及成核包敷、成膜包敷的一维过程模型。针对SnCl_4-H_2O-N_2体系包敷超细Al_2O_3粒子的过程,研究了反应器中SnO_2粒子的形成过程及操作参数对其在Al_2O_3粒子表面的淀积速率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SnCl_4浓度升高,包敷速率加快,包敷形态变差;背景气氛粘度增大,包敷形态变优,包敷速率减小;操作气速增大,包敷速率加快,包敷形态变优。  相似文献   

14.
多晶3C-SiC薄层的淀积生长及结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FCVD生长法,以较低生长温度,在Si(111)衬底上淀积3C-SiC(111)薄层。用XRD、VASE、XP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薄层的结构、光学常数、组分及化学键等性能。XRD显示薄层具有明显的择优取向特征。VASE测量出薄层的折射率为2.686,光学常数随深度的变化曲线反映出薄层的多层结构。XPS深度剖面曲线表明薄层中Si/C原子比符合SiC的理想化学计量比,其能谱证明C1s与Si2p成键形成具有闪锌矿结构的3C-SiC。  相似文献   

15.
非晶硅的二步快速退火固相晶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采用二步退火法,对由等离子增强化学汽相淀积法(PECVD)制备的a-Si:H膜进行退火处理,并观察了其晶化效果,由于二步快速退火方式与通常固相晶化退火法相比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因此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自行设计的将二维Dammann光栅和Fresnel波带板集成为一体的同时具有分束和聚焦功能的二元位相型光分束器,并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法(PECVD)制备的非晶氨化硅(a-SiNx:H)薄膜制作了这样的元件,成功地实现了设计的功能,分束阵列为3×3,焦距18cm,分束后的光强分布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7.
在PECVD法低温制备优质薄膜技术中,改变衬底温度、反应室气压、混合气体组份,过以用退火致密工艺,制备富氮的SiOxNy栅介质膜样品,采用准静态C-V和高频C-V特性测试,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椭偏谱仪检测,I-V特性测试,研究了该薄膜的电学、光学特性;探讨多种工艺制备条件对膜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制备该膜最优化工艺条件。经测定,用这种工艺条件制成膜的特性参数已中接近热生长SiO2栅介质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硅氢薄膜的制备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ECVD技术,以SiH4为反应源,在不同基片温度和射频功率下制备硅薄膜。对硅薄膜进行了XRD、IR、Raman分析。研究沉积参量对膜晶化过程的影响,对沉积机理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由SiH_4淀积多晶硅的质量输运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完整的淀积模型和速率表达式,并由该式讨论了气压对淀积速率和表观激活能的影响。指出,从常压至数乇,随气压降低淀积速率提高,表观激活能降低。特别设计了突出气压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支持理论分析的结论。还讨论了气压降低对淀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以GaN及InGaN、AlGaN合金材料为代表的Ⅲ族氮化物材料是近几年来国际上倍受重视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 1 .9- 6.2eV连续可变的直接带隙 ,优异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高饱和电子漂移速度 ,高击穿场强和高热导率等优越性能使其成为短波长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和高频、高压、高温微电子器件制备的优选材料。目前用于GaN外延生长的主要方法有 :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淀积 (MOCVD) ,分子束外延 (MBE)和氢化物汽相外延 (HVPE)等。其中MOCVD是使用最广泛和实用的外延生长方法 ,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背景。HVPE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